合力譜寫共同發展新篇章(2022·年終專稿)
發展是人類社會(hui) 的永恒主題。新冠肺炎疫情吞噬全球多年發展成果,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落實進程受阻,南北鴻溝繼續拉大,糧食、能源安全出現危機。各國人民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願望更加強烈,新興(xing) 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自強的意誌更加堅定,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給各國帶來的機遇更加廣闊。
習(xi) 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hui) 一般性辯論上提出全球發展倡議。一年多來,中國著眼全球共同發展的長遠目標和現實需要,凝聚促進發展的國際共識,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展進步。
凝心聚力,著力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世界經濟麵臨(lin) 衰退風險,發展中國家首當其衝(chong) 。因應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麵臨(lin) 的緊迫挑戰,中國倡導將發展置於(yu) 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有力、更具針對性的支持,呼籲關(guan) 注發展中國家特殊需求,通過緩債(zhai) 、發展援助等方式支持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困難特別大的脆弱國家,著力解決(jue) 國家間和各國內(nei) 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在博鼇亞(ya) 洲論壇2022年年會(hui) 開幕式上,習(xi) 近平主席呼籲,要關(guan) 注發展中國家緊迫需求,圍繞減貧、糧食安全、發展籌資、工業(ye) 化等重點領域推進務實合作,著力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在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hui) 上,習(xi) 近平主席進一步提出共創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提出共同凝聚促進發展的國際共識、共同營造有利於(yu) 發展的國際環境、共同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共同構建全球發展夥(huo) 伴關(guan) 係等四點主張,並宣布中方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重要舉(ju) 措。
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hui) 第二十二次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主席強調,中方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倡議在本地區落地生根,助力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呼籲落實好本次峰會(hui) 通過的關(guan) 於(yu) 維護國際能源安全、糧食安全兩(liang) 份聲明,提高能源和糧食安全保障水平,強調中方將向有需要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價(jia) 值15億(yi) 元人民幣的糧食等緊急人道主義(yi) 援助。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hui) 上,習(xi) 近平主席表示,“我們(men) 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發展問題。”“我們(men) 要建設全球經濟複蘇夥(huo) 伴關(guan) 係,堅持發展優(you) 先、以人民為(wei) 中心,始終想著發展中國家的難處,照顧發展中國家關(guan) 切。中方支持非洲聯盟加入二十國集團。”
在亞(ya) 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主席歡迎亞(ya) 太國家積極參與(yu) 全球發展倡議,在減貧、糧食、能源、衛生等領域加強務實合作。
在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hui) 開幕式上,習(xi) 近平主席表示,中方願同阿方一道,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帶動南南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中方提出“支持發展”“糧食安全”“衛生健康”“綠色創新”“能源安全”“文明對話”“青年成才”“安全穩定”等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切中阿拉伯國家實現國家穩定、發展和轉型的迫切需求。
…………
從(cong) 理念到行動,中國始終為(wei) 凝聚全球合力,幫助發展中國家補齊發展短板、破除發展瓶頸不懈努力。
在菲律賓,中菲農(nong) 業(ye) 技術中心推廣商業(ye) 化雜交水稻51.44萬(wan) 公頃,促進糧食增收48.21億(yi) 公斤,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改善農(nong) 民生活發揮重要作用;在秘魯,來自中國大市場的需求點亮了當地羊駝毛工人的生活;在瓦努阿圖,中國援助擴建馬拉坡學校,被當地人譽為(wei) “像一座燈塔,照亮瓦努阿圖年輕一代學習(xi) 知識的道路”。
“開始!”隨著中國和印度尼西亞(ya) 兩(liang) 國元首共同下達指令,一輛嶄新亮麗(li) 的綜合檢測車亮起車頭大燈,緩緩駛出雅萬(wan) 高鐵德卡魯爾車站並逐漸加速前行。這標誌著中國和印尼合作建設的雅萬(wan) 高鐵首次試驗運行取得圓滿成功。作為(wei) 印尼和東(dong) 南亞(ya) 第一條高鐵,雅萬(wan) 高鐵的建設不僅(jin) 象征著中印尼兩(liang) 國和兩(liang) 國人民的深厚友誼,更承載著兩(liang) 國攜手推動共同發展的美好願景。
