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內澇智治”平台上線
遇到短時強降雨如何應對?如何保證汛情信息快速共享互通?“城市看海”如何破題?
近日,由杭州市城管局牽頭打造的“杭州市城市內(nei) 澇監測預警平台”正式上線。該平台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平台等技術,對杭州市區範圍內(nei) 澇治理進行統一管理,實現應對城市內(nei) 澇災害問題管理措施的信息化全過程管理,進一步提高城市內(nei) 澇防控和應急管理水平。
杭州市城市內(nei) 澇治理是浙江省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監測試點建設項目。杭州城管通過立足“小切口、大場景”,建設日常管理、預防預警、內(nei) 澇處置、事後複盤等四大應用場景,建立內(nei) 澇預測預警及處置管理閉環,推動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應用,搭建杭州市城市內(nei) 澇監測預警平台。
平台匯聚各區縣的模型計算、氣象預警、短臨(lin) 預報、河道水位及流量流速、雨水管液位、道路積水點水位、雨量站、閘站、視頻等實時監測及監控數據,管網、河網、排水片區、地下空間、橋隧、地鐵口、易積水點等基礎設施數據,通過整合多行業(ye) 多領域數據資源,支撐城市內(nei) 澇風險模型演算,實現全方位感知、智能告警,形成部門聯合、城區聯動、多跨協同的聯合應急處理機製,打造信息展示一張圖、態勢感知一張網、指揮調度一體(ti) 化、防澇安全一網管,推動相關(guan) 治理流程再造和製度重塑,為(wei) 全市“內(nei) 澇智治”提供有力支持。
該平台建成後,實現了“科學預報、係統預防、精準減災”機製和“治理端、服務端、協同端”多端聯動機製;通過建立設備和應急處置事件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形成了“實時感知、精準處理,高效運維”的閉環管理;根據排水分區的量化分級預警流程,重塑內(nei) 澇監測預警和處置各流程。將可感知、可量化、可評估貫穿到內(nei) 澇監測預警工作全過程,以數字賦能“內(nei) 澇智治”,為(wei) 迎戰汛期提供堅強保障、為(wei) 杭州亞(ya) 運會(hui) 保駕護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