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便利“雲就醫”
“我已經第四天發燒38.5攝氏度以上了,是不是要趕緊來醫院看一下?”“孕婦的退燒藥用哪種更安全?”“小孩子退燒後精神狀態不太好,要如何處理?”“家裏老人需要長期用藥,往返醫院配藥取藥有沒有更方便的辦法?”……這段時間,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you) 化,以及有關(guan) 互聯網醫療服務新規的頒布,多個(ge) 互聯網醫療平台新冠相關(guan) 谘詢問診量不斷增長。
記者了解到,麵對新冠疫情防控新形勢新任務,多地充分發揮互聯網醫療平台作用,創新方式方法,積極為(wei) 患者提供開具治療處方、送藥上門、心理谘詢、用藥指導等服務,便利群眾(zhong) 就醫用藥,以推進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為(wei) 契機,切實提升互聯網醫療質效。
為(wei) 群眾(zhong) 解決(jue) 就醫問藥難題
“這幾天再不去,我的藥就要沒有了。”浙江杭州市民沈阿姨有點著急,因為(wei) 是高血壓患者,最近這波疫情,家人怕她體(ti) 弱感染病毒,就把正打算出門問診的沈阿姨攔了下來。一旁的女兒(er) 拿出手機,點開“杭州市中醫院”微信公眾(zhong) 號,讓她試試“互聯網醫院”,從(cong) 菜單欄進入“互聯網醫院”在線複診開方。不到10分鍾,沈阿姨就在手機上完成了掛號、開方、付費,後續隻要在家等著藥品配送上門,連出門排隊、取藥的時間都省了。
像沈阿姨這樣,患者隻要選擇“杭州市中醫院”官方微信服務號或訂閱號,就能實現“在家看病”。近一個(ge) 月來,呼吸科、兒(er) 科複診量較大,抗病毒中藥製劑及退燒藥物需求最多。
全國各地都在廣泛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1月12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互聯網醫院正式上線。其特色是,將信息化與(yu) 中醫藥有機結合,打破傳(chuan) 統醫療服務時空距離,滿足新形勢下群眾(zhong) 居家診療、看病購藥需求,實現診療服務再升級、服務內(nei) 涵再拓展、便民成效再提升。動動手指、足不出戶看專(zhuan) 家,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切實提升患者就醫感受。
在北京,各主要三甲醫院均已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2022年11月10日,北大腫瘤醫院發布動態信息介紹,正式開通“北腫雲(yun) 病曆”APP初診患者免費谘詢服務;2022年12月8日,首都兒(er) 科研究所開通“新冠谘詢”線上服務,實現醫療資源的擴容,為(wei) 居家患兒(er) 提供方便;2022年12月11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表示,共有30個(ge) 科室已經在互聯網醫院出診,工作日及周末、節假日均開放互聯網診療服務;2022年12月12日,北京朝陽醫院開通“新冠感染在線問診”服務;2022年12月14日,北醫三院表示,北醫三院互聯網醫院(北醫三院APP)現開設“發熱診療專(zhuan) 欄”,支持首診開藥……
在上海,趁著中午時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臨(lin) 床藥學部審方藥師金磊拿出手機,處理來自互聯網醫院上未審核的處方。目前新華醫院互聯網醫院門診每日的接診量已達此輪疫情前的6倍,共有700多名醫生在互聯網醫院上進行了注冊(ce) ,覆蓋所有科室,通過排班,確保每天每個(ge) 科室都有醫生在線。
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介紹,2022年12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醫療救治組印發了通知,要求各個(ge) 醫療機構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按照診療方案,以及居家治療指南,為(wei) 出現相關(guan) 症狀的患者提供互聯網診療服務,開具處方,由線下進行藥品配送。
“通過互聯網醫療,根據診療方案以及居家治療指南,為(wei) 出現新冠症狀的問診患者開具相應處方,通過線下第三方配送提供相應的藥品。同時,我們(men) 也要求醫療機構提供24小時線上谘詢用藥指導,以及分時段預約診療的服務。通過這樣的方式,削減醫療機構瞬時的就診高峰,減少人員聚集,降低患者到醫院就診發生交叉感染的風險。”焦雅輝表示。“針對非急診情況推動分時段的預約診療,通過這種預約診療,降低和減少到醫院同時就診的人流高峰,分流患者,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通過精準的分時段預約診療,縮短在醫院等候的時間。”
