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首個慢行係統改造工程開工
本報訊(記者 安然)昨天早晨,騎車走上東(dong) 二環朝陽門橋的市民意外地發現,一夜之間自行車道明顯變寬了。自行車道內(nei) ,分別標出了直行和左轉的方向箭頭,進入機動車道的位置還增設了停車待轉區。淩晨時分,北京今年第一個(ge) 慢行係統改造工程在這裏開工,今後一段時間內(nei) ,東(dong) 四十條橋等地也將根據實際交通環境進行利於(yu) 非機動車通行的改造。
朝陽門橋上自行車環島騎行的問題一直相當突出。騎車人進入橋區準備左轉時,總會(hui) 和身後的機動車產(chan) 生交叉,必須停車長時間等候,直到本方向車流被前一個(ge) 信號燈截斷,或者車流偶有空隙,才能借機正常左轉。因自行車道隻有3米寬,自行車高峰期,大量車輛會(hui) 在轉彎的位置排隊、擁擠,產(chan) 生一定安全隱患。
市交管局秩序處優(you) 化科科長李磊說,此前朝陽門橋環島4處進口道和4處出環島點位設置有8組機動車和非機動車信號燈,車輛進出環島可以按照信號燈指示通行。“但是,環島內(nei) 的一部分非機動車道上沒有施劃引導線,通行空間不足,缺少等待區和信號燈,非機動車的通行路權不明確。”
針對朝陽門橋區存在問題,交管部門堅持“行人優(you) 先、慢行優(you) 先”理念,於(yu) 1月4日晚間至1月5日淩晨,啟動實施朝陽門橋慢行係統優(you) 化提升改造工程。記者看到,最明顯的變化是“均衡了機動車和自行車的資源配比”,增加非機動車道的空間。李磊說:“咱們(men) 現在所在的橋區東(dong) 南角,機動車道原來最寬的地方接近4米,壓縮之後,空間給到了非機動車道,加寬到了5米。”同時,交管部門也在這裏設置了非機動車的分道流線和停止線等待區,明確了等候紅燈時騎車人享有路權的位置。在橋區環島東(dong) 北角和西北角,則分別消減1條機動車道,使非機動車道寬度達到5米。
他告訴記者,還有一個(ge) 變化是調整了通行流線,規範進出環島車輛秩序。對環島內(nei) 通行非機動車以及進出環島的機動車施劃引導線,明確每種車輛的行駛空間和路權,減少車輛交織衝(chong) 突。為(wei) 了緩解車輛行人交織衝(chong) 突,改造工程的後期,警方還準備新建行人和非機動車信號燈,讓人、車的通行時間更加清楚。
改造之後,朝陽門內(nei) 大街、朝陽門外大街慢行係統將通過朝陽門橋區與(yu) 二環路慢行係統銜接。後續,交管部門將抓緊推進信號燈建設,力爭(zheng) 盡快投入使用,同時根據交通運行情況,動態優(you) 化信號配時,規範橋區環島通行秩序,提升通行效率,在二環輔路慢行係統優(you) 化提升的基礎上,做好周邊橋區節點銜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