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四川眉山:擴麵增產提質增效 “天府糧倉”美田彌望

發布時間:2023-01-13 16:27:00來源: 人民網-四川頻道

  晨輝穿過薄霧灑滿大地,成片的農(nong) 田整齊劃一,擁抱著冬日的暖陽。

  “新一年,永豐(feng) 村非常值得期待!”永豐(feng) 村第一書(shu) 記劉超信心滿滿。

  眉山市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麵落實保地穩糧黨(dang) 政同責,深入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堅持三大機製、推進五良行動、創新六種模式,堅決(jue) 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基本農(nong) 田“非糧化”,助推糧食擴麵增產(chan) 提質增效。

  2022年,《中共眉山市委關(guan) 於(yu) 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 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cang) ”示範區的決(jue) 定》審議通過,眉山市正式發布東(dong) 坡區永豐(feng) 片區“天府糧倉(cang) ”核心區建設專(zhuan) 項規劃,明確了更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與(yu) 保護、糧食生產(chan) 提質增效、農(nong) 文旅功能植入等六大重點行動。2022年,眉山全市糧食播種麵積303.4萬(wan) 畝(mu) ,比上年增5.9萬(wan) 畝(mu) 、增幅1.98%,糧食單產(chan) 水平保持全省前列。

  永豐(feng) 村的新年新期待

  王元威是永豐(feng) 村的種糧大戶,眼下,他和村民們(men) 正忙著搶收成熟的澤瀉。

  王元威流轉的2000餘(yu)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采用“稻—藥—麥”三季輪作模式,秋天收完水稻後,又陸續種上了川芎、澤瀉和小麥。耕地得到了充分利用,他和村民幹勁十足。目前,永豐(feng) 村的耕地流轉率達到96%以上。

  靠天吃飯、刀耕火種,早已成為(wei) 過去式。在永豐(feng) 村的農(nong) 田裏,更為(wei) 科學精準的耕地質量監測站的框架和部分預埋件安裝已經完成。監測站可以對地情、肥情、環情、墒情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要素數據進行24小時實時監測,平台再根據這些數據為(wei) 種糧大戶提供灌溉水量、施肥等方麵的定量化方案。水肥藥用量精準,減少了不必要的投入,實現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發展。這項新技術預計可在大春生產(chan) 時正式投用。

  高產(chan) 豐(feng) 收,離不開良種。據了解,永豐(feng) 村現已成為(wei) 全省規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種新技術中試基地之一,共試種了300多個(ge) 水稻新品種,篩選出適合眉山及周邊地區種植的優(you) 質高產(chan) 品種近40個(ge) ,累計種植麵積160餘(yu) 萬(wan) 畝(mu) ,在永豐(feng) 村便推廣栽種了20多個(ge) 新品種。

  新年伊始,在永豐(feng) 村,忙碌的不僅(jin) 僅(jin) 是地裏的農(nong) 作物。涵蓋豐(feng) 收郵局、農(nong) 耕文化大講堂、永豐(feng) 供銷社等空間,配套簡餐、閱覽、電商、物流、研學等業(ye) 態的集體(ti) 經濟發展中心項目“豐(feng) 收裏”綜合體(ti) ,也在加緊建設。

  劉超介紹,永豐(feng) 村當前正加快推進高標準農(nong) 田提質改造、綠色生態種植以及“天府糧倉(cang) ”研習(xi) 院等項目建設,在今年6月份之前,將完成10個(ge) 重大項目和19個(ge) 事務性的工作,並且啟動8項創新改革任務。她說:“新一年,永豐(feng) 村非常值得期待!”

  機械、綜合農(nong) 事服務 助力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

  眉山受岷江、青衣江澤被,糧食生產(chan) 條件優(you) 越,自古便有“坤維上腴、岷峨奧區”的美稱,耕地質量平均等級達4.66,年均氣溫17.2℃、日照數1000小時以上,是“天府糧倉(cang) ”重要的產(chan) 糧寶地,全市糧食種植麵積常年穩定在290萬(wan) 畝(mu) 以上。

