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國徽模型入藏清華檔案館
本報訊(實習(xi) 記者 何蕊)近日,清華大學檔案館迎來一件重量級藏品——懸掛於(yu) 人民大會(hui) 堂東(dong) 門上方的國徽模型。直徑80厘米、純白色的微縮石膏模型準確還原了國徽的細節。該模型由其製作者、清華建築學院副教授王青春捐贈。
人民大會(hui) 堂東(dong) 門上方的國徽,是全國各場所懸掛的國徽中尺寸最大的。由於(yu) 懸掛時間已接近20年,徽麵的金箔有所脫落;與(yu) 天安門前懸掛的國徽以及初版國徽相比,在細節上也出現了變形。去年,在黨(dang) 的二十大召開前,有關(guan) 部門決(jue) 定更換懸掛在人民大會(hui) 堂東(dong) 門上方的國徽。
清華建築學院副教授王青春帶領團隊,承擔了人民大會(hui) 堂東(dong) 門國徽精準模型製作及生產(chan) 監製工作。在工作過程中,王青春采用1950版國徽方格墨線圖,按照2009年實施的國家標準《國徽》,運用數字科技,將國徽中的天安門、齒輪、麥稻穗等細節精準還原。“相當於(yu) 給國徽製作了一個(ge) ‘數字稿’。”王青春解釋,團隊在數字係統中為(wei) 國徽建立了一個(ge) 3D模型,每個(ge) 細節都嚴(yan) 格按尺寸、比例製作。
去年9月中旬,一枚高5.6米、寬5.2米,嶄新的巨大國徽懸掛在了人民大會(hui) 堂東(dong) 門上方。王青春說,這枚國徽在傳(chuan) 承梁思成等前輩國徽設計藝術精神的基礎上,融合了傳(chuan) 統技法和數字科技,是一種新的嚐試。
這項工作也延續了清華與(yu) 國徽的淵源和聯係。清華檔案館館長、校史館館長範寶龍介紹,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清華營建係教授梁思成等人組成的設計組就負責了國徽的設計工作,副教授高莊等完成了國徽立體(ti) 模型的塑造。目前,清華大學檔案館保存有當年梁思成設計的國徽圖案印製稿、高莊製作的國徽模型等珍貴曆史文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