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走進義烏看活力(人民眼·提振發展信心)

發布時間:2023-03-03 15:07:00來源: 人民日報

 

  引子

  即使3分鍾逛一個(ge) 商鋪、一天逛8小時,也要一年多時間才能逛完這裏——坐擁7.5萬(wan) 個(ge) 商鋪的義(yi) 烏(wu) 國際商貿城。

  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走進義(yi) 烏(wu) 商貿城,一個(ge) 挨一個(ge) 的小小店鋪裏,業(ye) 主們(men) 滿懷信心迎接海內(nei) 外客商:有的正忙著上新,有的緊盯屏幕處理訂單……

  “一季度訂單排滿了!”“今年要集體(ti) 出海,拓展市場。”不少商戶說起新打算,心裏有底,眼中有光。“大吉大利”“生意興(xing) 隆”……幾乎每家店鋪的門頭,都貼著市裏送來的門聯,一排排紅底燙金的大字,與(yu) 回暖向好的市場相映成景。

  負責商貿城運營的義(yi) 烏(wu) 商城集團副總經理龔騁昊道出一串數字:商貿城經營麵積640餘(yu) 萬(wan) 平方米,經營26個(ge) 大類、210萬(wan) 個(ge) 單品,目前日均客流量逾20萬(wan) 人次,已恢複至疫情前水平,“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過去3年,這裏開門營業(ye) 的商戶超過85%。”

  3年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同心抗疫,以強烈的曆史擔當和強大的戰略定力,因時因勢優(you) 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國經濟保持4.5%左右的年均增長,明顯高於(yu) 世界平均水平。

  小商品,大市場,新發展。在世紀疫情衝(chong) 擊下保持活力和韌性,義(yi) 烏(wu) 為(wei) “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寫(xie) 下生動注腳。

  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2020年至2022年,義(yi) 烏(wu) 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3129.5億(yi) 元、3903.05億(yi) 元、4788億(yi) 元,分別同比增長5.4%、24.7%、22.7%。

  走進義(yi) 烏(wu) 看發展,看“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

  頂住壓力練好內(nei) 功

  47個(ge) 行業(ye) 商會(hui) 、1.5萬(wan) 餘(yu) 名設計師助力創新研發,立足小商品特色打造源頭好貨

  瞄準用戶痛點,一款膠帶也能做出無限商機。

  在義(yi) 烏(wu) 商貿城一家主營膠帶產(chan) 品的文具店,店主雷攀正向客商展示他們(men) 生產(chan) 的無痕雙麵膠:在牆麵粘牢門聯,幾分鍾後用力揭下,薄薄的膠層也被順勢帶下,牆麵整潔如初。

  “傳(chuan) 統雙麵膠粘東(dong) 西,撕下後常留痕、難清理。我們(men) 通過調整膠層原料配比,既保證黏性,又不留痕。”雷攀說,公司成立了研發團隊,每年拿出約兩(liang) 成利潤投入專(zhuan) 項研發,圍繞解決(jue) 市場痛點抓創新、提質量:一款“易找頭”透明膠帶,通過提高產(chan) 品剝離力,撕斷後能很快找到接頭;一款“易改錯”膠帶,專(zhuan) 用於(yu) 粘掉錯字,輕輕摁下、揭開,錯字消掉了,紙張完好……

  抓創新、提質量,成為(wei) 商貿城不少商戶口中應對疫情衝(chong) 擊的“關(guan) 鍵詞”。主營學生文具的文具店店主黃平把創新的重點放在降本增效上。

  指著一根筆頭上嵌入的多彩造型組件,黃平說:“像這樣的立體(ti) 模塊,過去要多個(ge) 模具拚接,生產(chan) 成本高、效率低。”

  這幾年,化工機械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黃平,帶團隊到一些模具廠、注塑廠調研,改進相關(guan) 設備,將傳(chuan) 統的拚接注塑改為(wei) 一體(ti) 注塑。

  “這是過去拚接的模塊,拚接處有毛邊,學生使用時容易紮手;這是一體(ti) 注塑的組件,摸上去很光滑。”黃平拿起兩(liang) 款產(chan) 品,一邊向記者展示一邊講解,“前兩(liang) 年生產(chan) 立體(ti) 組件要拚接一個(ge) 多月,現在將設計圖送到車間,幾天就能收到樣品。”

  既降本增效,也培育品牌。路過一家主營貼紙手賬的文具店,惟妙惟肖的卡通人物吸引了記者注意。“把這些卡通造型貼在本子上,可以在頁麵留白處寫(xie) 下記錄心情的文字。這樣的精美手賬,女孩子很喜歡。”店主羅昭英說,“一個(ge) 個(ge) 人物造型,都是設計師一筆一筆畫出來的。”