從(cong) 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到雅萬(wan) 高鐵試驗運行,從(cong) “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1號”數據麵向全球開放共享到首批來自17個(ge) 國家和地區的相關(guan) 機構加入國際民間減貧合作網絡,一張張當地民眾(zhong) 質樸的笑臉,一個(ge) 個(ge) 國家發展的生動故事,映照著中國為(wei) 推動全球共同發展付出的努力,折射出全球發展倡議的時代價(jia) 值。柬埔寨首相洪森感歎:“全球發展倡議不僅(jin) 為(wei) 全球合作注入新的動力,也為(wei) 發展滯後的國家特別是遭受疫情重創的國家提供了新的機遇。”
團結合作,共同構建全球發展夥(huo) 伴關(guan) 係
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始終是負責任大國迎接挑戰的應有擔當。
“發展是世界各國的權利,而不是少數國家的專(zhuan) 利。”“合作才能辦成大事,辦成好事,辦成長久之事。發達國家要履行義(yi) 務,發展中國家要深化合作,南北雙方要相向而行,共建團結、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發展夥(huo) 伴關(guan) 係,不讓任何一個(ge) 國家、任何一個(ge) 人掉隊。”“大國要有大國的擔當,都應為(wei) 全球發展事業(ye) 盡心出力。”……習(xi) 近平主席在多個(ge) 重大外交場合深入闡述共同發展的核心要義(yi) ,以中國主張、中國行動推動將發展置於(yu) 國際優(you) 先議程,為(wei) 破解“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的時代之問提供中國方案,為(wei) 全球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穩定性和安全性。
突尼斯總統賽義(yi) 德說,中方始終站在國際公平正義(yi) 一邊,全球發展倡議充滿人文關(guan) 懷和先進理念,對於(yu) 提升發展中國家能力、實現各國共同發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yi) 。
“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致力於(yu) 在發展中國家存在迫切需求的領域推進國際合作,對於(yu) 加強全球發展合作具有積極意義(yi) 。”法國席勒研究所研究員塞巴斯蒂安·佩裏莫尼道出了全球發展倡議的時代價(jia) 值。
心合意同,謀無不成。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9年多來得到國際社會(hui) 高度認可,已經成為(wei) 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和國際合作平台。截至目前,中國已經同150個(ge) 國家和32個(ge) 國際組織簽署200餘(yu) 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個(ge) 個(ge) 項目落地,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共建國家和地區民眾(zhong) 。
最近,盧旺達南方省的茶商卡曼茲(zi) 特別高興(xing) 。他駕駛著新買(mai) 的汽車,終於(yu) 可以把高山茶及時運出大山,賣茶的收入大幅增加。這一變化得益於(yu) 不久前通車的胡耶66公裏公路。這條由中國企業(ye) 承建的公路,讓沿線村民不再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因交通問題滯銷而發愁,不再為(wei) 孩子們(men) 上學走泥路而擔心。這條路的開通,順應了當地民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折射出團結合作、共同發展的信心和力量。
目睹了共建“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與(yu) 繁榮,巴基斯坦《國家報》網站記者這樣寫(xie) 道:“中國沒有通過武器和戰爭(zheng) 去贏得世界尊重,而是通過幫助其他國家改善基礎設施以及尊重其他國家的生活方式贏得了聲譽。”
從(cong) 共建“一帶一路”到全球發展倡議,中國始終致力於(yu) 為(wei) 世界各國構建普惠包容、互利共贏的廣闊發展平台。
在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hui) 上,中方推動會(hui) 議達成一份包含32項舉(ju) 措的成果清單,為(wei) 動員全球發展資源、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一步凝聚合力,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實現從(cong) “打基礎”到“搭框架”的跨越,由“寫(xie) 意畫”向“工筆畫”的邁進。
在“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部長級會(hui) 議上,中方表示願與(yu) 聯合國發展機構加強戰略對接,同“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國家一道,為(wei) 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再采取七大行動。
全球發展倡議擁有光明未來,關(guan) 鍵在於(yu) 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匯聚共促全球發展的合力。沿著全球發展倡議的明確方向,中國積極推動構建全球發展夥(huo) 伴關(guan) 係,推動南北雙方相向而行,支持聯合國在全球發展合作中發揮統籌協調作用,鼓勵工商界、社會(hui) 團體(ti) 、媒體(ti) 智庫參與(yu) 全球發展合作,為(wei) 全球發展事業(ye) 開辟更廣闊舞台。100多個(ge) 國家和包括聯合國在內(nei) 的多個(ge) 國際組織支持全球發展倡議,60多個(ge) 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充分彰顯各方謀合作促發展、以團結促進步的強烈呼聲,有力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ye) 重回正確軌道。
在尼日利亞(ya) 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納伊朱看來,中國承諾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增強全球發展融資的國際流動性,為(wei) 尼日利亞(ya) 等迫切需要發展和改善民生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機遇。“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對當代世界趨勢和人類共同願望的清晰理解,這是一份路線圖。”