  “去年種了17畝(mu) 水稻,都是收割機收割的,不到一天就收完了,省時又省力。”仁壽縣曹家鎮水星村村民黃述君種植了10餘(yu) 畝(mu) 水稻,2台聯合收割機高速作業(ye) ,水稻切割、脫粒、粉碎稻稈等工序一氣嗬成,機械化收割,不僅(jin) 節省人力成本,還大大提升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效率。

  在仁壽縣懷仁街道“全程機械化+綜合農(nong) 事”服務中心,播種機、育秧機、旋耕機等各類農(nong) 機設備停滿院壩。中心不僅(jin) 有農(nong) 機庫棚、倉(cang) 儲(chu) ,還向農(nong) 民提供農(nong) 資銷售、農(nong) 技轉讓、農(nong) 機租賃作業(ye) 、供銷合作、農(nong) 膜回收等一站式農(nong) 資+農(nong) 機+農(nong) 技服務。

  近年來,仁壽縣以 “立足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現代農(nong) 機,服務新型農(nong) 民,惠及廣大農(nong) 村”為(wei) 目標,全麵落實農(nong) 機購置補貼政策。2022年,先後投資2800餘(yu) 萬(wan) 元用於(yu) 購置現代化農(nong) 機具裝備,共計購置現代化農(nong) 機具331台;累計發放農(nong) 機購置補貼金額248.59萬(wan) 元;補貼農(nong) 機具1253台,惠及1052戶農(nong) 民。有力促進了全縣農(nong) 機裝備水平提升,有效推動“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戰略實施。

  仁壽縣通過建設“全程機械化+綜合農(nong) 事”服務中心,打通為(wei) 農(nong) 服務“最後一公裏”,全域開展農(nong) 機社會(hui) 化服務,助推資源利用、資產(chan) 盤活、糧食生產(chan) 和集體(ti) 經濟增收,實現多方受益、多元共贏。

  “人防+技防” 助力耕地保護工作

  保障糧食安全,是眉山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cang) ”示範區的有力支撐。據2022年11月初眉山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係統數據顯示,全市夏糧產(chan) 量達到6.6萬(wan) 噸,同比增長1.2%;預計全市秋糧播種麵積達到288.2萬(wan) 畝(mu) 、增長5.96%,產(chan) 量122.9萬(wan) 噸、增長1.6%,全年糧食有望達到129.5萬(wan) 噸以上。

  眉山市以推進田長製為(wei) 抓手,進一步壓緊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推動保地穩糧工作取得更大成效,為(wei) 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cang) ”示範區奠定堅實基礎。

  彭山區在“田長製”的基礎上,由田長統籌,將網格員、農(nong) 技員、執法員、監督員、種護員“五員”納入耕地保護網格。與(yu) 此同時,還發揮科技的力量,依托眉山首個(ge) “田長製”智慧管理平台,給耕地和基本農(nong) 田裝上“天眼”,實現24小時不間斷值守。

  “嘀……嘀……”公義(yi) 鎮欣榮村網格員手機上的“耕地智保”係統發出預警。監控畫麵顯示:一塊耕地種上了果樹,涉嫌耕地“非糧化”。核查、拍照上傳(chuan) 、督促複耕……趕到現場後,網格員配合田長一道,處理了問題。

  在彭山區,除了51名村級田長外,還有467名這樣的網格員。他們(men) 的任務就是:盯緊破壞耕地的行為(wei) 。

  今年,彭山區在四川省率先應用“田長製”智慧管理平台,建立耕地保護“人防+技防”工作機製,目前已完成電腦端平台、移動端平台、10個(ge) 視頻監控點位設備架設、471個(ge) 數據網格劃分、服務器搭建、數據大屏安裝、“田長製”智慧耕保調度室建立等係統建設工作。這些視頻監控點位設備充分發揮視頻自動巡航和全天候在線優(you) 勢,利用AI圖像識別技術,實現對多種重點疑似違法違規行為(wei) 的及時抓拍。

  自“田長製”智慧管理平台建立以來,彭山區共發現和製止耕地“非農(nong) 化”“非糧化”現象69起,借助科技力量和智慧平台提升了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耕地“非糧化”能力。

  倉(cang) 廩實,天下安。眉山,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cang) ”示範區有底、有為(wei) 、有法,“美田彌望、稻穀飄香、物阜民豐(feng) 、幸福和樂(le) ”的美好願景正在實現。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