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爬坡過坎實現V型反轉,穩中求進續寫新篇
“上海是一座奮鬥之城,2500萬(wan) 勤勞、勇敢、善良的上海人民是這座城市最寶貴的財富、最堅實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源泉。”這是近日舉(ju) 行的上海市十六屆人大一次會(hui) 議上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句話。
事非經過不知難。經曆過考驗和洗禮,2022年上海經濟走出V型反轉,與(yu) 會(hui) 代表委員們(men) 表示,上海爬坡過坎、百般錘煉之下的韌性,更加彌足珍貴。
回望五年,多個(ge) “第一”描繪上海發展脈絡
五年上海口岸貿易總額突破10萬(wan) 億(yi) 元,占全球比重提高到3.6%左右,保持世界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3年排名世界第一;五年累計新設各類市場主體(ti) 225.1萬(wan) 戶,比上個(ge) 五年增長52.7%,每千人企業(ye) 數量增加到111.1戶,位居全國第一……
報告中提到的幾宗“全國第一”“全球第一”,直觀地書(shu) 寫(xie) 了上海“十三五”期間取得的非凡成就,也描繪出了上海近年來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清晰脈絡。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權衡提煉了上海“五年賬本”的三個(ge) 關(guan) 鍵詞。一是“緊扣國家戰略”。過去五年上海發展的一個(ge) 鮮明特色,就是以重大國家發展戰略為(wei) 牽引,推動上海發展。二是“高質量發展”。過去五年,上海落實中央要求,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也為(wei) 其他兄弟省份提供先行先試經驗。三是“高水平改革開放”。過去五年,上海繼續做好高水平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先行者,在標準、管理、製度等方麵做了諸多探索。
過去五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2022年,上海全市經濟在經曆過上半年的嚴(yan) 峻考驗後實現V型反轉,全市生產(chan) 總值繼續超過4萬(wan) 億(yi) 元,人均生產(chan) 總值達到17.8萬(wan) 元左右。外貿進出口總額連續兩(liang) 年超過4萬(wan) 億(yi) 元,實際使用外資五年累計達到1030億(yi) 美元左右,比上個(ge) 五年增長15.8%左右。
“報告中的很多數字都很量化、很準確。”上海市政協委員王淩宇說,未來五年對上海是重要時期,尤其在經濟恢複和重振過程中,需要考慮如何圍繞中心工作更好發力。“一年裏,在與(yu) 民營企業(ye) 溝通中深刻感受到,企業(ye) 家對上海發展的長期信心沒有變。”
換屆之年,新代表滿懷期待,老代表初心不改
2023年是上海兩(liang) 會(hui) 換屆之年,會(hui) 場內(nei) 外,除了熟悉的“老朋友”,還有不少“新麵孔”。
“我是一名新代表,這個(ge) 身份對我來說,是榮譽,也是責任。今年是第一次參會(hui) ,沒有經驗,我是抱著學習(xi) 的態度來的。”上海市人大代表、虹口區嘉興(xing) 路街道香港麗(li) 園居民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劉苗直言。
“首先要懂政協、會(hui) 協商、善議政。”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民政第二精神衛生中心病區主任張偉(wei) 宏坦言,“作為(wei) 一名新委員,我要加強學習(xi) 。”
“今年是我連任第三屆政協委員的開局之年,過去十年,我做了很多調研,提了很多建議。今年我關(guan) 注的是打造優(you) 質創新資本中心……”上海市政協委員、太平人壽上海自貿區分公司副總經理堯金仁說。
“老代表,新征程。作為(wei) 連任代表,我定不負重托,繼續把人大代表的職責履行好,把群眾(zhong) 的期盼帶進兩(liang) 會(hui) ,為(wei) 城市發展建新言獻新策。”上海市人大代表、優(you) 刻得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季昕華表態道。
新委員滿懷期待,老代表初心不改。“新”“老”融合,也讓今年的兩(liang) 會(hui) 有了更多看點。
表決(jue) 通過!上海“開門立法”體(ti) 現全過程人民民主
今年兩(liang) 會(hui) ,最大的看點莫過於(yu) 《上海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簡稱《條例》)的表決(jue) 通過。
這一由上海市、區人民政府牽頭,上海市住建委、上海市殘聯等部門配合的條例,是本屆人大首部由全體(ti) 代表審議、表決(jue) 的地方立法。
“一個(ge) 城市對殘疾人的關(guan) 愛,體(ti) 現了這個(ge) 城市的文明程度。這兩(liang) 年,因為(wei) 暫時性的腿疾,我也過上了輪椅生活,親(qin) 身體(ti) 驗到各種受限和障礙,更加支持力推《條例》能盡快實施。”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感慨道。