全國各地出實招
在國家衛健委發出通知之後,各地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推出了因地製宜的措施。從(cong) 支付方式到醫院參與(yu) 方式,從(cong) 技術手段到宣傳(chuan) 普及,有效吸引廣大群眾(zhong) 參與(yu) 。
1月8日,福建省醫保局出台新冠病毒感染互聯網醫療服務收費政策,將新冠病毒感染互聯網首診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持續優(you) 化“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為(wei) 患者醫保就醫提供方便。根據新政策,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相關(guan) 症狀、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的患者在該省公立醫療機構互聯網醫院進行首診並在線開具相關(guan) 症狀處方,首診診查費納入醫保支付,不設個(ge) 人先行自付比例。同時,新冠病毒感染互聯網處方、藥學服務實行線上線下相同的醫保支付政策,切實保障患者無接觸就醫需求,促進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感染就診人群線上線下合理分流。
作為(wei) 上海“一網通辦”總門戶移動端,“隨申辦市民雲(yun) ”APP全力打造該市新型就醫服務體(ti) 係,現已接入25家醫院和6個(ge) 區,向市民推出“互聯網醫院”應用服務,醫保和自費的複診患者本人和綁定親(qin) 屬關(guan) 係的家人,體(ti) 驗線上複診、醫生端可開具處方、報告查詢、患者在線支付藥費、藥品自取或配送到家等多項就醫服務。
截至目前,廣東(dong) 省全省三甲醫院已全部開設互聯網醫院,為(wei) 全省居民提供線上線下一體(ti) 化健康醫療服務。數字顯示,2022年12月12日至31日,廣東(dong) 全省互聯網醫院共服務124.68萬(wan) 人次,日均服務6.24萬(wan) 人次。如果按一家醫院1天1萬(wan) 人次的門急診量來計算,相當於(yu) 新增設了6家大中型醫院,有效緩解醫院門診壓力,降低就醫交叉感染風險。
近日,安徽省醫療保障局、財政廳、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貫徹實施“乙類乙管”後優(you) 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治療費用醫療保障相關(guan) 政策的通知》,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治療費用醫療保障相關(guan) 政策進行優(you) 化調整,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之日起施行,先行執行至2023年3月31日。《通知》要求,住院醫療費用全部納入綜合保障,救治醫院定點範圍擴大到所有收治醫院。
依托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平台,湖南省開設了“互聯網醫院”入口,目前已有70家醫院入駐,群眾(zhong) 一鍵即可獲得新冠健康谘詢、就醫指導、預約診療、在線處方、藥品配送等線上醫療服務。點開“湖南省居民健康卡”微信公眾(zhong) 號,在熱點服務中就能找到“互聯網醫院專(zhuan) 區”。這個(ge) 專(zhuan) 區是湖南省互聯網醫院的統一入口,集中整合發布全省已審核確認的互聯網醫院和互聯網診療平台信息,並為(wei) 全省群眾(zhong) 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目前已入駐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等70家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名單還將繼續更新。
為(wei) 適應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後人民群眾(zhong) 的醫療服務需求,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牽頭開發上線了“健康龍江新冠醫療服務”小程序,匯集互聯網醫院、互聯網發熱門診、在線藥房等線上醫療健康服務資源,對接線下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以醫務人員隊伍為(wei) 支撐,為(wei) 新冠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健康管理指導和醫藥服務。
提升互聯網醫療質效
互聯網醫療,既包括實體(ti) 醫院的“觸網”,也包括很多在線醫療平台、醫療企業(ye) 的積極參與(yu) ,多管齊下,實現提質增效。