  “以往,我們(men) 生產(chan) 的文具若要印上知名的卡通形象,要支付不菲的版權費,這對中小企業(ye) 來說負擔不輕。”羅昭英介紹,這兩(liang) 年公司聘請設計團隊,自行設計推廣“萌小柒”卡通人物造型,打造“萌小柒”貼紙手賬品牌,產(chan) 品在國內(nei) 多個(ge) 商超的300多家門店銷售。

  “品牌受到市場歡迎,去年一些本地文創企業(ye) 向我們(men) 購買(mai) ‘萌小柒’卡通形象使用權,應用到各自產(chan) 品。我們(men) 低價(jia) 出售,推動行業(ye) 抱團發展。”羅昭英說。

  撮合“萌小柒”在多個(ge) 產(chan) 品應用的,是義(yi) 烏(wu) 市文化用品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黃昌潮。這幾年,他帶著協會(hui) 200多家行業(ye) 企業(ye) ,圍繞解決(jue) 市場痛點、降本增效、品牌培育等重點環節抓創新。

  “抓創新,我們(men) 是被逼出來的。”黃昌潮說,過去10多年,義(yi) 烏(wu) 文創企業(ye) 多以外貿出口為(wei) 主,疫情發生後,外貿訂單下滑,他聯係國外客戶,沒少吃閉門羹,“不少客戶反饋,義(yi) 烏(wu) 文創產(chan) 品多是低端貨,不想追加訂購。”

  為(wei) 走出低穀,黃昌潮帶隊到優(you) 秀行業(ye) 企業(ye) 調研,了解市場前沿動向;推動差異發展,引導經營門類大而全的企業(ye) 轉型,明確主營方向、特色定位,培育自主品牌;由協會(hui) 聘請設計團隊,強化基礎研發,既為(wei) 行業(ye) 企業(ye) 服務,也推動技術共享。

  “比如我們(men) 為(wei) 自身技術力量薄弱的小微企業(ye) 免費設計卡通形象,推廣共享受到市場歡迎的‘爆款’形象,和相關(guan) 企業(ye) 聯合研發產(chan) 品色係、外觀設計,幫助行業(ye) 企業(ye) 降本增效。”黃昌潮說。

  “麵對風險挑戰,要頂住壓力練好內(nei) 功,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龔騁昊說,義(yi) 烏(wu) 商城集團近年來發起“義(yi) 烏(wu) 好貨”倡議,積極引導設計進市場、標準進市場,47個(ge) 行業(ye) 商會(hui) 、1.5萬(wan) 餘(yu) 名設計師助力創新研發,立足小商品特色打造源頭好貨,推動以“創新、品牌、質量”為(wei) 中心的市場轉型。

  轉型,給經營主體(ti) 帶來改變——

  過去3年,雷攀店鋪的銷售額與(yu) 2019年持平,利潤增幅卻達20%左右。她感慨:“原先賣普通膠帶靠拚價(jia) 格,如今向創新要效益。”

  做了多年設計師,黃平2017年6月創業(ye) 成立公司,沒幾年就趕上疫情,外商采購少,2020年公司銷售額同比下降約50%。但他不氣餒,“產(chan) 品出口轉內(nei) 銷,銷售額略降,但通過降本增效,去年利潤已恢複至疫情前水平。”

  苦練3年內(nei) 功,羅昭英從(cong) 什麽(me) 文創都做,轉為(wei) 隻做手賬。她驚喜地發現,“過去外商采購,得按他們(men) 對產(chan) 品的要求生產(chan) 供貨;現在到店直接拿貨,產(chan) 品供不應求。”

  “我們(men) 協會(hui) 擁有10多個(ge) 細分領域的‘單打冠軍(jun) ’,積極響應省裏‘千團萬(wan) 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我們(men) 有底氣、有信心。”黃昌潮說。

  探索發展新業(ye) 態新模式

  布局164個(ge) 海外倉(cang) ,7.5萬(wan) 個(ge) 商鋪同步上雲(yun) ,去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逾3900億(yi) 元

  打開大屏幕,畫麵定格在西班牙瓦倫(lun) 西亞(ya) ,一個(ge) 3.2萬(wan) 平方米的大型倉(cang) 庫躍然眼前。

  義(yi) 烏(wu) 一米供應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蓉芳向記者展示他們(men) 的海外倉(cang) :前半部分是商品展示廳,各類小百貨按門類整齊擺放;後半部分是立體(ti) 倉(cang) 庫,滿滿當當的多層貨架間,小貨車往來穿梭。這樣“前廳後倉(cang) ”的形式,方便海外客商現場挑選、一站式采購。