時間追溯到2021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上海代表團首次以代表團名義(yi) 提交加快製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議案。為(wei) 呼應代表團議案,上海率先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工作,2022年將《條例》納入上海地方性法規立法正式計劃。
從(cong) 提案、審議、修改、表決(jue) 到公布,從(cong) 2021年3月到2023年1月,不到2年時間,上海壓責任,抓進度。
草案初稿,從(cong) 調整框架、設置條標到形成全文共易19稿;調研問卷設計了107個(ge) 調研子項,覆蓋殘疾群體(ti) 關(guan) 心的方方麵麵;充分征求殘疾人及殘疾人工作者意見,一周時間收回有效問卷5488份;發起各立法征詢意見座談會(hui) ,征集專(zhuan) 家意見64條……
值得關(guan) 注的是,5488份問卷中,殘疾人及殘疾人工作者累計提出8900多條問題和建議,人均1.6條——在這一事關(guan) 城市發展、人民生活的法律的製定過程中,充分聽取來自人民的智慧和聲音,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
經過反複修改的《條例》瓜熟蒂落,意味著上海將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地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為(wei) 推動社會(hui) 文明越上新台階提供法製保障,助力早日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展望未來,提振信心推動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總結過往,展望未來。有深厚基礎打底、磅礴力量支撐的上海,將2023年全市生產(chan) 總值增速目標設在5.5%以上。這既是上海作為(wei) 經濟中心城市為(wei) 全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振信心的責任擔當,也是上海遭遇“風高浪急”仍能穩步前行的從(cong) 容自信。
會(hui) 上會(hui) 下,代表委員們(men) 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便是高質量發展靠什麽(me) 驅動?如何尋找上海創新的“核爆點”?代表委員有個(ge) 共識:像上海這樣經濟總量基數大、科技創新水平持續提升的中心城市,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拚規模、比增速上,而是要追求發展質量和城市能級的躍升。
汪泓認為(wei) ,企業(ye) 是創新的主體(ti) ,上海需要在“十四五”期間乃至未來更長一段時期,進一步提升企業(ye) 自主創新能力,盡快在“卡脖子”關(guan) 建核心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勇於(yu) 承擔贏得全球科技競爭(zheng) 的“急先鋒”角色,不斷提升上海創新能級,更好發揮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我們(men) 這群人,怎麽(me) 把火點起來?”
“對於(yu) 市場主體(ti) 來說,信心重於(yu) 黃金。”
“要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
兩(liang) 會(hui) 會(hui) 場,代表委員紛紛搶話筒、爭(zheng) 發言,問症結、出實招。
“數字化時代滾滾而來,你是成為(wei) 數字化時代的‘軋路機’,還是成為(wei) ‘那條路’?”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海誠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趙國昂拋出問題,“不抓緊趕上,隻會(hui) 被數字化時代的‘軋路機’碾壓。”
會(hui) 場裏,代表委員們(men) 振奮精神,要努力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曆經寒冬,春意萌動。
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眼下經濟是否出現回暖跡象,地處上海市中心商業(ye) 區的豫園商城最有觸動。上海市政協委員、豫園股份董事長黃震介紹,隨著相關(guan) 政策調整,消費和文旅市場複蘇已經是事實。“豫園商城出現了久違的大客流,最高日客流達到10萬(wan) 人。”
“我相信,隨著中國和全球出入境政策的不斷放開,以及跨境航線、跨境旅遊的逐步恢複,2023年,上海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將會(hui) 迎來強勁反彈。”黃震滿是期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