一些地方對互聯網醫療資源進行了很好整合。
比如廣東(dong) ,近年來加快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示範省建設,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支持有條件的醫院建設互聯網醫院。截至2023年1月4日,入駐“粵健通”微信小程序互聯網醫院服務平台的互聯網醫院達160家,覆蓋綜合醫院、中醫、婦幼、口腔、皮膚、眼科、腫瘤、職業(ye) 健康等不同類型的醫院。登錄“粵健通”微信小程序後,點擊選取相應的互聯網醫院,即可獲得互聯網醫院專(zhuan) 家提供的健康谘詢、就醫配藥等服務。
大量在線醫療平台的加入,也為(wei) 病人提供了及時幫助。很多醫生借助這些平台,與(yu) 病人實時互動。
“目前,實體(ti) 醫院‘觸網’的積極性大增,互聯網醫院已由實體(ti) 醫院的‘可選項’變為(wei) ‘必選項’。”微醫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隨著用戶的在線診療習(xi) 慣不斷增強,醫生參與(yu) 線上診療服務的意願隨之大幅提升。相關(guan) 調查顯示,83%的醫生願意嚐試線上診療服務;與(yu) 疫情前相比,醫生參與(yu) 在線問診、患者科普、複診續方等服務的頻率和時間投入均有顯著提升。
2022年12月15日,泰康在線“線上發熱門診”上線,由泰康海南互聯網醫院提供醫療服務,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累計服務超8000人次,在助力緩解線下醫療資源緊張,幫助新冠相關(guan) 輕症患者及時就醫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所有在泰康在線“三端一微”的客戶,均可享受足不出戶的遠程醫療谘詢及配藥需求。其中,在線問診承諾全天候服務,隨時響應谘詢問診需要。此外,在線問診還擴增了兒(er) 科、婦產(chan) 科、骨科等科室的醫療谘詢服務,滿足客戶多種疾病並發的就醫需求,同時藥品品類豐(feng) 富,包括頭疼腦熱、感冒發燒、各類炎症等常見疾病的藥物。
1月6日,“陝健醫集團新冠防治網上谘詢服務信息化平台”上線。據了解,該平台由陝健醫集團聯合優(you) 享健康合力打造,作為(wei) 一家國企醫療集團企業(ye) ,陝健醫集團通過整合下屬66家國企醫療機構呼吸內(nei) 科、感染科、兒(er) 科醫生資源,運用“互聯網+醫療”思維,簡化問診流程,讓醫療谘詢服務突破時間、地域局限,解決(jue) 新冠患者特殊時期就醫掛號難、與(yu) 醫生溝通不方便的問題,全麵提升患者就醫谘詢體(ti) 驗,讓醫療服務變得觸手可及。據介紹,目前該谘詢平台已開通呼吸內(nei) 科、感染科、兒(er) 科3個(ge) 科室,有100多名醫生專(zhuan) 家入駐谘詢平台。谘詢平台為(wei) 不方便出門的患者提供語音、圖文、視頻3種方式的問診谘詢服務。
1月11日,“強國醫生”首個(ge) 心理健康服務“好心情健康”小程序上線,提供心理健康測評、在線問診、極速提問等多種心理健康服務,心理問題實現實時在線問診、谘詢。“好心情健康”是心理醫療和健康數字化服務平台,目前注冊(ce) 醫生5萬(wan) 餘(yu) 名,其中臨(lin) 床精神心理科醫生逾4萬(wan) 名,通過智能化、數字化和專(zhuan) 業(ye) 化的臨(lin) 床技術,提供線上和線下心理醫療服務。在強國醫生“好心情健康”小程序中,“首頁”有在線問診、複診開藥、量表測評、極速提問等功能。
以推進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為(wei) 契機,許多地方創新模式、深化延伸在線服務,進一步方便患者在線就醫,切實提升互聯網醫療質效。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黨(dang) 委委員屠誌濤介紹,目前北京可開展新冠症狀互聯網首診並給予價(jia) 格和醫保政策支持,公立醫療機構可在線提供新冠相關(guan) 症狀的首診服務,按照線下醫事服務費價(jia) 格政策執行,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與(yu) 線下報銷標準一致。北京還積極推進醫保在線支付功能,實現全程脫卡結算,為(wei) 參保人員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浙江省醫保局副局長徐偉(wei) 偉(wei) 介紹,為(wei) 了方便患者,近期浙江醫保部門推出了“患者在線就醫、藥品線下配送、醫保線上支付”就醫新模式,擴大線上就醫配藥可以報銷的醫院、藥店範圍,優(you) 先將治療發熱、咳嗽等醫藥費用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等12種慢性病治療費用納入“互聯網+醫保”直接結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