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形成治理欠薪的強大合力(人民時評)

發布時間:2023-01-12 16:08:00來源: 人民日報

  不斷鞏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效,讓農(nong) 民工勞有所得,仍需多措並舉(ju) 、久久為(wei) 功

  

  臨(lin) 近農(nong) 曆新年,工資結算進入高峰期。黑龍江省司法部門在全省開展專(zhuan) 項維權行動,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湖南省瀏陽市人社局推出“欠薪反映”小程序,進一步暢通維權渠道;河北省石家莊市勞動監察局依托根治欠薪大數據可視化決(jue) 策平台,排查各類欠薪線索……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出真招實招,努力確保農(nong) 民工及時足額拿到工資,保障了農(nong) 民工權益,回應了社會(hui) 關(guan) 切。

  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事關(guan) 廣大農(nong) 民工切身利益和民生福祉,事關(guan) 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與(yu) 和諧穩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全社會(hui) 都要關(guan) 心關(guan) 愛農(nong) 民工,要堅決(jue) 杜絕拖欠、克扣農(nong) 民工工資現象,切實保障農(nong) 民工合法權益”。近年來,從(cong) 製定出台《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法規,到持續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zhuan) 項行動,從(cong) 開通“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台”,到啟動依托全國一體(ti) 化在線監管平台支撐根治欠薪試點工作,我國始終把根治欠薪作為(wei) 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不斷紮緊製度籬笆、持續加大工作力度,取得顯著成效,勞動者尤其是農(nong) 民工欠薪高發多發的現象得到明顯遏製。

  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立案辦結工資類違法案件5.2萬(wan) 件,為(wei) 59.9萬(wan) 名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75.5億(yi) 元。欠薪問題背後,既有市場秩序不規範的原因,也有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用賬戶及實名管理等製度“重覆蓋、輕運行”的因素,還與(yu) 部分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不穩定有關(guan) 。不斷鞏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效,讓農(nong) 民工勞有所得,仍需多措並舉(ju) 、久久為(wei) 功,形成治理欠薪的強大合力。

  治理欠薪是一項係統工程,也是一道現實考題,既要緊盯重點領域和重要時間節點集中整治,也要抓常抓長,推動欠薪治理常態化長效化。一方麵,要督促有支付能力的單位盡快清欠農(nong) 民工工資,協調妥善解決(jue) 困難行業(ye) 企業(ye) 的欠薪問題;另一方麵,要持續堵漏洞、補短板,落實工資保證金等製度,同時加大執法和懲處力度,不斷強化“不敢欠”的震懾效應。

  根治欠薪需要不斷創新治理手段,建立覆蓋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監管閉環,推動欠薪治理從(cong) 清欠向防欠轉變。比如新疆大力推進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台建設,自去年5月上線啟用以來,累計將4754個(ge) 工程項目、40.57萬(wan) 農(nong) 民工納入平台監控,實現了對農(nong) 民工工資發放的全流程線上監管、動態監控、實時預警。“幹活有數據、用工有實據、討薪有依據”,有助於(yu) 從(cong) 源頭上杜絕欠薪問題。從(cong) 各地實踐看,用好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打通數據壁壘、推動信息共享,不僅(jin) 能提升根治欠薪工作效能和水平,也有助於(yu) 解決(jue) 用工信息不透明、計薪結算不準確、維權證據缺失等治理難題,從(cong) 而將欠薪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製度”。農(nong) 民工是我國重要的就業(ye) 群體(ti) ,是推動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工資報酬是他們(men) 最直接、最核心的權益,每一份工資都牽動一個(ge) 家庭的幸福冷暖。紮實做好根治拖欠農(nong) 民工工資工作,保持治理欠薪的高壓態勢,打好清欠防欠“組合拳”,定能確保付出辛勞的農(nong) 民工及時足額拿到應得的勞動報酬,讓他們(men) 無論在外打拚,還是在家就業(ye) 都更有底氣。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