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央產房小區“蝶變”的共治經驗
芍藥池、牡丹園翻好了土,靜待播種時節;鏽跡斑駁的健身器被拆除,裝上了嶄新的籃球架;樓道裏的雜物被清理幹淨,過道不用再小心翼翼側(ce) 身走。走進北京市西城區槐柏樹街北裏17號院,任誰都看不出這是有著20年房齡的老小區。小區的變化始於(yu) 全體(ti) 業(ye) 主親(qin) 手選出了業(ye) 委會(hui) 和物業(ye) ,物業(ye) 費的收繳率也達到100%。居民們(men) 都說,居委會(hui) 、業(ye) 委會(hui) 和物業(ye) 組成了一套“鐵三角”,三方合力,共同治理小區。
改變舊貌業(ye) 主謀劃選物業(ye)
槐柏樹街北裏17號院建成於(yu) 2003年左右,曾是典型的央產(chan) 老舊小區。“剛住進來的時候,心裏那個(ge) 開心!”年過七旬的鄭永安是搬進小區的第一批住戶,也是業(ye) 委會(hui) 主任。他告訴記者,隨著小區樓齡越來越高,許多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進出小區人員混雜、管道老化、電動車亂(luan) 停亂(luan) 放、樓道堆物堆料……這些問題一直持續到了“三供一業(ye) ”改造的到來。
2018年,將水、電、暖和物業(ye) 管理職能從(cong) 央企等單位剝離,轉由市場化物業(ye) 實施管理的“三供一業(ye) ”改造走進西城區,槐柏樹街北裏17號院成了西城區房管局統計的全區首個(ge) “三供一業(ye) ”移交後通過業(ye) 主共同決(jue) 策更換物業(ye) 的小區。
隨後,一家物業(ye) 公司被分配進來,然而每個(ge) 月2.6元/每平方米的物業(ye) 費卻怎麽(me) 也收不上。“整個(ge) 小區就幾個(ge) 物業(ye) 管理人員”“還不如過去單位管理”……居民對物業(ye) 服務不滿意,成立了業(ye) 委會(hui) ,開始謀劃自己當家做主選物業(ye) 。
管家上任老樓有了新變化
《北京市物業(ye) 管理條例》出台為(wei) 業(ye) 主選舉(ju) 業(ye) 委會(hui) 提供了清晰的法定程序。然而,讓居民再次接受市場化物業(ye) 公司進駐小區並不容易。“物業(ye) 費不能少交或不交嗎?”“過去的物業(ye) 公司就不給力,這回能行嗎?”一些居民的心裏犯起了嘀咕。
為(wei) 此,新選舉(ju) 出的業(ye) 委會(hui) 和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解答疑慮。對於(yu) 收物業(ye) 費有質疑的居民,鄭永安拿出一個(ge) 小本,一筆一筆給居民算賬:“物業(ye) 可不是隻管打掃衛生,公共綠化、電梯、小區安保、入戶維修,要把咱小區守護好了,都得花錢。”最終,90%以上的居民投票選擇了北京中實傑肯道夫物業(ye) 公司。
“入駐小區之後我們(men) 首先摸排了小區的整體(ti) 情況,從(cong) 居民最期盼解決(jue) 的難題下手。”物業(ye) 經理楊春說,公共樓道清理是物業(ye) 進駐小區做的第一件事。此後,物業(ye) 還主動給小區實施綠化升級,在中心綠地裏開辟出了兩(liang) 處花園——芍藥園和牡丹園。“每到春天,大夥(huo) 都圍著開得正好的花朵拍照,我們(men) 見了心裏也高興(xing) 。”楊春說。
三方合力達成共治新局麵
從(cong) “管家”進駐到業(ye) 主真正接受購買(mai) 服務,不少老舊小區走了許多年,但在槐柏樹街北裏17號院,這個(ge) 過程卻挺順利。2021年和2022年,小區物業(ye) 費的收繳率都達到了100%,今年剛到2月,物業(ye) 費的預繳率也已達到98%。
“說實在的,剛啟用這家物業(ye) 時我們(men) 心裏也沒底。但現在,把家交給他們(men) 管,我們(men) 心裏踏實。”20年的老住戶居民丁阿姨說。
居民口中的“踏實”,來自於(yu) “居委會(hui) +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的三方協同工作模式。對於(yu) 槐柏樹街北裏17號院,物業(ye) 是央產(chan) 房老小區裏的新角色,要想取得居民信任,業(ye) 委會(hui) 和居委會(hui) 的牽線搭橋必不可少。也正是得益於(yu) 業(ye) 委會(hui) 、居委會(hui) 與(yu) 居民的深入溝通,才能讓物業(ye) 大施拳腳。同時,物業(ye) 積極為(wei) 小區提供高質量服務,讓居民從(cong) 心底接納了市場化物業(ye) 服務,業(ye) 委會(hui) 和居委會(hui) 開展工作也有了抓手。
如今,這套“鐵三角”工作模式已經在西城區廣安門內(nei) 街道的多個(ge) 央產(chan) 房老舊小區落地,例如廣義(yi) 街10號院,也是“居委會(hui) +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三方形成合力,其新引入的物業(ye) 公司繳費率也達到了98%。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