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多措並舉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金台視線·關注農村人居環境③)

發布時間:2023-02-20 10:3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紮實推進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紮實推進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作的意見》,對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出重大部署。

  美好的村居環境,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題中應有之義(yi)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多措並舉(ju) 推進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村莊環境越發整潔,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更加綠色,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為(wei) 鄉(xiang) 村群眾(zhong) 留住了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

  不過,美麗(li) 鄉(xiang) 村依然存在“美中不足”。持續保持優(you) 美的居住環境、推動解決(jue)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生活汙染問題,依然任重道遠。對此,專(zhuan) 家、讀者、基層幹部紛紛來信,為(wei) 推動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出謀劃策。

  清存量——

  強化治理措施銜接整合

  “村裏的垃圾沒人清理,路口路邊也有不少垃圾,帶來衛生健康問題,影響居民出行,也有損村容村貌。”去年12月,有網友留言反映山西臨(lin) 汾市翼城縣中衛鄉(xiang) 吳寨村生活垃圾清運問題。

  收到留言後,翼城縣有關(guan) 部門立即督促中衛鄉(xiang) 辦理。經調查,中衛鄉(xiang) 吳寨村垃圾清運員於(yu) 當年9月份合同到期,加之疫情因素,導致該村垃圾沒有及時清運。鑒於(yu) 此,中衛鄉(xiang) 黨(dang) 委責成吳寨村兩(liang) 委於(yu) 元旦前開始進行村內(nei) 垃圾大整治。同時,該村已召開會(hui) 議,公開聘用垃圾清運人員,確保日常衛生保潔運轉。

  農(nong) 村生活垃圾處理涉及清理、收集、轉運、處理多個(ge) 環節。目前,我國農(nong) 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實現全覆蓋,絕大多數村莊基本實現幹淨整潔有序。但農(nong) 村垃圾收運處理體(ti) 係建設及運行維護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有的鄉(xiang) 村因資金不足,無力配齊清運設備和人員,還有的因地域廣闊、自然村分散等,難以做到垃圾日產(chan) 日清,或隻有少量轉運至縣垃圾處理場,剩餘(yu) 垃圾隻好簡單填埋或焚燒,造成土壤和水體(ti) 汙染。

  對此,生態環境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21—2025年)》提出,健全農(nong) 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ti) 係,在不便於(yu) 集中收集處置農(nong) 村生活垃圾的地區,因地製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無害化處理方式,降低設施建設和運行成本。

  有讀者來信建議,希望從(cong) 國家層麵統籌規劃,持續加大農(nong) 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健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多元投入機製。可以按照政府主導、多元投入的原則,拓寬籌資渠道,吸引社會(hui) 資本介入農(nong) 村垃圾處理。推廣政府購買(mai) 服務,對農(nong) 村環衛實行服務外包,實現城鄉(xiang) 環衛一體(ti) 化管理。”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yu) 規劃學院教授楊忍建議,還應科學布設村垃圾收集點,並引導對農(nong) 村垃圾進行簡單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最大限度實現農(nong) 村垃圾資源化和輕量化。

  農(nong) 村黑臭水體(ti) 實現“長治久清”,也是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的重要內(nei) 容。據了解,我國農(nong) 村黑臭水體(ti) 治理還麵臨(lin) 不少難題:底數不清,分布麵廣且較分散;農(nong) 村黑臭水體(ti) 治理體(ti) 製機製還不完善,技術支撐力量薄弱;管網建設不全,汙水處理配套設施落後等。

  “農(nong) 村黑臭水體(ti) 綜合治理,一方麵必須與(yu) 農(nong) 村生活汙水、畜禽糞汙、水產(chan) 養(yang) 殖汙染、種植業(ye) 麵源汙染、改廁等治理工作統籌推進,強化治理措施銜接整合。另一方麵,應根據黑臭水體(ti) 水質和底泥狀況,合理製定清淤疏浚方案。”中國人民大學農(nong) 業(ye) 與(yu) 農(nong) 村發展學院副教授黃波說。

  有專(zhuan) 家建議,應注重通過推進退耕還林還草還濕、退田還河還湖和水源涵養(yang) 林建設,推進水體(ti) 水係連通,增強渠道、河道、池塘等水體(ti) 流動性及自淨能力,促進農(nong) 村水生態係統健康良性發展。