  “過去3年,境外采購商出境不便,我們(men) 就把市場開到他們(men) 家門口,一個(ge) 海外倉(cang) 就是一個(ge) 微型的‘義(yi) 烏(wu) 商貿城’。”朱蓉芳說,近年來公司先後在4個(ge) 國家布局5個(ge) 海外倉(cang) ,采購國內(nei) 商品銷往海外,服務供需兩(liang) 端400多家小微企業(ye) ,“2020年以來,公司年銷售額最高時突破10億(yi) 元,比2019年增長近50%。”

  今年1月,一米公司在瓦倫(lun) 西亞(ya) 海外倉(cang) 舉(ju) 辦展銷會(hui) ,1.5萬(wan) 餘(yu) 個(ge) 品類的聖誕節慶產(chan) 品預售一空,訂單額超400萬(wan) 歐元。“義(yi) 烏(wu) 商城集團精心組織50家小微企業(ye) 到會(hui) 參展,齊全的貨物品類,強大的供貨能力,讓不少海外客商當場簽單。”朱蓉芳說。

  近年來,通過與(yu) 企業(ye) 合作、共建、自建等形式,義(yi) 烏(wu) 在52個(ge) 國家和地區布局164個(ge) 海外倉(cang) ,在迪拜建立首個(ge) 海外分市場,助力小商品出海。“疫情給外貿帶來挑戰,也帶來機遇。”義(yi) 烏(wu) 市委常委葛巧棣說,“我們(men) 努力化危為(wei) 機,在應對危機中打好主動仗,探索發展貿易新業(ye) 態新模式。”

  做了10多年外貿生意,朱蓉芳稱自己先前為(wei) “坐商”,“坐等”外商上門做生意;現在是“行商”,要走出去開拓市場。“今年我們(men) 將布設新的海外倉(cang) ,力爭(zheng) 5年內(nei) 公司年銷售額超20億(yi) 元。”

  習(xi) 慣了線下交易,香港業(ye) 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王威抱著試試看的心態,2021年底在“義(yi) 烏(wu) 小商品城”線上平台發布了一批玩具的采購信息,不久便收到200多家商戶的線上詢單和報價(jia) 。

  過去,淘到中意的貨品頗費功夫。王威說,義(yi) 烏(wu) 商貿城有7.5萬(wan) 個(ge) 店鋪,即便每個(ge) 商鋪隻停留3分鍾,按每天8小時計,要一年多才能逛完,“考慮貿易成本,先前采購多選擇長期合作的老客戶,綜合比選範圍小。現在線上貨比多家,一年多來已在線完成100多筆訂單采購。”

  2020年10月,義(yi) 烏(wu) 市推出“義(yi) 烏(wu) 小商品城”線上平台,7.5萬(wan) 個(ge) 商鋪同步上雲(yun) ,買(mai) 賣雙方隻需線上發布訂單信息,係統便會(hui) 自動撮合交易,還提供相關(guan) 金融服務。

  一款“貨款寶”金融服務產(chan) 品,幫主營益智玩具的商戶金靜浪解了難:疫情防控期間,國際運力緊張,貨運延遲導致一筆訂單收款延遲,公司資金鏈跟不上,“後來我們(men) 線上申請,商城集團後台審核,扣除定金及可能的運輸損耗,利用專(zhuan) 門建立的資金池為(wei) 我們(men) 提前墊付了約50%的貨款。”

  “過去3年,外貿訂單下行壓力大,許多商戶反映‘訂單不好接,貨款回不來’,我們(men) 順勢推出‘貨款寶’‘海運貸’‘在線結匯’等供應鏈金融服務,推動市場數字化轉型。”葛巧棣說,去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907.28億(yi) 元,同比增長5.17%。

  如今在義(yi) 烏(wu) ,培育數字貿易新業(ye) 態新模式風生水起。去年11月,新一代小商品市場、經營麵積約130萬(wan) 平方米的義(yi) 烏(wu) 全球數貿中心開工建設。建成後除商戶入駐外,還將匯聚其他貿易服務商、企業(ye) 服務機構及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借助數字化賦能,推動市場由傳(chuan) 統展示銷售,向客戶下單後的配套物流、倉(cang) 儲(chu) 、供應鏈金融服務等全麵延伸。”葛巧棣說。

