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鄉村振興看山西 | 嵐縣:生態農業循環發展 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

發布時間:2023-02-23 11:15: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春節剛過,一場瑞雪覆蓋大地,寒風瑟瑟、白雪皚皚,而在山西省呂梁市嵐縣普明鎮普明村的辣椒大棚內(nei) 卻溫暖如春,泥土的清香撲麵而來。

  “辣椒喜濕,空氣濕度目前是90%,起棚後,能降到60%左右。”上午10點,來自山東(dong) 省壽光市的技術人員劉文剛按照慣例正在進行巡檢。

  “這個(ge) 品種皮薄汁多,過個(ge) 三五天就能再摘一波。”劉文剛隨手摘下一個(ge) 遞給記者品嚐。他介紹,智能大棚可以模擬出最適合棚內(nei) 植物生長的環境,采用溫度、濕度、光照度傳(chuan) 感器等感知環境指標,並對棚內(nei) 的風機、遮陽板等設施實施監控,從(cong) 而改變大棚內(nei) 部的環境,實現作物產(chan) 量和質量的雙提升。

  摒棄粗放型農(nong) 業(ye) 發展模式,在嵐縣,圍繞打造生態農(nong) 業(ye) 經濟循環示範區的總定位,著重推動示範區產(chan) 業(ye) 體(ti) 係提質升級,通過強鏈、補鏈、延鏈,構建生態農(nong) 業(ye) 循環體(ti) 係。

  強鏈,推動智慧農(nong) 業(ye) 規模化

  上午11點半,幾十台自動卷簾機同時啟動作業(ye) ,原本緊緊覆蓋在棚膜上的棉被一齊被緩緩卷起,陽光透過棚膜照射進來,一壟壟辣椒翠綠欲滴,長勢喜人。

  口袋裏揣著細繩,65歲的牛三女穿梭於(yu) 大棚中,對辣椒進行吊枝。

  “枝葉要向四周伸展,這樣既不會(hui) 造成枝葉間鬱閉,也可增加光合麵積,提高產(chan) 量。”在劉文剛的記事本上,每一個(ge) 大棚基本情況,下一步的工作流程都有詳細記載,“這麽(me) 多棚,記清楚了,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寒冬人不閑,發展產(chan) 業(ye) 忙。地處晉西北的嵐縣地勢較高,冬季氣候寒冷,近年來,隨著智慧農(nong) 業(ye) 的快速發展,對於(yu) 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來說,已經沒有冬閑的概念,“冬閑”變“冬忙”。

  “今年過年,孫輩的壓歲錢都是200元。”言語之間,70歲王美春顯得底氣十足,“年紀大了,外出打工不放心,我在這裏看門,老伴兒(er) 在這裏幫工,我倆(lia) 一年能收入個(ge) 五六萬(wan) ,還能幫襯孩子過光景,可不是氣色越來越好。”

  據介紹,該村的智慧大棚項目由嵐縣青清蔬菜產(chan) 銷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青清蔬菜”)承包經營,並對普明村全村脫貧人口472戶1301人給予幫扶。

  “除了這裏的50個(ge) 大棚,山上還有80個(ge) 。可以說是實現了土地利用的最大化。”青清蔬菜負責人梁建明介紹,該公司還為(wei) 大棚購買(mai) 了受災保險,通過農(nong) 業(ye) 設施及產(chan) 業(ye) 保險全覆蓋,降低種植風險,切實增強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抵禦風險、防災減災能力。

  此外,普明鎮還與(yu) 山西美特好簽署了有機蔬菜訂單銷售合約,雙方通過建立“產(chan) —供—銷”一體(ti) 化合作平台,通過標準化建設,將普明鎮農(nong) 產(chan) 品納入美特好供應平台。普明鎮的有機蔬菜將通過美特好進入省城市場,豐(feng) 富市民的“菜籃子”。

  未來,該縣還將通過蔬菜脫水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做好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保障蔬菜大棚產(chan) 業(ye) 發展,形成種養(yang) 加全麵發展的產(chan) 業(ye) 格局。

  補鏈,促進農(nong) 業(ye) 發展標準化

  “酸甜口兒(er) ,沙棘汁是山西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飲品,每逢過節,就是消費旺季。”在山西秀容沙棘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秀容沙棘”)生產(chan) 車間,隨著機器的轟鳴,在廠房生產(chan) 流水線上,新鮮的沙棘飲品依次通過殺菌、灌裝、包裝後進入倉(cang) 庫,隨後被運往各地。

  在嵐縣界河口鎮東(dong) 口子村流傳(chuan) 著一段順口溜:“一二三產(chan) 要融合,沙棘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規範提升闖新路,綠水青山寶中寶”。鄭二小是界河口鎮副鎮長,曾任東(dong) 口子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他帶領群眾(zhong) 通過合作社發展沙棘林產(chan) 業(ye) ,探索出“黨(dang) 支部+合作社(企業(ye) )+貧困戶”的生態扶貧模式,實現了荒山增綠、群眾(zhong) 增收。

