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聚合力 奏響最強音──天津市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強基固本,長治久安。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把加強基層黨(dang) 的建設、鞏固黨(dang) 的執政基礎作為(wei) 貫穿社會(hui) 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推動基層治理,必須不斷增強基層黨(dang) 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鬥力,推動基層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
著眼今後五年,聚焦事關(guan) 長遠發展的重點領域,天津組織實施“十項行動”。其中,實施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釋放出樹牢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的鮮明信號。
新的一年,目標清晰,實幹為(wei) 先。加強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基層治理社會(hui) 化、法治化、智能化、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加快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以“繡花精神”織繪基層治理“新畫卷”的步履更加堅定。
創新形式聚合力 為(wei) 民服務解難題
“叔叔阿姨們(men) ,對於(yu) 電動車充電問題,覺得咱社區應當如何管理?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也可以寫(xie) 在便簽紙上。”
“要我說,樓內(nei) 充電是很危險的,有很大安全隱患,必須嚴(yan) 令禁止。”
……
1月12日一早,河西區越秀路街道港雲(yun) 裏社區“紅色議事廳”內(nei) 熱潮湧動,居民代表們(men) 你一言、我一語,針對社區電動車充電管理、充電櫃安裝等問題進行民主協商意見征集。
社區是黨(dang) 和政府聯係、服務居民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社區治理的效能直接關(guan) 係人民群眾(zhong) 最切身、最現實的利益。為(wei) 提升這個(ge) 相對老舊的準物業(ye) 居民小區的基層治理水平,港雲(yun) 裏社區“一肩挑”孫茜與(yu) 工作人員們(men) 絞盡了腦汁。
“我們(men) 摸索建立了‘325’基層治理工作機製,就是發揮社區黨(dang) 組織軸心作用、基層網格主力軍(jun) 作用、提升群眾(zhong) 助力效能,強化社區三種耦合力量,再依托‘群眾(zhong) 匯報會(hui) ’和‘協商議事會(hui) ’兩(liang) 個(ge) 居民自治平台,進一步激活社區微細胞,提升自治新動能。”孫茜說,同時,在推進“民憂菜單”、完善“民情地圖”、製定“民意鬧鍾”、設立“民聲板凳”、交付“民心鑰匙”等五大基層治理項目上落細落實,真正為(wei) 大家夥(huo) 兒(er) 排憂解難。
基層治理的“連心橋”搭起來了,各種問題解決(jue) 起來也更便捷高效,居民們(men) 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以前,路上坑窪不平,車輛亂(luan) 停亂(luan) 放,一抬頭,腦袋頂上還一片線纜,跟蜘蛛網一樣,看著鬧心。”說起今昔對比,社區黨(dang) 員白雙亭感慨不已,“現在這兒(er) 可大變樣了!車輛停放井然有序,線纜整齊多了,還有我們(men) 自己通過‘紅色議事廳’選出來的物業(ye) ,都可好了!”
這些可喜變化,離不開社區一係列為(wei) 民服務舉(ju) 措,更得益於(yu) 河西區越秀路街道黨(dang) 工委在堅持“戰區製、主官上、權下放”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體(ti) 製機製創新的基礎上,依托“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製,創新打造的“三級吹哨報到”體(ti) 係。
通過居民“吹哨”──社區報到,由“替民做主”變為(wei) “由民做主”,真正賦予居民吹哨權,讓解決(jue) 問題速度快起來;通過社區“吹哨”──街道報到,由“上級要求”變為(wei) “實際需求”,真正細化社區吹哨權,讓解決(jue) 問題準度精起來;通過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由“單打獨鬥”變為(wei) “綜合提升”,真正健全街道吹哨權,讓解決(jue) 問題力度大起來。
“這次線纜治理就是個(ge) 例子。這些都是通訊線纜,需要重新安裝布線,僅(jin) 憑社區一己之力無法解決(jue) ,我們(men) 就把‘哨聲’吹到了街道。街道經過研判,發現這事涉及電信、網信等多家企業(ye) 和部門,於(yu) 是‘哨聲’又吹到了多個(ge) 相關(guan) 部門。”港雲(yun) 裏社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網格員李想告訴記者,一“哨”集結,多方合力,不到一個(ge) 月,就完成了對港雲(yun) 裏、綺雲(yun) 裏兩(liang) 個(ge) 自然小區全部線纜的維護,解決(jue) 了居民的“頭頂煩惱”。
“紅色領航”謀發展
智慧宜居產(chan) 業(ye) 旺
走在幹淨整潔的村道上,放眼望去,是一棟棟別具一格的雅致民宿,一幅幅生趣盎然的牆麵立體(ti) 畫,是村裏美輪美奐的自然景觀;
步入滿是“老物件”與(yu) “高科技”的村史館,目之所及,是一件件農(nong) 耕工具、紡織工具,喚醒了“舊時光”,是能聽能看的光影黨(dang) 建牆、點擊即可“數”讀黨(dang) 的二十大文件的“VR智慧黨(dang) 建”平台,點燃了“新希望”;
這裏,就是如今的武清區河北屯鎮李大人莊村。一個(ge) 有著600餘(yu) 年曆史的古村落,短短幾年間,就由曾經的“困難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明星村”,成為(wei) 天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一張名片。
舊貌換新顏的背後,無不訴說著一場深刻的蝶變──區、鎮、村三級黨(dang) 組織以文化旅遊村創建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改善人居環境,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謀求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探索。