  拓寬對外開放大通道

  去年,義(yi) 新歐班列增開至1569列,“義(yi) 陸航”卡航線路發運貨車2061輛,義(yi) 烏(wu) 港集裝箱吞吐量達48.5萬(wan) 標箱

  “嗚——”伴隨一聲汽笛,裝載80多個(ge) 集裝箱的義(yi) 新歐班列從(cong) 義(yi) 烏(wu) 西站緩緩駛出,開往西班牙馬德裏。不遠處,一輛輛貨車在口岸卡口進出,龍門吊將一個(ge) 個(ge) 集裝箱卸下,為(wei) 下一趟班列發運做準備。

  過去3年,義(yi) 新歐班列發揮了大作用。有一段時間,國際海運價(jia) 格暴漲,一艙難求,來自約旦的外商穆得將41個(ge) 集裝箱的五金產(chan) 品,通過義(yi) 新歐發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一帶一路’建設,義(yi) 新歐班列開行,為(wei) 我們(men) 帶來實打實的商貿便利。”穆得說。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發往亞(ya) 歐地區的義(yi) 新歐班列從(cong) 2019年發運528列,增長至2022年的1569列。

  “疫情最嚴(yan) 重時,國際上集裝箱運價(jia) 漲了好幾倍,我們(men) 的運價(jia) 漲幅控製在1倍以內(nei) 。”負責義(yi) 新歐班列市場運營的天盟實業(ye) 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馮(feng) 旭斌說。

  過去3年,義(yi) 新歐班列幫助浙江盟德進出口有限公司把從(cong) 西班牙進口的紅酒,源源不斷運往國內(nei) 銷售。“選擇義(yi) 新歐不隻因為(wei) 運價(jia) 可控、運力穩定。”盟德公司總經理金海軍(jun) 說,“班列終點馬德裏站附近配建了集拚倉(cang) ,解決(jue) 了臨(lin) 時倉(cang) 儲(chu) 問題,還方便我們(men) 多品類小批量采購,集中裝運。沿途國家和地區通關(guan) 報關(guan) 不必另請第三方公司,天盟公司可提供一站式服務。”

  “作為(wei) 一家貨運服務企業(ye) ,我們(men) 深度參與(yu) 2014年11月開通運營的義(yi) 新歐班列運行,不斷優(you) 化服務。”馮(feng) 旭斌說,這些年,選擇通過義(yi) 新歐班列進口的企業(ye) 也越來越多,去年開行的1569列班次中,去程班列接近60%,回程班列占到40%以上,“‘進出口’雙向滿載,運輸成本大幅降低,保證了疫情防控期間的運價(jia) 可控。”

  目前,義(yi) 新歐班列已開通至中亞(ya) 五國、西班牙、法國、俄羅斯等18個(ge) 方向的點對點國際貨運直達線路,輻射歐亞(ya) 大陸50多個(ge) 國家、160多個(ge) 城市。

  不止義(yi) 新歐班列。打開地圖,向西看:去年3月,作為(wei) 一種采用高性能卡車進行貨物跨國運輸的新興(xing) 物流方式,“義(yi) 陸航”卡航線路落地運行。貨車從(cong) 義(yi) 烏(wu) 出發,到新疆巴克圖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經“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和地區。截至去年底,已發運貨車2061輛。

  向東(dong) 看:隨著義(yi) 烏(wu) 港與(yu) 寧波舟山港一體(ti) 化發展深入推進,貨物從(cong) 義(yi) 烏(wu) 港出發,經轉運抵達寧波舟山港出海,已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去年義(yi) 烏(wu) 港集裝箱吞吐量達48.5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24.4%;預計2024年建成的義(yi) 甬舟開放大通道,相比現有鐵海聯運方式,鐵路線從(cong) 義(yi) 烏(wu) 直鋪至寧波舟山港碼頭,全程不繞行,運力設計可搭載雙層集裝箱,實現貨運量翻倍。

  “我們(men) 將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寬對外開放大通道,實現東(dong) 西雙向、陸海統籌、暢通循環、便捷高效。”義(yi) 烏(wu) 市委書(shu) 記王健說。

  用好改革這個(ge) 關(guan) 鍵一招

  開展“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等多項製度探索,在便利通關(guan) 等多個(ge) 領域出台改革措施100多項

  68立方米的空間,兩(liang) 個(ge) 標準集裝箱被裝卸工劉文磊塞滿了:重的在下,易碎品在上,一些空的地方見縫插針,還能填些小箱子。一旁,貿易公司代表安子紅對著貨品清單邊核驗邊不斷提醒,“那兒(er) 還有空,能再塞點兒(er) ”。

