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點讚山東:轉換動能,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2-23 11:2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2年,山東(dong) 推動經濟發展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正式落地,省內(nei) 政策清單、項目清單、責任清單配套跟進。今年,山東(dong) 將把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全麵落實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先行區建設全麵起勢。

  九曲黃河,奔騰東(dong) 流,激蕩齊魯,動能澎湃。在魯中,濟南齊魯製藥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園,挖掘機、旋挖機開足馬力,不舍晝夜;在膠東(dong) ,煙台裕龍島煉化一體(ti) 化項目現場,鋼結構吊裝、鋼筋綁紮有序推進……

  新春伊始,萬(wan) 象更新。山東(dong) 開局跑出加速度,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開工率已達98%。新的一年,山東(dong) 將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wei) 總抓手,乘勢而上,不斷推進。

  創新驅動,著力發展實體(ti) 經濟

  近年來,“山東(dong) 智造”頻頻讓人眼前一亮:北京冬奧會(hui) 上,中國首台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山東(dong) 造”雪蠟車備受關(guan) 注;黃海之濱,全球首艘10萬(wan) 噸級智慧漁業(ye) 大型養(yang) 殖工船“國信1號”交付運營;高熱效率柴油機、高速磁浮交通係統打破國際壟斷……

  2022年,山東(dong) 高質量發展蹄疾步穩。圍繞強優(you) 勢、補短板、增活力,當地加快實施“十大創新”“十強產(chan) 業(ye) ”“十大擴需求”行動計劃,推動經濟保持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正式落地,省委、省政府製定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政策清單、項目清單、責任清單配套跟進。

  2022年,山東(dong) 出台“兩(liang) 高”行業(ye) 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達39.3%,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3.9%,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5.1%,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長14.4%,創新驅動成效明顯,全省經濟結構、質量正呈現趨勢性、關(guan) 鍵性變化。其中,鋰離子電池製造、電子專(zhuan) 用材料製造增加值增速分別為(wei) 86.9%和60.7%。

  山東(dong) 省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錨定“走在前、開新局”,今年山東(dong) 將紮紮實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把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為(wei) 總抓手,全麵落實三年行動計劃,以新舊動能轉換為(wei) 中心任務,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先行區建設全麵起勢。

  深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今年,山東(dong) 將滾動實施“萬(wan) 項技改、萬(wan) 企轉型”,技改投資將增長6%。預計“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提高10個(ge) 百分點以上,數字經濟規模增長40%以上。

  抓住科技創新這個(ge) “牛鼻子”。山東(dong) 要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加大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力度,加快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chan) 力轉化,推進以科技創新為(wei) 核心的全麵創新。紮實落實科教強魯人才興(xing) 魯戰略,統籌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搭建高能級創新平台,以企業(ye) 為(wei) 創新主體(ti) ,圍繞關(guan) 鍵核心技術開展攻關(guan) 。

  激發各類經營主體(ti) 活力。山東(dong) 將縱深推進重點領域改革,著力提高國企核心競爭(zheng) 力、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各級領導幹部要為(wei) 經營主體(ti) 解難題、辦實事,推動形成親(qin) 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guan) 係。

  技術賦能,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一條生產(chan) 線上能生產(chan) 多少種紗線?“按常規隻能生產(chan) 一種,但是這條生產(chan) 線可以切換生產(chan) 市麵上的八成紗線品種。”山東(dong) 正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莊建剛說。

  刷臉識別,車間門打開,轟鳴聲隨即傳(chuan) 來。梳棉機高速運轉,旁邊隻見寥寥數人。莊建剛走近介紹:“這邊在智慧紡紗綜合管理平台上輸入所需紗線詳情,那邊的設備就可以自動運轉。”生產(chan) 線末端,滌綸、羊毛、竹纖維等各類材質的紗線即將進入打包環節。

  傳(chuan) 統紡織是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隨著人力成本持續攀升,公司經營壓力不斷增大。與(yu) 此同時,工業(ye) 互聯網發展勢頭正盛。青島海爾卡奧斯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推出的大規模定製模式,為(wei) 很多傳(chuan) 統企業(ye) 解決(jue) 了數字化轉型難題。

  莊建剛慕名而去,雙方一拍即合。搶抓棗莊市的相關(guan) 政策機遇,山東(dong) 正凱投資7.5億(yi) 元新建智慧工廠,由海爾卡奧斯量身定製紡紗生產(chan) 智造平台,用於(yu) 大規模個(ge) 性化定製生產(chan) 。投產(chan) 後,公司生產(chan) 效率提高30%,研發周期縮短40%,一躍成為(wei) 全球知名品牌的麵料供應商。

  山東(dong) 正凱的變化,是海爾卡奧斯賦能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的一個(ge) 縮影。作為(wei) 國家級“雙跨”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排頭兵,海爾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一攬子數字化轉型解決(jue) 方案和服務,助力山東(dong) 新舊動能轉換。

  海爾卡奧斯副總經理林忠毅說:“多年來,我們(men) 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已經覆蓋平台軟件、數字工廠、區域產(chan) 業(ye) 服務領域,服務企業(ye) 8萬(wan) 餘(yu) 家。今年,將繼續賦能2萬(wan) 家山東(dong) 企業(ye) 轉型升級。”

  眼下,莊建剛緊盯政策前沿:“今年,山東(dong) 提出深化‘萬(wan) 項技改、萬(wan) 企轉型’,傳(chuan) 統行業(ye) 改造提升一業(ye) 一策,其中輕紡是重點行業(ye) 之一,這是我們(men) 的機遇。未來,我們(men) 要繼續走深化智能化技改的路子,加強探索5G智能應用。”

