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簽約外貿訂單22.4億元 “徽動全球”出海搶單“開門紅”
自2022年12月7日以來,安徽省各級商務部門牽頭采取“小分隊+集中包機”形式,組織超過110家企業(ye) 、近210人赴歐美、日韓、東(dong) 南亞(ya) 等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出海開展經貿活動。其中,由安徽省商務廳牽頭組織“徽動全球”集中包機赴日韓開展經貿活動,取得豐(feng) 碩成果。
2022年12月25日以來,10天時間裏,“徽動全球”經貿團組先後走訪日本東(dong) 京、大阪、京都,韓國首爾、京畿道安陽市、麗(li) 水市、光陽灣圈經濟自由區7個(ge) 地區開展公務拜訪活動;在日本和韓國舉(ju) 辦3場貿易投資推介活動;簽訂正式合同和意向外貿訂單33項,訂單金額22.4億(yi) 元;達成外資合作項目22個(ge) ,涉及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康養(yang) 、海外倉(cang) 、文化交流等領域,意向外資投資金額101億(yi) 元。
人民網安徽頻道了解到,此次“徽動全球”活動,各地均取得較為(wei) 滿意的合作成果,其中合肥市經貿團意向貿易合作金額超10億(yi) 元;蕪湖經貿團在日韓期間簽訂外貿訂單4.5億(yi) 元,商談外資企業(ye) 到蕪投資,意向投資額約13.7億(yi) 元;馬鞍山市經貿團初步達成投資貿易成果金額近3.3億(yi) 元;滁州市經貿團結合自身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積極搶訂單、拓市場、擴外貿、引外資,共簽訂7個(ge) 訂單,訂單金額近5億(yi) 元;達成意向訂單4個(ge) ,訂單金額4100萬(wan) 元。
精準搶單 促成合作
通過“徽動全球”集中包機赴日韓經貿活動,安徽外貿企業(ye) 精準搶單,收獲了一批優(you) 質貿易訂單。
安徽省商務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日本、韓國分別是安徽省單個(ge) 國別第二和第五大貿易夥(huo) 伴,尤其是RCEP實施以來,安徽與(yu) 日韓經貿往來更加緊密。活動期間,經貿團共簽訂了言安百貨商貿與(yu) 京都山中商會(hui) 、慕晨國際電子商務與(yu) 韓國興(xing) 科威移動、馬鞍山金姿紡織與(yu) 阿布一株式會(hui) 社、晉陽電子(滁州)與(yu) LG電子等15項貿易訂單,總金額9.1億(yi) 元,涉及汽車零部件、電腦集成板、家用電器、服裝鞋帽、家居用品等行業(ye) 。
此外,達成凱航包裝科技與(yu) CBB化妝品和資生堂、陽光電源與(yu) 韓國三星、翔鷹體(ti) 育與(yu) 韓國世林通商等簽訂18項意向貿易訂單,總金額13.3億(yi) 元,涉及液晶顯示、光伏太陽能、汽車零部件、包裝材料等行業(ye) 。
初步預計,本次係列簽單將拉動2023年安徽對日韓貿易增長3個(ge) 百分點。同時,政府護航企業(ye) “走出去”,進一步向企業(ye) 釋放安徽省拓展境外市場積極信號,傳(chuan) 達了全力以赴穩市場、穩訂單、穩外貿的決(jue) 心。
廣泛推介 挖掘合作機遇
日韓均是安徽省重要的外商投資來源地,目前安徽省有日韓外資企業(ye) 350家,其中包括日立、三菱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ye) 。在外商貿洽談期間,合肥、蕪湖、滁州、馬鞍山分別作城市發展及投資政策介紹。
通過會(hui) 議現場交流和會(hui) 後拜訪,安徽各市商務及投促部門共推介37個(ge) 項目,在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生產(chan) 、光伏產(chan) 業(ye) 、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等多個(ge) 方麵與(yu) 日韓企業(ye) 達成投資與(yu) 合作意向,此外在人才培養(yang) 和招才引智方麵,省內(nei) 各地市也與(yu) 日韓企業(ye) 達成合作協議。
通過“徽動全球”集中包機赴日韓經貿活動,安徽省與(yu) 日韓在產(chan) 業(ye) 合作方麵的機遇得以進一步發掘。活動開展前,合肥、蕪湖、滁州、馬鞍山等市就精準組團,結合各市主導產(chan) 業(ye) “雙招雙引”,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等產(chan) 業(ye) ,精心聯係對接洽談。
本次活動中,經貿團組通過與(yu) 使領館、商協會(hui) 、貿易企業(ye) 等廣泛接觸了解,均認為(wei) 日韓市場的消費需求正逐步回暖,當前是日韓地區貿易投資的一個(ge) 重要窗口期,特別在光伏、平板顯示、汽車零部件等安徽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方麵,將擁有較多的合作契機及貿易機遇。
“徽動全球”集中包機赴日韓經貿活動的成功開展,進一步釋放安徽省拓展海外市場積極信號,進一步打消各級政府相關(guan) 主管部門和市場主體(ti) 顧慮,堅定和增強“走出去”“引進來”決(jue) 心和信心,有力推動了安徽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