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安徽宿州:“貧困村”蝶變成“鄉村振興”樣板村

發布時間:2023-02-27 11:27: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春天的風已吹起,沿著宿州市區一路沿東(dong) 南方向至40公裏處,知音鄉(xiang) 村——埇橋關(guan) 湖村靜置於(yu) 此。它處在三縣交界處,206國道穿村而過,更有澮澥新河及汾洪江交叉流過,交通便利,水土肥沃。

  走進關(guan) 湖村,你會(hui) 發現它的美是漸進式的,透過一橋、一亭、兩(liang) 山和音樂(le) 噴泉等景觀,美麗(li) 的畫卷次第展開。

  在這裏,伯牙撫琴、子期聽琴石雕矗立其中,千畝(mu) 油菜花田靜待燦爛盛放,水上公園“別有洞天”,知音園擋不住濃濃的曆史氣息,“知音大舞台”則是全村村民的一方樂(le) 土.....

  很難想象,如今已是省級AAA級旅遊村、國家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試點村的關(guan) 湖村,曾經也是貧困村,一季麥一季豆的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是村民的全部收入來源,村集體(ti) 經濟更是捉襟見肘。

  改變的契機源自一次思索。

  關(guan) 湖村自古以來就有俞伯牙與(yu) 鍾子期這一對千古傳(chuan) 誦的至交典範,“高山流水遇知音”“脂粉無計染紅江”等曆史傳(chuan) 說。這個(ge) 故事能不能在旅遊開發上闖出一片天地?能不能打出一片新生態?是當時駐村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幹部一直考慮的問題。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打響文化名牌,走文化產(chan) 業(ye) 之路,這個(ge) 不僅(jin) 需要大量的財力,更需要創新的思維。

  於(yu) 是,當地先因地製宜修建了伯牙子館、古琴館。“這樣的事情想來都很難,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可是經過我們(men) 的努力,偏偏就成了。”關(guan) 湖村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

  一來一往之間,鄉(xiang) 村音樂(le) 主題曲、網紅打卡基地,這些新名詞都是在這場曆史文化的傳(chuan) 承下得以實現。網紅小火車、主題秋千、兒(er) 童遊樂(le) 園、蒙古包等設施也在村裏已逐步到位。

  人民網安徽頻道采訪了解到,關(guan) 湖村是2016年度的美麗(li) 鄉(xiang) 村,秉承留住鄉(xiang) 愁和田園記憶的理念,當地沒有對其推倒重建,而是在原本舊村的基礎上進行保護性改造和開發,著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徽派建築群,其中又以小青瓦、木製雕刻窗花最有特色,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頗有韻味。

  不僅(jin) 如此,作為(wei) 曾經的貧困村,產(chan) 業(ye) 發展助力擺脫“貧困帽”。關(guan) 湖村現已形成了千畝(mu) 紅橡育苗區、千畝(mu) 油菜花種植區、萬(wan) 畝(mu) 甜葉菊育苗基地為(wei) 龍頭的“合作社+特色種植+旅遊”的發展模式,農(nong) 民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9985元增加到2020年的1.45萬(wan) 元,高於(yu) 全區平均水平8.2%;村集體(ti) 收入也由5萬(wan) 元增加到2021年的100.51萬(wan) 元。

  正如《關(guan) 湖村歌》所唱的那樣:“美關(guan) 湖哎關(guan) 湖美,關(guan) 湖是我可愛的家鄉(xiang) 。美的是黨(dang) 的政策暖人心,美的是關(guan) 湖一片新氣象;美的是特色種植土生金,美的是田園景色好風光。”

  如今,關(guan) 湖村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陽光大道上,奮勇前進。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