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新春走基層丨德勝村:“人人有事幹,四季有收入”

發布時間:2023-02-02 10:59:00來源: 人民網-河北頻道

  人民網石家莊1月20日電 (趙明妍)見到葉潤兵的時候,他大步走來,身形挺拔,臉上掛著熱情的笑容。

  “快過年了,歡迎來我們(men) 村子,看看現在的大變化!”作為(wei) 張家口市張北縣德勝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葉潤兵已經當了20多年,這裏從(cong) 貧困山村變為(wei) 美麗(li) 鄉(xiang) 村,他親(qin) 眼見證,也用雙手創造、雙腳丈量。

  “我們(men) 的特色產(chan) 業(ye) 是馬鈴薯種植,這個(ge) 季節已經都收入地窖了,春天將被賣到全國各地。”葉潤兵介紹,目前村裏共有280個(ge) 育種大棚,馬鈴薯種植農(nong) 戶已達170多戶,2022年馬鈴薯種植產(chan) 值已超過1000萬(wan) 元。

  不僅(jin) 是馬鈴薯,在村南邊,還有連片的西紅柿溫室大棚,俯身進入,瞬間被暖意包圍。橙紅色的、圓溜溜的西紅柿,緊緊挨在一起,56歲的村民秦恩寶正在忙著搬運剛剛采摘的西紅柿。

  作為(wei) 當地帶動就業(ye) 的一項重要舉(ju) 措,一年能收入多少?秦恩寶攤開一個(ge) 手掌,臉上帶著靦腆,“五萬(wan) 四!現在我們(men) 老兩(liang) 口在家門口就能上班了,也不用孩子操心。這兩(liang) 天孩子也要從(cong) 外地回來過年了,他說每年回來村子都變個(ge) 樣,越來越好,又能團聚咯!”

  再往村北走,可以看到一排排光伏板,這些被村民們(men) 稱為(wei) “鐵杆莊稼”。“2017年,為(wei) 了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德勝村先後建起兩(liang) 座共500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年收益達60多萬(wan) 元,全部用於(yu) 增加集體(ti) 收入。如果夏天來,還可以看見光伏板下種植中草藥和飼草苜蓿。”葉潤兵說。

  站在光伏板下抬頭仰望,板麵大概兩(liang) 人高,整齊排列的光伏架間,偶有村民養(yang) 殖的牛羊穿梭其中。如今,低碳發展已成為(wei) 德勝村的標簽之一,2022年德勝村還成為(wei) 第三屆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基地。村西15棟新能源建築造型各異,賽後這些智能化、零耗能,充滿未來感的建築永久留在德勝村,成為(wei) 德勝村未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發展的新符號。

  搬凳,抬步而上,將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幾個(ge) 動作一氣嗬成……在德勝9區11號,村民陳麗(li) 柱忙活了一下午,為(wei) 自己的民宿小院裝點上“年味”。

  以得天獨厚的生態和優(you) 美的環境為(wei) 依托,村裏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陳麗(li) 柱把自家閑置小樓裝修成了民宿,僅(jin) 是2022年夏天7月中旬到8月下旬1個(ge) 多月的時間裏,收入達2萬(wan) 多元。“那一個(ge) 月的時間裏,基本沒有過空房的時候,北京、東(dong) 北、邯鄲、石家莊、天津……哪的客人都有。”陳麗(li) 柱邊說著,手裏也沒停下,房間打掃得幹幹淨淨,“閨女把房子掛在網上,客人直接來住,我和老伴負責收拾,我們(men) 自己的‘土窩’現在成了致富的‘金窩’。”

  2022年,德勝村集體(ti) 收入達到222萬(wan) 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wan) 元。“2023年,德勝村將繼續把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綠色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黨(dang) 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把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成為(wei) 有效實現黨(dang) 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不斷為(wei) 百姓探索發展新路徑。”葉潤兵說。

  傍晚,西邊的天空泛起晚霞,落日如火焰般嫣紅,逐漸靠近地平線。一天很快過去,一年亦是。新年有何新期待?“人人有事幹,四季有收入。”這就是葉潤兵最大的心願。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