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京味國潮 工作日客流如潮
本報訊(記者 馬婧)昨天是工作日,但王府井大街人流如織,延續著春節假期的熱鬧勁兒(er) 。逛廟會(hui) 、品美食、選特產(chan) ……人們(men) 在寬敞的步行街上走走停停,商戶們(men) 也在春節消費熱潮中迎來了兔年“開門紅”。
“聽說王府井有廟會(hui) ,今天特意帶著孩子來逛逛。”昨天,來自天津的楊女士一家來到王府井,直奔北京市百貨大樓。剛進門,濃濃的國潮氣息就撲麵而來,跟著導覽牌指引,他們(men) 來到和平菓局的入口。“春節期間裏麵辦廟會(hui) ,收取30元門票,我們(men) 會(hui) 贈送6張麵值5元的消費券,在裏麵可以消費,也可以參與(yu) 抽獎。”工作人員耐心解釋。
“這消費券跟以前的糧票好像!”楊女士頗感新奇。此時的和平菓局前廳內(nei) ,一場雜技表演正在火熱進行,觀眾(zhong) 區裏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不時傳(chuan) 出拍手叫好聲。“真沒想到,在商場裏還能找到傳(chuan) 統廟會(hui) 的年味。”楊女士舉(ju) 起手機拍個(ge) 不停,一旁的小朋友也笑得合不攏嘴。
春節期間,和平菓局的京味國潮廟會(hui) 安排了各類演出,每隔一小時,前廳會(hui) 上演舞獅、雜技等表演,小劇場則帶來古法戲法、天橋絕技、老北京叫賣等經典演出。
中午12點半,沿著熱鬧的胡同來到小劇場,現場已是座無虛席,舞台上的藝人鄒向付正表演“口吞寶劍”,觀眾(zhong) 發出陣陣驚呼。據鄒師傅介紹,他師從(cong) 老一代天橋絕技傳(chuan) 人,是古典戲法傳(chuan) 承人,會(hui) 500多種戲法。“現在年輕人很少願意學這些絕活了,我每年都在全國各地表演,希望讓更多人看到這些傳(chuan) 統民間藝術。”
除了絕技,觀眾(zhong) 還可以感受地道的老北京叫賣。北京正明聖達老北京叫賣藝術團受邀前來演出,幾位演員叫賣聲一起,就把觀眾(zhong) 帶到了熱鬧的集市上。“茄子黃瓜加扁豆還有點辣青椒嘞”“磨剪子嘞戧菜刀”……現場氣氛逐漸升溫,全場觀眾(zhong) 跟著演員一起吆喝起來。每表演完一種叫賣,藝術團團長孟雅男還為(wei) 觀眾(zhong) 講解其中的知識,帶領人們(men) 了解老北京文化。
走出小劇場,人們(men) 順便逛起了集市。一個(ge) 個(ge) 地攤駐紮在和平菓局的胡同裏,遊客們(men) 可以挑選燈籠、毛絨玩具、草編手工藝品等小物件,還能體(ti) 驗吹糖人、麵塑、拉洋片等傳(chuan) 統民間藝術。不少攤位都可以使用消費券抵扣,酷似糧票的消費券給遊客們(men) 增添了儀(yi) 式感,也為(wei) 這些手藝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入。
“春節期間每天都在排隊,人最多的時候要排一個(ge) 多小時。”和平菓局創始人韓桐介紹,春節期間,和平菓局平均每天客流在7000到8000人次,最多的時候接近9000人次,達到3年以來的新高。
這裏的國潮廟會(hui) 將持續到元宵節。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