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6項入選 山西公布2022年度重要考古發現

發布時間:2023-03-03 14:41: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人民網太原3月1日電(段思齊)2月28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近年來山西考古重大課題階段性成果以及2022年度山西重要考古發現。

  山西是早期國家形成與(yu) 治理實踐的關(guan) 鍵區域,始終處於(yu) 中原文化與(yu) 北方文化互動交流的最前沿。圍繞考古重大課題,山西高質量開展了各項田野考古、研究與(yu) 宣傳(chuan) 展示工作,取得了一係列豐(feng) 碩成果。

  2022年,山西考古工作有序推進,6項年度實施的重大課題及基本建設過程中的重要考古發現被評為(wei) 2022年度山西重要考古發現,反映了中華文明各個(ge) 時期的豐(feng) 富麵貌和厚重曆史信息。現推介如下(以時代為(wei) 序):

  1.運城夏縣轅村新石器時代遺址——鹽池旁最早的居民。

  轅村遺址是近年來晉南地區發掘麵積最大的仰韶文化晚期遺址,發現了大量遺跡和遺物,是研究仰韶文化向廟底溝二期文化轉變的新材料。作為(wei) 仰韶時期距鹽湖最近的核心聚落之一,出土獨具特色的長筒罐為(wei) 探索鹽業(ye) 資源的早期開發、利用提供了新線索。

  2.太原小店鄭村新石器時代遺址——布局完整、要素齊備的史前村落。

  鄭村遺址首次發現了山西境內(nei) 相對完整的一處龍山時期地坑式院落,其建築布局完整、生活要素齊備,較為(wei) 完整地展示了太原盆地龍山時期聚落的麵貌,為(wei) 深入研究晉中盆地龍山時期文化與(yu) 北方石峁文化、晉南陶寺文化的聯係提供了新的資料。

  3.呂梁興(xing) 縣碧村新石器時代石城遺址——晉陝高原入黃河口的最大石城,嚴(yan) 密的城防係統。

  碧村遺址是晉陝高原入黃河口處史前時期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石城遺址,擁有著雙重城垣和嚴(yan) 密的城防係統,麵積達75萬(wan) 平方米。碧村遺址是河套石城文化圈麵向中原地區的一座重要門戶,是黃河文化的重要標識,為(wei) 揭示中華文明曆史進程中的山西貢獻增添了新的重要支點。

  4.運城稷山東(dong) 渠夏時期遺址——山西夏文化的新版圖。

  東(dong) 渠遺址的發現填補了臨(lin) 汾盆地西部夏文化研究的空白,是近年來晉南地區夏文化研究的重大發現。為(wei) 探討夏時期晉南與(yu) 豫西地區的關(guan) 係、深入認識東(dong) 下馮(feng) 文化內(nei) 涵,從(cong) 考古學角度解讀晉南“大夏之墟”提供了新的材料支撐,也為(wei) 研究晉南地區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的地位與(yu) 作用提供了新的考古實證。

  5.運城絳縣西吳壁遺址商代墓地——迄今為(wei) 止規模最大、內(nei) 涵最為(wei) 豐(feng) 富的商代初期墓葬。

  西吳壁遺址因豐(feng) 富的夏商冶銅遺存而聞名。2022年度發現的商代墓地,為(wei) 了解西吳壁遺址的性質提供了重要線索。其中的M16墓葬是迄今所知二裏崗下層(商代初期)階段規模最大、內(nei) 涵最為(wei) 豐(feng) 富的商係大型貴族墓葬。西吳壁商代墓地為(wei) 探討晉南地區商代人群構成、禮製源流,以及商王朝國家形態等學術問題提供了直接證據,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yi) 。

  6.臨(lin) 汾霍州陳村金元時期瓷窯址——金元時期北方細白瓷窯場傑出代表,近50年首次考古發掘。

  霍州窯是金元時期北方地區陶瓷手工業(ye) 的標誌性窯場和傑出代表。近50年以來的第一次考古發掘工作揭露出金、元、明時期的窯業(ye) 遺存,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窯具標本,是研究霍州窯燒製曆史、工藝技術、生產(chan) 麵貌、經濟形態、傳(chuan) 播影響等問題的係統性基礎資料。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