俄羅斯共產(chan) 黨(dang) 中央委員會(hui) 副主席德米特裏·諾維科夫感歎:“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中國方案中,我們(men) 看到了建立更加公正、平等的世界秩序的根基。”
以人民為(wei) 中心,為(wei) 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為(wei) 治之本,務在於(yu) 安民;安民之本,在於(yu) 足用。”全球發展倡議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致力於(yu) 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習(xi) 近平主席深刻指出,為(wei) 了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意義(yi) ;依靠人民而發展,發展才有動力。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中國實現了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了小康社會(hui) ,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醫療衛生體(ti) 係,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全球發展倡議,正是中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寶貴經驗的全球化表達,為(wei) 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ye) 提供了成功借鑒。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從(cong) 中國的生動實踐中獲得啟發。近年來,他多次強調“願意了解和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特別是減貧經驗”,並派專(zhuan) 家和官員到中國學習(xi) 。
坦桑尼亞(ya) 總統哈桑表示,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非常及時,有利於(yu) 解決(jue) 當前麵臨(lin) 的全球性挑戰,坦方願同中方一道積極落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我相信,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是國家發展的正確途徑。”讚比亞(ya) 商貿工部部長穆倫(lun) 加由衷讚歎。
中國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新機遇。
——搭建合作平台。中國同各方攜手,在農(nong) 業(ye) 、教育、抗疫、應對氣變等領域打造合作網絡。近4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50家機構正共同籌建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聯盟。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已經成立。中方同13個(ge) 國家開展新冠疫苗聯合生產(chan) ,舉(ju) 辦1000多期能力建設項目,為(wei) 發展中國家提供4萬(wan) 餘(yu) 人次培訓。
——加大資源投入。“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已落地並為(wei) 全球發展倡議合作項目提供支持。中方積極參與(yu) 世界銀行國際開發協會(hui) 、全球環境基金增資,正式啟動中國—聯合國糧農(nong) 組織第三期南南合作信托基金,為(wei) 增加國際發展資源作出應有貢獻。
——攜手應對挑戰。全球發展倡議將減貧作為(wei) 重點領域之一,合作項目已經向減貧、糧食、衛生等民生領域傾(qing) 斜。麵對糧食危機,“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就糧食安全問題在聯大表明共同主張,發出集體(ti) 聲音。今年以來,中方已落實並將繼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緊急糧食援助。
在柬埔寨貢布市馬龍村,中國企業(ye) 修建的甘再水電站既能防洪,還能解決(jue) 飲水和灌溉問題。如今,甘再河沿岸的果園鬱鬱蔥蔥,新建的吊腳樓、茅草亭別有一番景致,這裏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
在秘魯首都利馬,中國援秘魯國家應急指揮中心提高了秘魯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為(wei) 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在坦桑尼亞(ya) 莫羅戈羅省,中國專(zhuan) 家不僅(jin) 帶來玉米大豆套種項目,還傳(chuan) 授豆漿製作技術。在排隊品嚐“中國飲料”中,當地村民憧憬著未來的新生活。
…………
唯有發展,才能消除衝(chong) 突的根源。唯有發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唯有發展,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麵向未來,中國將繼續把自身發展置於(yu) 人類發展的坐標係當中,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公共產(chan) 品的提供者,堅定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與(yu) 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為(wei) 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向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目標不斷前行。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22日 0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