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87.7%受訪居民點讚回天生活環境改善

發布時間:2023-02-15 15:07:00來源: 北京日報

  集眾(zhong) 智、匯眾(zhong) 力,才能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增強百姓的獲得感。市發改委近日介紹,去年,市、區兩(liang) 級單位到回天地區開展報到服務1300餘(yu) 次,85項市級報到服務清單全部完成,87.7%的受訪居民為(wei) 回天地區生活環境改善點讚。

  報到服務破解痼疾頑症

  去年年底,回天地區迎來了北京第一個(ge) 市郊鐵路微中心霍營綜合交通樞紐的獲批建設,未來建成後將實現地鐵8號線、13號線和市郊鐵路東(dong) 北環線三線換乘。更重要的是,這裏不隻是一個(ge) 交通樞紐,還將與(yu) 周邊商業(ye) 辦公、公共服務功能融合,成為(wei) 回天地區的活力中心。

  這座樞紐落地回天的背後,是多部門通過規劃、設計、立項、建設等全流程,探索市郊鐵路站點與(yu) 周邊用地一體(ti) 化綜合開發。

  這隻是去年眾(zhong) 多布局在回天地區的重點工程中的一個(ge) 。去年,市交通委、城建集團、首開集團等單位在到回天地區報到服務的過程中,持續推動霍營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東(dong) 小口農(nong) 租房騰退、G區商業(ye) 項目街區改造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

  政策層麵,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單位推動老舊小區管網改造、村莊規劃實施方案編製、大型社區拆分等一批支持政策落地;對於(yu) 老百姓關(guan) 注的熱點訴求,市住建委、金隅集團、首農(nong) 食品集團等單位推進解決(jue) 一批施工圍擋整治、積滯水點治理、口袋公園綠化栽植、社區道路修繕、社區安全改造等問題。

  “2022年,市、區兩(liang) 級單位到回天地區開展報到服務1300餘(yu) 次,85項市級報到服務清單全部完成,在解決(jue) 居民反映的熱點問題、曆史遺留難點問題和深化治理重點問題方麵取得顯著成效。”市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居民自治促社會(hui) 細胞活躍

  開展“集中整治月”行動,處理違法停車21.1萬(wan) 餘(yu) 起;圍繞垃圾分類、物業(ye) 管理、文體(ti) 生活等難點問題,社會(hui) 組織承接160個(ge) 政府購買(mai) 服務項目;形成回龍觀、天通苑培育孵化“兩(liang) 大陣地”,累計孵化社會(hui) 組織500餘(yu) 家……“去年‘回天有我’持續加強社會(hui) 協同,擴大公眾(zhong) 參與(yu) ,凝聚治理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回天有我”,這“我”更包括千千萬(wan) 萬(wan) 的普通居民。去年,回天地區持續拓展居民自治渠道,促進社會(hui) 細胞活躍,讓“微治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

  社區協商議事廳示範點添了12個(ge) ,開展四級協商議事164次,解決(jue) 各類問題24項;龍澤家話、回家議事、天北家圓、有話好好說、政民議事廳、霍營管家等一批黨(dang) 建協商議事品牌越擦越亮;300餘(yu) 個(ge) 暖心驛站開放,開展社會(hui) 誌願服務活動近400場,參與(yu) 服務人員累計超1.7萬(wan) 人;累計創建樓門院治理示範點33個(ge) ,打造天北第二社區“立體(ti) 四合院”,領秀慧穀“樓門美術館”等一批示範樓門。

  與(yu) 此同時,科技支撐也賦能回天的城市治理,讓城市更“聰明”。據介紹,回天地區進一步豐(feng) 富接訴即辦、道路防汛、交通出行等應用場景,充分發揮“回天大腦”數字共享共治支撐作用;同時,創新開發“房屋碼”搭建共享開放數字底座,推行電子出入證,開展“智能計算盒子”道路試點。

  近萬(wan) 名回天居民參與(yu) 專(zhuan) 項滿意度調查

  去年,回天居民通過多元渠道提意見、獻良策。數據顯示,居民們(men) 通過回龍觀、天通苑社區網提出意見1896條,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提出訴求近14.9萬(wan) 條,累計近萬(wan) 名回天居民參與(yu) 專(zhuan) 項滿意度調查。“在回天居民專(zhuan) 項滿意度調查中,87.7%的受訪居民為(wei) 回天地區生活環境改善點讚,並認為(wei) 在交通治理、醫療服務和公園綠地幾方麵改善最為(wei) 明顯,期待停車管理、養(yang) 老助殘托育等方麵有所改善。”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在這些反饋中,也蘊含著居民對回天未來的新期待:養(yang) 老設施及服務滿意度相對較低,希望未來能增設老年餐桌、進一步完善老年活動場地;雖然軌道交通、地麵交通、慢行係統滿意度較高,也希望能進一步增加停車設施、完善停車管理;違法建設治理、公共綠地設施滿意度較高,也期待更好地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去年,‘回天有我’進一步深化,‘黨(dang) 建引領、多方參與(yu) 、居民共治、科技賦能’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斷完善,居民的社區歸屬感和治理參與(yu) 度顯著提升。”相關(guan) 負責人說,今年也期待更多回天居民參與(yu) 共治,共同推動建設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