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適宜河段將旅遊通航
從(cong) 今年開始,經京津冀三地通過的《關(guan) 於(yu) 京津冀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的決(jue) 定》正式實施。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昨日解讀時表示,三地將統籌大運河及沿線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chuan) 統村落、特色小鎮等文化資源,構建跨區域文化遺產(chan) 連片、成線整體(ti) 保護體(ti) 係。對於(yu) 老百姓關(guan) 心的運河通航,三地也將深化北運河通航河段旅遊合作,穩妥推進其他適宜河段旅遊通航。
三地規劃文旅精品線路
去年6月24日,北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裏實現遊船通航,標誌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根據《決(jue) 定》,未來將有越來越多河段實現通航。三地將協同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共同加強大運河文化旅遊資源古今匯合、類別融合、區域整合,發展特色文化產(chan) 業(ye) ,合理規劃文化旅遊精品線路,培育統一的文化旅遊品牌和各具特色的運河城市品牌、服務品牌,深化北運河通航河段旅遊合作,穩妥推進其他適宜河段旅遊通航,促進文化產(chan) 業(ye) 和旅遊休閑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
統一標準加強水環境保護
大運河也正通過沿岸生態環境治理,變成一條生態之河。
“大運河北京段涉及的斷麵已經實現全麵監測,主要河段水質已基本達到水環境功能區要求。”相關(guan) 負責人說,未來,三地將共同加強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生態空間管控和生態保護修複;推動按照統一標準加強水環境保護,開展沿線水環境監測預警與(yu) 控製,推進水汙染聯防聯治。
同時,京津冀也將統籌協調大運河河道水係治理管護,多措並舉(ju) 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加強沿線地區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和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改善水係資源條件,逐步恢複河道生態用水。
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本市已經與(yu) 天津市、河北省建立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利用協同會(hui) 商機製,共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共建共享。除了協同推進北運河聯防聯治,三地還促進區域文化交流合作,以運河文化為(wei) 主題,整合沿線文化、旅遊等各類資源,開展了係列文化活動,傳(chuan) 承弘揚運河文化。
副中心建設打好“運河牌”
未來,京津冀將共同加強大運河文化遺產(chan) 保護,構建跨區域文化遺產(chan) 連片、成線整體(ti) 保護體(ti) 係,充分挖掘大運河文化價(jia) 值,係統闡釋大運河曆史文化內(nei) 涵。
作為(wei) 大運河文化帶的重要承載區,城市副中心在城市建設中也注重運用運河元素,打好“運河牌”,讓穿城而過的大運河成為(wei) 城市副中心獨特的風景線。記者獲悉,總投資62億(yi) 元的大運河博物館(首博東(dong) 館)、城市副中心劇院和圖書(shu) 館,按照國際一流標準,融入中國古典元素,打造“運河之舟”“文化糧倉(cang) ”和“森林書(shu) 苑”,目前三大文化設施已實現外立麵亮相,力爭(zheng) 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未來將成為(wei) 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新地標;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正積極創建京城東(dong) 部唯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智慧化景區建設、景區創建宣傳(chuan) 等項目加快推進,其中的“三廟一塔”景區優(you) 化提升已經完成並對外開放,未來景區還將持續提升軟硬件服務水平,打造大運河文化旅遊標杆。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本市將繼續加大建設投入力度,加快推動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張家灣遺址及通運橋周邊環境整治、通惠河(通州段)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等重點項目,持續提升大運河整體(ti) 文化和生態品質,進一步彰顯以大運河為(wei) 軸線的文化生態格局,把大運河打造成為(wei) 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和繽紛旅遊帶。本報記者 曹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