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中國乒乓精神激發天津記憶

發布時間:2023-01-28 10:48:00來源: 天津日報

 

  由天津市委宣傳(chuan) 部聯合攝製,天津橙子映像傳(chuan) 媒出品、製作,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chuan) 媒、天津北方電影集團等聯合出品發行的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1月25日在津舉(ju) 辦路演活動。導演鄧超、俞白眉,主演許魏洲、段博文、梁超等主創到場,與(yu) 天津觀眾(zhong) 分享這部誠意之作的幕後故事。

  當天下午,天津大島影城大廳內(nei) 人頭攢動,五個(ge) 廳的專(zhuan) 場放映均已爆滿,但仍有觀眾(zhong) 在等待餘(yu) 票,希望能看到這部佳作。

  影片講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期,瑞典男隊異軍(jun) 突起,連續三屆斬獲世錦賽男團冠軍(jun) ,而中國男乒深陷技戰術打法和訓練條件全麵落後的窘境,進入低穀時期。中國男乒在關(guan) 鍵時刻堅忍不拔、永不退縮,突破重圍走向光明。

  作為(wei) 春節檔的一部振奮人心之作,該片的上映有著特別的意義(yi) 。在加快建設體(ti) 育強國的新時代背景下,在體(ti) 育競技影響力與(yu) 日俱增的氛圍裏,影片中展現的勇於(yu) 拚搏、薪火相傳(chuan) 的中國乒乓精神激蕩人心,令人動容。

  觀眾(zhong) 這個(ge) 場景再次呈現令我熱淚盈眶

  活動現場,一位曾在天津世乒賽工作的觀眾(zhong) 講述了對影片的感受:“1995年,我在天津體(ti) 育館工作,從(cong) 初賽到決(jue) 賽的全部場景都在我腦海裏,特別是最後運動員奪冠的時刻,所有教練員、運動員一起相擁,全場歡呼。這個(ge) 場景再次呈現在我眼前時,令我熱淚盈眶。我們(men) 中華民族是最勤奮的民族,中國乒乓球隊體(ti) 現出來的團隊精神、勇往向前的那股力量,是這部影片給我最大的感受。”

  聽了這位觀眾(zhong) 的感言,鄧超回應:“我也是想把這個(ge) 故事拍得跟大家更貼近,想做一個(ge) 關(guan) 於(yu) 人的電影──一群不被看好的人,怎麽(me) 麵對自己的困境。”

  導演 俞白眉 給觀眾(zhong) 帶來振奮人心的觀影體(ti) 驗

  與(yu) 兩(liang) 周前在津舉(ju) 辦的內(nei) 部試映交流不同,此次路演活動是電影公映後的第二天,許多觀眾(zhong) 表達了對影片的喜愛。影片放映後的見麵會(hui) 上,各主創與(yu) 天津觀眾(zhong) 分享了諸多影片台前幕後的故事,並表示,天津人對乒乓的熱愛給他們(men)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談到影片選擇在春節檔上映時,導演俞白眉表示,《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所詮釋的中國乒乓精神,是支撐自己和全體(ti) 主創走到今天的最大源動力。正如中國男乒“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的精神,這種精神貫穿電影始末,不僅(jin) 治愈了自己和每一位主創人員,也會(hui) 給觀眾(zhong) 在春節期間帶來振奮人心的觀影體(ti) 驗。

  導演兼主演 鄧超 影片展現了天津人的幽默和懂球

  導演兼主演鄧超表示,這是一部以小見大的電影,適合全家人一起觀影,去感受國球魅力、品味國球文化、領會(hui) 國球精神。

  談到影片中的天津元素,鄧超說:“在展現決(jue) 賽的戲份中,出現了天津觀眾(zhong) 用方言為(wei) 運動員加油的鏡頭,‘拿拿龍’等頗具天津色彩的詞匯不僅(jin) 為(wei) 影片在緊張的節奏中透出一絲(si) 輕鬆感,而且將天津人的幽默與(yu) 懂球表現了出來。今天,我感覺自己像個(ge) 學生,來向天津父老‘交作業(ye) ’。這不是一個(ge) 講述人怎樣獲得成功的故事,它講的是人怎樣麵對失敗。我希望這部重塑熱血國乒、重現國球熱愛、重燃全民熱情的作品,在春節期間帶給觀眾(zhong) 一種精神力量。”

  演員 段博文 天津是中國乒乓的福地

  段博文自言是全劇組最幸運的人,因為(wei) 他扮演的原型人物是王濤。在天津世乒賽決(jue) 賽中,正是王濤拿下賽點,令中國隊奪得冠軍(jun) ,而這一場麵也成為(wei) 全片一大高潮。

  段博文說:“這種幸運帶來的喜悅感很快便被壓力所取代。我麵臨(lin) 著三個(ge) 挑戰,首先是如何演繹好這個(ge) 深受體(ti) 育迷喜愛的人物,其次是需要迅速提高球技,最後一個(ge) 挑戰是,王濤的外形微胖,我需要在短時間內(nei) 增肥。在導演和專(zhuan) 業(ye) 運動員的幫助下,我完成了前兩(liang) 個(ge) 任務,增肥靠的是每天喝含糖飲料,在半年時間體(ti) 重增加了30斤。拿下最後一分後,王濤扔掉球拍激動倒地,隊友們(men) 一擁而上,擁抱慶祝,這一幕成為(wei) 了中國乒乓球史上的經典鏡頭之一。我在演這場戲時,感覺到他把所有壓力全部釋放出去,是一種非常自然的表現。說著容易做著難。我們(men) 從(cong) 零基礎到能夠飾演國手,幾度崩潰。拍片遇到各種困難時,我們(men) 就去看當時的比賽錄像,去感受乒乓健兒(er) 所麵臨(lin) 的壓力,從(cong) 他們(men) 身上汲取能量,然後去克服一個(ge) 個(ge) 難題。天津是中國乒乓的福地,我希望天津觀眾(zhong) 能在銀幕上看到我們(men) 的努力,得到觀眾(zhong) 認可,我們(men) 的付出才是值得的。”(記者 張鋼 攝影 記者 吳濤)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