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環京津都市農業活力綻放

發布時間:2023-02-22 15:04:00來源: 河北日報

  開拓京津大市場 拓展農(nong) 業(ye) 多業(ye) 態

  環京津都市農(nong) 業(ye) 活力綻放

  河北是農(nong) 業(ye) 大省,不僅(jin) 農(nong) 業(ye) 資源豐(feng) 富,而且具有環繞京津的獨特區位優(you) 勢。近年來,河北環京津地區積極發展現代都市型農(nong) 業(ye) 、休閑農(nong) 業(ye) ,培育建設優(you) 質果蔬生產(chan) 基地,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的同時,加快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現代農(nong) 業(ye) 邁進步伐。

  日前,記者深入固安縣、青縣、淶水縣3個(ge) 環京津縣,探訪三地如何拓展農(nong) 業(ye) 多種業(ye) 態,提升服務京津高端化、多元化消費需求的能力。

  固安縣

  豐(feng) 富京津“菜籃子”

  一年之計在於(yu) 春。2月15日,在固安縣順齋瓜菜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連棟溫室大棚內(nei) ,一片片綠油油的生菜長勢喜人,工人們(men) 正忙著采摘收獲。

  “通過茬口輪作,一年可以生產(chan) 五六茬生菜。”固安縣順齋瓜菜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張順齋說,合作社是京津“菜籃子”重要生產(chan) 基地之一,這些新鮮的生菜主要以訂單生產(chan) 、定向銷售的方式,供應北京大型商超及電商平台。

  張順齋告訴記者,現在每天有20多種200餘(yu) 噸新鮮蔬菜直供北京,他們(men) 為(wei) 每個(ge) 供貨超市劃定了貨物放置區域,提前將所需的蔬菜打包整理好,將加工環節前移,確保蔬菜“從(cong) 田間到餐桌不超過24小時”。

  為(wei) 對接京津市場蔬菜產(chan) 品高標準化需求,順齋合作社加強對蔬菜質量安全的管理和控製,嚴(yan) 格按照綠色蔬菜生產(chan) 操作技術規程,建立了蔬菜產(chan) 品質量追溯體(ti) 係,推廣應用生物肥料、測土配方施肥等綠色控害技術,讓蔬菜品質更有保障。

  清洗、去皮、切塊、打包……一個(ge) 土豆在經曆七八道工序後,才能被算作“鮮切蔬菜”裝箱運往配送中心。2月15日,在位於(yu) 固安縣的河北興(xing) 蘆農(nong) 業(ye) 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冷鏈蔬菜加工車間內(nei) ,一份份經過精心加工的“鮮切蔬菜”,通過冷鏈物流運輸車被送往京津市場。

  “從(cong) 原料儲(chu) 存到加工各個(ge) 環節都嚴(yan) 格把控,合格產(chan) 品直接冷鏈配送到京津兩(liang) 地的10多家定點客戶。”河北興(xing) 蘆農(nong) 業(ye) 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中華說,在這裏,新鮮放心的蔬菜分分鍾就變成了一袋袋包裝精致的“鮮切蔬菜”。從(cong) 加工到端上北京、天津市民的餐桌,不超過24小時。

  近年來,固安縣立足都市農(nong) 業(ye) 發展定位,不斷加快精品蔬菜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麵向京津中高端市場,重點發展各類高端精品特色蔬菜,構建四季生產(chan) 、全年供應格局,確保環京津區域精品蔬菜供應不斷檔。

  “我們(men) 緊抓首都圈3000萬(wan) 人大市場,從(cong) ‘菜籃子’產(chan) 品向中央廚房產(chan) 業(ye) 延伸。”固安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張維建介紹,固安縣依托毗鄰北京的區位優(you) 勢,打造從(cong) 田間到餐桌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條,累計培育以預製菜、主食廚房產(chan) 品、冷鏈食品為(wei) 主導的中央廚房型涉農(nong) 企業(ye) 12家,年產(chan) 值超10億(yi) 元。開辟農(nong) 超對接、農(nong) 餐對接、農(nong) 食對接、電商對接4種供應鏈渠道,年供京津蔬菜120萬(wan) 噸。

  青縣

  休閑采摘樂(le) 趣多

  “老板,給我一個(ge) 籃子。”“草莓多少錢一斤?”“媽媽,我這裏有顆好大的草莓”……春日時節,在青縣胡白莊村的草莓采摘園內(nei) ,一壟壟翠綠的植株間,隨處可見鮮紅誘人的草莓,遊客們(men) 拿著采摘籃,精心挑選著成熟的草莓。

  “咱這草莓,甜度、口感、果型都不錯。”草莓采摘園負責人李林笑著說,“你嚐嚐,保你吃得停不下來。”

  嘴裏塞上幾顆草莓,遊客們(men) 連連說:“又甜又香,真好吃!”