  如今,在棗莊,新舊動能轉換不斷深入,智能化技改也已蔚然成風。去年,12家智能化技改服務商企業(ye) 成立智能化技改服務商聯盟,創新推出技改基金“投保貸”聯動模式,支持企業(ye) 轉型升級,全市工業(ye) 技改投資增速達27.8%。今年,棗莊將再投資805.2億(yi) 元,助推工業(ye) 企業(ye) “智改數轉”。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山東(dong) 今年將謀劃實施約1.5萬(wan) 個(ge) 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再建設50個(ge) 以上省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強化綠色製造體(ti) 係建設,新建生態工業(ye) 園區10家左右,全力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加強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從(cong) 卡奧斯工業(ye) 互聯網生態園北行20公裏,來到青島宏達鍛壓機械有限公司。踏進生產(chan) 車間,巨型數控車床映入眼簾,一根5.2米長的螺杆不停轉動,打磨後將被組裝到萬(wan) 噸重型電動螺旋壓力機上。

  “這台壓力機上半年可完成生產(chan) ,是即將投入市場的第三台自主研發的萬(wan) 噸以上重型電動螺旋壓力機。”中鍛智能裝備設計院有限公司院長朱元勝說:此前兩(liang) 台已分別發往江西景德鎮和陝西西安。

  電動螺旋壓力機是鍛壓大型金屬製件的關(guan) 鍵裝備,主要用於(yu) 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等,能解決(jue) 重型驅動係統的葉片、曲軸、閥體(ti) 、渦輪盤等關(guan) 鍵零部件的精鍛成型問題。

  “過去隻能依賴進口,1台設備售價(jia) 1.6億(yi) 元,維修售後也不方便。”朱元勝說。

  近年來,山東(dong)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強企業(ye) 主導的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比48.3%左右。去年,膠州在全省首推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的辦法,並成立服務高新技術研發專(zhuan) 班來對接服務。

  2021年,青島宏達聯合中國鍛壓協會(hui) 創建中鍛智能裝備設計院,圍繞重型鍛造裝備核心技術展開攻關(guan) 。去年,100兆牛重型數控電動螺旋壓力機自主研發成功,成本降至3000萬(wan) 元。

  企業(ye) 是創新主體(ti) ,人才是創新關(guan) 鍵。下一步,山東(dong) 將深化科技型企業(ye) 梯次培育行動,在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領域,“揭榜掛帥”實施100項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70%以上由企業(ye) 牽頭;深入推進泰山、齊魯人才工程,開展青年人才集聚專(zhuan) 項行動,吸引青年人才70萬(wan) 人以上。

  為(wei) 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在膠州,上合鍛壓裝備產(chan) 業(ye) 園正醞釀籌備。“我們(men) 將繼續建設模鍛裝備產(chan) 業(ye) 智庫,優(you) 化配置行業(ye) 資源,形成全國鍛壓技術和工藝策源地。”青島宏達董事長於(yu) 學宏說。

  在濟南,一條橫亙(gen) 東(dong) 西的齊魯科創大走廊拔地而起,超算中心、山東(dong) 高等研究院、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科研院所眾(zhong) 多,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200多家知名院所在此建立研發或成果轉移轉化機構。

  濟南市科學技術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陳西武說:“我們(men) 推出的‘1+6+N’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去年為(wei) 41家簽約駐濟高校院所提供了成果轉化服務,成交金額8.11億(yi) 元。”

  綜合施策,助力企業(ye) 輕裝上陣

  從(cong) 35微米到8微米,投入巨額研發經費,曆時10餘(yu) 年,2021年,全球首款8微米紅外熱成像探測器芯片在煙台艾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問世。在公司展廳內(nei) ,熱像儀(yi) 裝上這款芯片,即使處於(yu) 黑夜或雨霧環境,也能精準清晰識別車、船、人及著火點,填補了行業(ye) 空白,企業(ye) 也被列入山東(dong) 省重點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企業(ye) “白名單”。

  輕資產(chan) 、重技術、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對高新技術企業(ye) 來說,從(cong) 研發到產(chan) 品上市,動輒數年,日子難熬。“前期研發階段需要大量投入,一分錢往往壓倒英雄漢!”艾睿光電財務總監高飛說:“資金早到位一天,局麵就可能大有不同。”

  引入金融活水,激活發展引擎。去年,煙台黃渤海新區創新推出增值稅“即征即退”,確保企業(ye) 及時受惠,助企紓困。

  去年,高飛頭一回在辦稅現場收到增值稅退還入賬信息,全年累計退稅1000萬(wan) 元,加上高新技術企業(ye) 可享受加計扣除,企業(ye) 所得稅再減近1000萬(wan) 元。

  艾睿光電董事長趙芳彥說:“有了這筆資金支持,我們(men) 也有空間進一步加大基礎研究力度,吸引更多人才,持續精進非製冷紅外芯片的製造工藝水平。”

  今年,山東(dong) 綜合施策,促進不同所有製企業(ye) 競相發展,助力企業(ye) 輕裝上陣,釋放發展潛力。發揮國企中流砥柱作用,不斷提高國企核心競爭(zheng) 力,出台省屬企業(ye) 董事會(hui) 授權管理製度,製定監事會(hui) 改革方案;新培育10個(ge) 左右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打造一批國家級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開展深化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落實好新下放的135項省級行政權力事項,支持濟南、青島、煙台等爭(zheng) 創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

  山東(dong) 省政府主要負責同誌表示:要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培育、引進、聚集一批新興(xing) 優(you) 勢戰略產(chan) 業(ye) ,不斷優(you) 化政務服務,幫助企業(ye) 解難題防風險,激發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3年02月23日 第 10 版)

  (責編:鄭浦麗(li) 、邢曼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