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全麵推動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建設
人民網太原2月6日電(田小麗(li) )日前,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出台《黃河流域(山西)水生態環境建設規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選擇1條黃河幹流,汾河、沁河2條省級支流,涑水河、三川河、蒼頭河3條市級支流,緊緊圍繞“源、點、環、帶、景、文”生態治理新格局的係統治理路徑,探索推進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與(yu) 建設。
針對1條黃河幹流,《規劃》提出,大力推進黃河幹流山西段沿岸水生態保護:建設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潛流濕地工程,進一步提升入河水質;實施入河支流、溝渠人工濕地水質淨化工程,實現汛期麵源汙染有效防控;大麵積開展呂梁山綠化工程,在黃河幹流及重要支流沿岸植樹種草,減少水土流失,持續提升黃河沿岸水源涵養(yang) 及水土保持能力;有效保護修複運城市省級濕地、古城濕地、聖天湖濕地,逐漸恢複黃河沿岸生態功能,初步建成黃河沿岸文旅生態走廊。
針對汾河、沁河2條省級支流,《規劃》提出,實施太原汾河幹流、晉陽湖生態修複治理工程。實施堤岸防護、河道保護、濕地打造、生態修複、景觀建設、文化植入等一體(ti) 化工程,高水平推進“錦繡太原城”水生態建設;實施沁河水生態保護修複,強化生態空間管控,實現沁河水質不惡化,生態本底不退化,打造沁河幹流、張峰水庫和九女仙湖等全河段美麗(li) 河湖,建設美麗(li) 山西鄉(xiang) 村振興(xing) 安澤示範區等。
針對涑水河、三川河、蒼頭河3條市級支流,《規劃》提出,因地製宜實施汙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源頭治理、建設主要支流入河口濕地和環湖庫緩衝(chong) 帶等工程,打造特色生態人文景觀,全麵提升生態環境品質。
《規劃》明確,通過實施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建設,使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廠尾水水質進一步提升,再生水回用至工農(nong) 業(ye) 用水、城市雜用水及生態補水能力大幅提升,主要河流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河流生態空間和生態功能有效恢複,流域人水和諧局麵初步形成。到2025年,黃河幹流8個(ge) 國考斷麵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16條入黃支流入黃口水質及3條出境河流出境水質穩定達地表水Ⅲ類標準,水域岸線修複比例達到100%。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