  據悉,生態環境部將牽頭建立農(nong) 村黑臭水體(ti) 國家監管清單,優(you) 先整治麵積較大、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水體(ti) ,實行“拉條掛賬、逐一銷號”;在農(nong) 村河流湖塘分布密集地區,進一步核實黑臭水體(ti) 排查結果,對新發現的黑臭水體(ti) 及時納入監管清單,加強動態管理。

  減增量——

  提升汙染物處理利用率

  “我們(men) 村一家養(yang) 殖戶有60多頭牛羊,平時臭氣熏天,遇到下雨天糞水便會(hui) 流到田裏,汙染環境”“有村民用老房子養(yang) 豬,糞水隨意排進溝裏”……在讀者來信和網友留言中,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畜禽糞汙類的反映為(wei) 數不少。

  畜禽糞汙用好了是資源,處理不當又成了公害。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2021年印發《規範畜禽糞汙處理降低養(yang) 分損失技術指導意見》,提出要規範畜禽糞汙處理,降低養(yang) 分損失,促進種養(yang) 循環,提升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水平,並為(wei) 畜牧業(ye) 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提供了10種關(guan) 鍵技術支持。

  “提升糞汙利用率,技術支持很關(guan) 鍵。應當積極鼓勵糞汙資源化利用專(zhuan) 業(ye) 機構持續研發和使用新技術裝備,破解糞汙利用轉化瓶頸,提升附加值。”楊忍說。

  “一些大型養(yang) 殖場每天產(chan) 生的糞汙數量巨大,必須進行重點規範。比如,定期對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情況進行檢查,跟蹤監測糞汙處理率等數據指標。同時,加大對養(yang) 殖散戶畜禽糞汙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督促其完善糞汙處理設施。”廣東(dong) 惠州市讀者蔣文彬建議。

  秸稈的處理也存在類似問題。去年10月,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發布《全國農(nong) 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情況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農(nong) 作物秸稈利用量6.47億(yi) 噸,綜合利用率達88.1%。但秸稈回收利用機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打好捆的秸稈,應該聯係哪個(ge) 部門拉走?”“秋季的秸稈粗壯量大,隻能放到地頭、農(nong) 道兩(liang) 側(ce) ,不知該咋處理?”在讀者來信、網友留言中,不少農(nong) 民群眾(zhong) 反映不知道秸稈如何處理、應該由哪個(ge) 部門負責處理。

  對此,黃波表示,秸稈利用各地差異較大,一方麵,可以因地製宜推行秸稈翻埋還田、碎混還田、覆蓋還田等科學還田措施;另一方麵,應建立暢通有效的秸稈回收渠道,使秸稈離田利用與(yu) 當地生產(chan) 實際相結合。

  不少讀者反映,由於(yu) 秸稈量大、運輸困難,對於(yu) 秸稈的無害化利用,應當由當地政府部門進行指導支持,不能“一禁了之”。要把秸稈綜合利用長久推行下去,關(guan) 鍵還是要讓農(nong) 民真正得到實惠,給予農(nong) 民充分的支持幫扶,真正將“生態包袱”變成“綠色財富”。

  各地在這方麵已有不少成功的探索實踐。在湖北武漢市新洲區,有專(zhuan) 業(ye) 收儲(chu) 企業(ye) 提供上門服務,農(nong) 戶省去了下田收割捆紮的勞作,還可通過銷售秸稈賺錢;在黑龍江牡丹江市溫春鎮,由農(nong) 民合作社統一購買(mai) 旋耕機,對秸稈進行翻埋還田;在湖南常德市鼎城區,由農(nong) 業(ye) 合作社購買(mai) 打捆機,將秸稈打捆,並按照品質優(you) 劣分別銷售給養(yang) 殖場、肥料廠、發電廠。由此可見,通過市場化方式解決(jue) 秸稈回收利用問題確實是一條有效路徑。

  農(nong) 膜汙染問題,也是農(nong) 村麵源汙染治理的重要內(nei) 容,各地各部門都在推進農(nong) 膜的科學使用回收。一些地方通過提高殘膜回收補貼、加大農(nong) 資市場打假力度等,降低殘膜回收難度,提升農(nong) 膜回收率。