  “沙棘苗不僅(jin) 有防風固沙、荒原增綠的生態效益,而且它全身都是寶,果可製沙棘油、飲料,葉可做茶,枝可製板材,村民可謂是吃上了生態飯。”鄭二小介紹,當地呂梁山多為(wei) 黃土丘陵山,溝壑縱橫、峁梁交錯,深藏其間的村民曾飽受貧苦與(yu) 脆弱生態困擾。

  2015年,抓住嵐縣試行購買(mai) 式造林的機會(hui) ,成立森生財造林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當年社員每戶增收6000多元。之後,山西全麵推行扶貧攻堅造林合作社,借助生態扶貧政策,東(dong) 口子村實現整村脫貧。

  山綠了,家美了。生態飯不能隻有造林,縣裏推廣大果沙棘,該村第一時間引進種植。林業(ye) 資產(chan) 收益試點、沙棘後續產(chan) 業(ye) 等“綠”色工程也一個(ge) 不落。

  “在村裏建沙棘冷庫,引進沙棘製品公司,形成一條集‘種植—管護—采摘—加工—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鏈。“這一項可實現產(chan) 值1.5億(yi) 元,解決(jue) 周邊村200多人就業(ye) ,帶動460餘(yu) 人穩定增收,讓社員們(men) 在‘家門口’就有活幹、有錢掙。”鄭二小細數著產(chan) 業(ye) 鏈的好處。

  聘請專(zhuan) 業(ye) 管理人員負責沙棘的儲(chu) 存、加工的日常運營和管理;沙棘的儲(chu) 存、加工每年提取收益的20%作為(wei) 公積金,用於(yu) 企業(ye) 的發展壯大……緊緊圍繞種業(ye) 振興(xing) 這一核心,秀容沙棘在原有野生沙棘20萬(wan) 畝(mu) 的基礎上,新植大果沙棘10萬(wan) 畝(mu) ,延伸補固沙棘產(chan) 業(ye) 鏈,形成了從(cong) 沙棘種質資源保護、沙棘種植、沙棘采摘、沙棘貯藏、沙棘產(chan) 品加工再到沙棘產(chan) 品銷售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條。

  延鏈,做精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深加工

  “沒想到這土豆宴這麽(me) 多人吃!”晌午時分,大大小小的車輛“見縫插針”,一股腦兒(er) 地湧進嵐縣土豆宴全國推廣總部的停車院,看著窗外的熙熙攘攘,廚娘王秀英不自覺地加快了手裏的活計。一個(ge) 個(ge) 圓白的土豆麵團,在模具的按壓下,變成了一頂頂小帽子,一蒸一蘸,入口Q彈爽滑。

  “以前是家裏沒吃的,頓頓吃土豆,逼著沒法子,隻能換著花樣做土豆。”王秀英是土生土長的嵐縣人,打小就會(hui) 做不少“土豆飯”。

  近年來,嵐縣縣委縣政府加大投入,持續發力,組建了嵐縣土豆宴工作領導組,打造了集嵐縣土豆宴研發推廣、中央廚房、廚師廚娘培訓、土豆宴電商培訓等八大功能於(yu) 一體(ti) 的嵐縣土豆宴全國推廣總部。

  “不管是大飯店還是小館子,也不管你是哪裏人,加盟嵐縣土豆宴都是有實實在在補助的,廚師服務員也是一同培訓上崗,沒有後顧之憂。”嵐縣勞動就業(ye) 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土豆宴的大力推廣,必將產(chan) 生連鎖、加盟、合夥(huo) 等形式的品牌性餐食店,土豆產(chan) 業(ye) 化加工廠的發展也需要孵化大量的創業(ye) 型人才。

  發展農(nong)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是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根本舉(ju) 措。該縣立足當地馬鈴薯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在穩定30萬(wan) 畝(mu) 馬鈴薯種植麵積的基礎上,擴大種薯、加工型馬鈴薯種植麵積,持續打造“土豆種—土豆花—土豆—土豆宴”全產(chan) 業(ye) 鏈經濟,打造“三晉種薯第一縣”“全國馬鈴薯主食化開發第一縣”。

  每年八月,在嵐縣嵐城鎮王家村,一簇簇土豆花競相綻放,在片片綠葉的映襯下,宛如一幅絕美的自然寫(xie) 意畫引人入勝。以花為(wei) 媒,已成為(wei) 嵐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的一塊金字招牌。

  辦一場活動,興(xing) 一片區域。小土豆成就“大文章”,成為(wei) 當下一種新的經濟形態。該縣把“土豆花開了”旅遊文化月作為(wei) 促進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引擎,充分挖掘特色自然景觀、厚重人文曆史、紅色革命遺跡、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新亮點,讓“紅色”熾熱、“綠色”盎然、“古色”濃鬱、“夜色”璀璨,打造出賞土豆花、品土豆宴、住土豆村、購土豆醋等賞、遊、吃、住、購一條龍旅遊服務的土豆產(chan) 業(ye) 鏈,形成多樣化旅遊新體(ti) 驗。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