  李林說,他們(men) 按照無公害生產(chan) 技術規範種植,嚴(yan) 格溫度、濕度、有機肥管理,種植的草莓口感香甜,每年的采摘旺季,都會(hui) 吸引眾(zhong) 多市民前來遊玩。

  胡白莊村依京杭大運河而建,站在運河河堤放眼望去,一個(ge) 個(ge) 設施果蔬大棚整齊劃一,很是壯觀。幾十年來,胡白莊村種植的甜瓜、草莓等果蔬品質優(you) 、口碑好,如今全村298戶中有200戶都種植了果蔬。

  胡白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國亮告訴記者,該村采用“村集體(ti) +合作社+農(nong) 戶”的模式,發展訂單農(nong) 業(ye) 、休閑觀光農(nong) 業(ye) ,引導農(nong) 戶依靠設施農(nong) 業(ye) 開展特色種植,促進農(nong) 文旅融合發展,帶動農(nong) 戶持續增收致富。

  在青縣大司馬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則是另一種休閑愜意的景象。

  “一桌蔬菜配上一小碗醬,直接就能吃,菜品非常多,這種體(ti) 驗很特別。”日前,從(cong) 天津前來品嚐蔬菜宴的李慶祥直言不虛此行。大司馬蔬菜宴有“七色異果八十郡,一桌餐遍三五國”的美稱,全桌以特色蔬菜為(wei) 主,青翠欲滴的水果黃瓜、玲瓏精致的櫻桃番茄、獨具風味的金絲(si) 芥菜……每一道菜都入口生津,唇齒留香。

  “一到周末或節假日,許多京津遊客會(hui) 自駕來我們(men) 這裏遊玩,忙的時候都要提前預訂。”大司馬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經理潘豔說,園區積極開展果蔬采摘、農(nong) 業(ye) 觀光體(ti) 驗、特色蔬菜宴等項目,這裏的蔬菜不僅(jin) 種類多,而且綠色健康、口感好,受到很多遊客的喜愛。

  近年來,青縣按照“打京津牌、唱特色戲、走融合路”的思路,創新果蔬種植模式,先後引進名特優(you) 果蔬1000多種、新技術200多項,積極推進“農(nong) 業(ye) +旅遊”模式,年接待京津及周邊遊客近100萬(wan) 人次。

  淶水縣

  美景醉了京津客

  走進保定市淶水縣南峪村,青磚灰瓦的民宿錯落有致,寬敞整潔的街道縱橫交錯,眼前呈現出一幅如畫美景。

  在野三坡“拾光峪見”民宿前,南峪村村民段景賀正忙著翻新自家的小院,維修遊泳池等硬件設施。

  步入小院,由舊宅改造成的民宿,透出濃鬱的鄉(xiang) 土氣息。屋內(nei) 裝修簡約現代,衝(chong) 水馬桶、熱水器、冰箱等設施一應俱全。

  “現在雖然是旅遊淡季,但也是提升民宿環境的最好時機。我們(men) 施工得趕在旅遊旺季來臨(lin) 前完成,讓遊客進得來、留得住。”段景賀說,他在村裏經營著兩(liang) 套民宿共9間客房,僅(jin) 去年夏季幾個(ge) 月,收入就有30餘(yu) 萬(wan) 元。

  南峪村東(dong) 鄰北京十渡景區,西接野三坡風景名勝區。早些年間,很少有人不知道野三坡,而山背後的南峪村在很長時間都鮮為(wei) 人知。後來,因為(wei) 一家網紅民宿“麻麻花的山坡”,北京市民願意以上千元一晚的價(jia) 格,攜全家到這座村莊休閑度假,迅速提升了村裏民宿的熱度。

  “我們(men) 這裏山好、水好、空氣好,適合發展旅遊。”南峪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段春亭說,近年來,他們(men) 通過修路搭橋、將老舊農(nong) 宅打造成高端民宿等措施,不斷豐(feng) 富休閑農(nong) 業(ye) 新業(ye) 態、新場景,吸引了京津冀地區眾(zhong) 多遊客到此觀光遊玩,老百姓吃上了旅遊飯,日子越過越紅火。

  幾年前,南峪村成立了農(nong) 宅旅遊合作社,把村民家的舊宅流轉到合作社,進行特色改造,打造高端民宿。引入專(zhuan) 業(ye) 公司整體(ti) 運營,按照三七分成的原則進行營收分配,即運營商占70%,合作社占30%。合作社分成中的50%為(wei) 社員分紅,另外50%作為(wei) 後續發展資金。

  “我們(men) 把農(nong) 村傳(chuan) 統飲食和農(nong) 耕文化融入鄉(xiang) 村遊中,讓城裏人體(ti) 驗到鄉(xiang) 村的風土人情,如今的南峪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網紅村。”南峪村農(nong) 宅旅遊合作社職業(ye) 經理段秋傑告訴記者,目前,合作社建設了15套“麻麻花的山坡”品牌民宿,帶動村民自己投入改造民宿50餘(yu) 家,客房數量400餘(yu) 間,每年有3萬(wan) 多遊客入住。

  近年來,淶水縣充分利用緊鄰北京的區位優(you) 勢,借助野三坡景區知名品牌,著力打造休閑農(nong) 業(ye) 和鄉(xiang) 村旅遊業(ye) “升級版”,將南峪村建設民宿的成功經驗在全縣推廣。在南峪村的示範帶動下,在各種政策的扶持下,許多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回到家鄉(xiang) ,翻蓋房屋,發展民宿,不僅(jin) 提高了收入,改善了鄉(xiang) 村環境,還讓鄉(xiang) 村重新匯聚了人氣。

  目前,淶水縣已建成民宿500餘(yu) 家,多為(wei) 家庭自營式民宿,每年5月至9月旅遊黃金期,高端民宿吸引眾(zhong) 多京津冀遊客前來“打卡”,一房難求。(記者郝東(dong) 偉(we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