  “農(nong) 民不願意使用可降解地膜,很多時候還是出於(yu) 成本考慮。建議從(cong) 國家層麵設立重大科技攻關(guan) 項目,聚合科研力量,研發新型可降解農(nong) 膜,降低使用成本,提升普及率。”楊忍說,同時也要加大對農(nong) 膜回收企業(ye) 的扶持,鼓勵農(nong) 膜回收機械化。

  建製度——

  明確責任,帶動群眾(zhong) 參與(yu)

  加強農(nong) 村環境質量監測,在人口集中區、主要養(yang) 殖區和種植區等,加密布設水體(ti) 質量監測點位,基本實現監測點位區縣級全覆蓋;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生態環境監管信息平台,對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畜禽規模養(yang) 殖場汙染排放和黑臭水體(ti) 整治情況等進行監控……《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2021—2025年)》將“強化監測監控”作為(wei) 保障措施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製定了詳細規劃。

  “農(nong) 村汙染治理,離不開有效的監管監測,應當加強對農(nong) 村環境質量的監測。”江西九江市讀者王萍認為(wei) ,“有關(guan) 部門要對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養(yang) 殖場汙染排放和黑臭水體(ti) 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有效製定解決(jue) 對策。”

  “環境監測不隻是對排汙行為(wei) 的監測,還應當是對水質、土壤、病蟲害等的長期監測。”黃波介紹,“比如,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優(you) 化氮、磷、鉀配比,可以有效減少化肥施用量。通過建設一批智能化、自動化田間監測網點,構建農(nong) 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體(ti) 係,提高重大病蟲疫情監測預警能力,可以實現農(nong) 藥減量控害。”

  與(yu) 此同時,各地還出台規章製度,細化村居環境治理工作,明確部門具體(ti) 責任,並建立台賬,定期考核,讓群眾(zhong) 監督,督促有關(guan) 部門扛起責任。比如,廣西建立了畜禽養(yang) 殖汙染防治進度跟蹤製度和考核製度,開展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專(zhuan) 項考核評估,並公布各市考核結果,督促指導項目建設按時按質推進。

  “農(nong) 村環境治理,涉及生態環境、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住建、財政等多個(ge) 部門,需要避免九龍治水、多頭治理。”黃波表示,必須明確處理主體(ti) 責任部門,建立目標明確、責任清晰的工作機製,責任包村定點到人,才能形成合力。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大村莊公共空間整治力度,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有專(zhuan) 家表示,持續整治村居環境,必須充分發揮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激發村民的主體(ti) 意識,組織動員村民自覺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

  在山東(dong) 濱州市無棣縣信陽鎮雙堠村,道路綠化排列規整、蘑菇大棚整齊劃一、村民庭院幹淨整潔,曾經的“髒亂(luan) 差”,變成了如今的美麗(li) 鄉(xiang) 村。

  “村裏能有這變化,離不開黨(dang) 員帶頭、村民努力。我們(men) 將村域劃分成若幹環境整治網格,明確網格責任人,發動黨(dang) 員帶頭,帶動村民參與(yu) 各項治理工作。”雙堠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趙福升說,村裏通過建立完善農(nong) 戶門前“三包”責任製、村戶衛生評比等製度,發動群眾(zhong) 共建美麗(li) 鄉(xiang) 村。

  如何發動群眾(zhong) 參與(yu) 治理?讀者、網友紛紛建言:“設立村民小組巡檢製度,及時發現在農(nong) 村地區飲用水水源地周邊、農(nong) 村黑臭水體(ti) 沿岸隨意傾(qing) 倒、填埋垃圾行為(wei) ”“每月組織一次村民誌願行動,清潔衛生,共同維護村居環境”“定期召開村民大會(hui) ,就村裏的環境衛生問題進行討論並製定解決(jue) 辦法”……

  “村民才是美麗(li) 鄉(xiang) 村的主要建設者,隻有通過宣傳(chuan) 教育讓他們(men) 轉變觀念,提升環保意識,才能在生產(chan) 生活中自覺貫徹環保理念,減少汙染物的排放量,提升村居環境整治的效果。”楊忍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20日 07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