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兩會聲音丨打造鄉村振興的“金山銀山”

發布時間:2023-01-16 10:41:00來源: 人民網-天津頻道

  人民網天津1月14日電(孫翼飛)“看我們(men) 村種的‘天津嘴’多好看!”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大杜莊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畢紅鴿展示著村裏種植的文玩葫蘆照片,“不光好看,還很值錢呢,我們(men) 最貴的一個(ge) 巨型葫蘆賣了幾萬(wan) 塊錢!”

  畢紅鴿所在的村莊,葫蘆種植已經成為(wei) 特色產(chan) 業(ye) ,村裏300多畝(mu) 地,種植了30多種葫蘆,年產(chan) 值超過600萬(wan) 元。靠著小葫蘆的“生意經”,短短幾年時間,這個(ge) 僅(jin) 有1000多人的小村莊就摘掉“汙染村”的帽子,走上了一條綠色致富路。

  “聽完報告我感到非常振奮,報告圍繞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進行了係列部署,也為(wei) 我們(men) 村的建設指明了方向。”畢紅鴿介紹,目前,大杜莊正在建設葫蘆生態旅遊觀光園,建成後,這裏將有300畝(mu) 葫蘆觀光園、6個(ge) 育苗溫室、20個(ge) 葫蘆種植溫室。未來,村裏還將打造葫蘆文化中心,建設葫蘆主題博物館,設立葫蘆燙畫大師和民間藝術平台、葫蘆加工體(ti) 驗中心等,“我們(men) 要緊跟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步伐,讓老百姓收入增加再增加,也歡迎大家來我們(men) 村做客!”

  會(hui) 場上,天津市人大代表、靜海區農(nong) 業(ye) 科學技術研究所科技管理與(yu) 項目推廣科科長推廣研究員趙立明在報告關(guan) 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部分劃了一道又一道波浪線。趙立明的手機有一個(ge) 叫靜海區“網上農(nong) 校”的微信群,裏麵有260多位種養(yang) 殖大戶,他組織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每天在群裏為(wei) 種養(yang) 殖戶們(men) 答疑解惑、推介新品種、新技術以及進行政策解讀。

  趙立明說,過去一年來,自己所在的研究所通過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推廣,為(wei) 種植戶提供了玉米、小麥、藜麥、西瓜等十幾個(ge) 品種農(nong) 作物的種植技術及稻蟹種養(yang) 結合、池塘工廠化養(yang) 殖等新模式培訓將技術直接帶到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田間地頭,看到鄉(xiang) 親(qin) 們(men) 通過研究所推廣的技術走上致富路,非常有成就感。“報告給了我很多啟示,會(hui) 後我將落實此次大會(hui) 精神,結合我區實際以種業(ye) 振興(xing) 、申報創建‘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糧食穩產(chan) 保供為(wei) 契機,堅決(jue) 保障糧食及主要農(nong) 作物麵積,大力發展高標準農(nong) 業(ye) ,促進一二三產(chan) 融合,通過產(chan) 業(ye) 龍頭聯農(nong) 帶農(nong) 實現共同富裕,為(wei) 早日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做貢獻。”

  在天津市人大代表、城鄉(xiang) 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天津聯通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經理陳海波看來,政府工作報告方向明、目標清、措施實,是一個(ge) 求真務實、銳意進取、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一個(ge) 好報告。

  陳海波說:“天津聯通要落實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持續加快數字鄉(xiang) 村建設。在前期完成全市全部2984個(ge) 自然村‘數村平台’覆蓋的基礎上,天津聯通將繼續加大農(nong) 村區域資源投入,以平台為(wei) 載體(ti) ,圍繞鄉(xiang) 村‘五大振興(xing) ’,計劃推出產(chan) 業(ye) 服務、基層工作、村民生活等新應用,助力基層政府治理智能化,豐(feng) 富村民生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