“村民富不富,關(guan) 鍵看支部。”黨(dang) 建引領基層發展,歸根結底是基層黨(dang) 組織帶動全局,引領發展方向。
天津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ti) 係,推動將黨(dang) 的領導和黨(dang) 的建設寫(xie) 入村(居)民自治組織、業(ye) 主委員會(hui) 、物業(ye) 公司等章程規則,落實村(社區)各類組織向黨(dang) 組織述職、重大事項匯報製度,推行區、鎮街、村(社區)黨(dang) 建工作聯席會(hui) 議機製,強化基層黨(dang) 組織在城鄉(xiang) 基層各類組織中的領導和軸心作用。
在李大人莊村村居環境美化工程中,河北屯鎮黨(dang) 委高度重視,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黃國豔掛帥,1名鎮黨(dang) 委班子成員任組長,2名機關(guan) 幹部、2名公安幹警長期駐村,組成專(zhuan) 班協助村“一肩挑”開展工作。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和村裏黨(dang) 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實現了“1+N”的效果。
黨(dang) 員骨幹率先從(cong) 自家房前屋後的雜物開始清理,並積極走訪入戶,重點對有抵觸情緒的村民家裏情況進行了解、做思想工作,“一對一”幫助解決(jue) 實際問題。漸漸地,村民由“旁觀者”變成了“參與(yu) 者”,進而成為(wei) “推動者”和“維護者”。“黨(dang) 員群眾(zhong) 心往一處想、勁兒(er) 往一處使,那就不愁解決(jue) 不了問題。”李大人莊村“一肩挑”張薑男感觸頗深。
“以前,我們(men) 村條件不行,環境也差,現在亂(luan) 蓋的房子拆了,又髒又臭的池塘改造了,一到春夏,花團錦簇,別提多好看了。”村民孫寶義(yi) 大爺邊說著,邊熱情地邀請記者去看看他剛裝修好的新家。
良好的村居環境,也為(wei) 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李大人莊村黨(dang) 支部探索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成立了村集體(ti) 產(chan) 權製度改革領導小組,最終確定了通過發展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方式進行改革,形成了以黨(dang) 建為(wei) 引領的“龍頭企業(ye) +村合作社+農(nong) 戶”的生產(chan) 經營管理模式。
如今,村裏建成投產(chan) 了占地412畝(mu) 、擁有100座標準科技種植暖棚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發展精準種植、觀光采摘、共享田園等項目;利用舊廠房,改造成了占地3200平方米的陶藝體(ti) 驗中心;建設國學館,吸引各界國學愛好者來此開展活動;流轉閑置民宅打造高端民宿群,配套共享農(nong) 田30餘(yu) 畝(mu) ,利用村委會(hui) 舊址建設親(qin) 子主題樂(le) 園,提供全方位的文旅服務。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回流”,古村落煥發出勃勃生機。
把好黨(dang) 建“方向盤”
築牢治理“橋頭堡”
黨(dang) 的基層組織是黨(dang) 的肌體(ti) 的“神經末梢”“毛細血管”,也是黨(dang) 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要充分發揮其戰鬥堡壘和前沿陣地作用,就必須堅持黨(dang) 建引領,築牢基層治理根基。
我市從(cong) 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鞏固黨(dang) 的執政根基高度,全麵推行村(社區)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通過法定程序兼任村(居)委會(hui) 主任,在全國率先實現村和社區百分之百“一肩挑”,切實把黨(dang) 的全麵領導“一根鋼釺”插到最基層。
提高黨(dang) 建的活力,高素質幹部隊伍是關(guan) 鍵。
天津連續5年麵向全國廣發“英雄帖”,每年從(cong) 大學畢業(ye) 生中招錄千名農(nong) 村專(zhuan) 職黨(dang) 務工作者,廣大農(nong) 村成為(wei) 培養(yang) 鍛煉幹部的重要平台,農(nong) 村專(zhuan) 職黨(dang) 務工作者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中堅力量、幹部隊伍建設的源頭活水。
實施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天津的路徑日漸清晰──
加快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ti) ;
加強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治理服務體(ti) 係,實現基層治理由“單線作戰”向“整體(ti) 推進”轉變,推動高效能治理在基層紮根見效;
加快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更好發揮三級社會(hui) 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作用;
深入開展全域平安示範創建活動,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天津,築牢首都政治、安全“護城河”。
……
群眾(zhong) 的需求在哪裏,基層黨(dang) 建實踐就推進到哪裏。這,隻是天津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一個(ge) 縮影。
旗幟火紅,於(yu) 今更豔;高山景行,於(yu) 斯更盛。
在“紅色引擎”的驅動下,海河兒(er) 女正用赤誠的初心與(yu) 澎湃的熱情,奏響著同心共下“治理棋”的最強音,為(wei) 推動建設高效能治理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躍上新台階貢獻智慧與(yu) 力量!(記者 孟若冰 胡淩雲(yun)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