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推出更多健康優質的精品短劇(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3-01-10 14:5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堅持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hui) 效益與(yu) 經濟效益有機統一,不斷提升作品的精神力量、文化內(nei) 涵、藝術價(jia) 值

  

  在通勤路上,在茶餘(yu) 飯後,在睡前間隙,時長十幾分鍾的各類短劇,成為(wei) 越來越多人的休閑選擇。短劇廣受歡迎,發展迅速,也亟須規範引導。不久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了《關(guan) 於(yu) 推動短劇創作繁榮發展的意見》,提出統籌發揮短劇和中長劇集等不同類型劇集優(you) 勢特長,探索推進題材、體(ti) 裁、風格、樣式創新,對進一步推動行業(ye) 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短劇單集時長一般在15—30分鍾,有係列單元劇、連續劇、周播劇等多種形態。由於(yu) 具有篇幅短小、內(nei) 容精煉、情節緊湊等特點,近年來短劇創作傳(chuan) 播日益活躍,在豐(feng) 富群眾(zhong) 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多樣化收視需求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短劇的興(xing) 起,並非偶然。移動互聯網的深度應用和視頻拍攝製作技術的逐漸普及,以及各類網絡視聽平台的快速發展,為(wei) 短劇的繁榮創造了條件。與(yu) 此同時,年輕觀眾(zhong) 越來越喜歡短而精的視頻內(nei) 容,電視劇行業(ye) 出於(yu) 降本增效的考慮,對製作成本低、內(nei) 容輕量化的短劇愈加重視,為(wei) 短劇的壯大提供了契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提高質量作為(wei) 文藝作品的生命線”。短劇雖然壓縮了時長,但依然要有明確的主題和主線、連續和完整的故事情節,這其實對作品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從(cong) 短劇發展的市場環境看,近年來,我國網絡視聽行業(ye) 市場不斷細分,有發展較為(wei) 成熟的中長劇集、短視頻等,還有同樣是後起之秀的微短劇。2022年6月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網絡劇片正式發放行政許可,推動網絡影視創作加速進入精耕細作階段。短劇隻有順應精品化的發展趨勢,才能贏得更多觀眾(zhong) 青睞。《意見》提出,各電視台和網絡視聽平台要積極采購具有較高思想藝術水平的優(you) 秀短劇。這一要求正是為(wei) 了鼓勵創作者推出更多健康優(you) 質的精品短劇。

  短劇行業(ye) 發展潛力巨大,但也麵臨(lin) 諸多挑戰。比如,不少短劇創作者都是由中長劇集班底轉變而來,對短劇創作規律不夠熟悉。此外,短劇創作題材有限,已經出現套路趨同、同質化作品增多的問題,導致市場加速飽和、觀眾(zhong) 產(chan) 生審美疲勞。解決(jue) 好這些問題,必須堅持走精品化發展之路,堅持把社會(hui) 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hui) 效益與(yu) 經濟效益有機統一,不斷提升作品的精神力量、文化內(nei) 涵、藝術價(jia) 值。要打開創作視野,從(cong) 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把藝術創造向著億(yi) 萬(wan) 人民的偉(wei) 大奮鬥敞開,向著豐(feng) 富多彩的社會(hui) 生活敞開。尤其是要加強現實題材短劇創作,發掘更多代表時代精神的新現象新人物,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生活氣息濃鬱、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短劇品牌。同時,還要善於(yu) 運用新的技術、新的手段激發短劇創意靈感,積極探索新的藝術形式和表達手段,提升短劇創新創造能力。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藝作品隻要質量過硬,無論篇幅長短,都有助於(yu) 豐(feng) 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在媒體(ti) 格局、傳(chuan) 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深入把握受眾(zhong) 需求和觀看習(xi) 慣,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促進不同類型的視聽作品齊頭並進、共同繁榮,定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麵的精神文化需求。

  《 人民日報 》( 2023年01月10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