  在義(yi) 烏(wu) 港貨物裝卸區,記者看到,一個(ge) 集裝箱就是一個(ge) 小超市,貿易公司把批量采購的許多種商品在這裏集中拚箱,報關(guan) 出口。義(yi) 烏(wu) 海關(guan) 保稅監管一科科長陳冰格說,區別於(yu) 一般貿易,這樣的貿易方式被稱為(wei) “市場采購”。

  一般貿易模式下,每類商品都要報關(guan) ,一個(ge) 集裝箱往往隻裝一兩(liang) 類貨。2013年4月,商務部等八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同意在浙江省義(yi) 烏(wu) 市試行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的函》,拚箱的幾十種貨物,可以按照簡化申報的方式報關(guan) ,滿足小商品出口小批量、高頻次的交易需求。

  小批量,能有多小?

  作為(wei) 一家跨境電商平台供貨商,浙江赤道供應鏈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敏向記者展示一個(ge) 個(ge) 分裝好的小包裹,最小的為(wei) 單件小商品,發往海外零售客戶。

  張敏介紹,過去,他們(men) 會(hui) 把商品成批運往海外電商平台倉(cang) 庫,客戶下單後再從(cong) 當地發貨。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不少海外電商平台優(you) 先保證生活必需品供應,停止非生活及醫療必需品入庫。這讓張敏很發愁:平台限製入庫,麵對一些下單的零售客戶,交易量又組不成一個(ge) 集裝箱出口。

  “後來,我們(men) 把發往一個(ge) 區域的小包裹集中裝箱,以跨境電商貿易方式和其他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的貨物拚箱出關(guan) ,通過空運或快船運達當地,再交快遞公司派送。”張敏說。

  “過去幾年,線上訂單猛增,跨境電商蓬勃發展,我們(men) 創新‘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的模式,幫企業(ye) 解決(jue) 小碎單的通關(guan) 難題。”陳冰格說。

  不斷完善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在疫情防控期間起到穩外貿的作用:去年全市出口貿易額達4316.4億(yi) 元,其中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占80%以上。

  2020年9月,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金義(yi) 片區掛牌,先後開展“市場采購+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組貨人製度”等多項製度探索,持續深化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改革。在便利通關(guan) 、數字自貿等多個(ge) 領域出台改革措施100多項。“用好改革這個(ge) 關(guan) 鍵一招,讓做外貿更簡單、更便利、更有獲得感。”王健說。

  改革便利貿易,更增添外商投資的信心。2021年起,韓國采購商樸明鎮先後在義(yi) 烏(wu) 成立兩(liang) 家公司,分別做市場采購和一般貿易。“義(yi) 烏(wu) 市涉外服務中心一站式辦理,讓我們(men) 不到1個(ge) 月就拿到了營業(ye) 執照。”樸明鎮說。

  今年初,他又做起新業(ye) 務:把韓國新款化妝品批量進口至義(yi) 烏(wu) 綜合保稅區保稅倉(cang) ,通過跨境電商的形式零售,售出後再交進口稅。這得益於(yu) 近年來義(yi) 烏(wu) 綜合保稅區封關(guan) 運行,並開展跨境電商保稅進口業(ye) 務,“此前,化妝品進口要先交稅,公司資金周轉壓力大。”樸明鎮說。

  目前,義(yi) 烏(wu) 已與(yu) 2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往來,現有各類外資主體(ti) 8000多家,疫情前每年到義(yi) 烏(wu) 采購的境外客商超56萬(wan) 人次。葛巧棣說:“過去3年,境外采購商人數有所下降,但我們(men) 外資主體(ti) 數和對外貿易往來均保持穩定。”

  見證了義(yi) 烏(wu) 的快速發展,來自約旦的外商穆罕奈德對這個(ge) “世界超市”的發展信心從(cong) 未改變。他在義(yi) 烏(wu) 生活了20年,並和一位安徽姑娘在義(yi) 烏(wu) 成家立業(ye) 。去年,他經營的一家阿拉伯餐廳生意一般,但他通過線上線下,兼做些小單的外貿生意,“相信困難一定會(hui) 過去!”

  穆罕奈德把他的阿拉伯餐廳取名為(wei) “花餐廳”,並親(qin) 手設計花的圖案。後來餐廳搬遷,他又改名為(wei) “貝迪”,阿拉伯語意為(wei) “我家”。“在這裏,每個(ge) 夢想都開花,中國就是我的家。”穆罕奈德說。

  傍晚,貝迪餐廳門口,穆罕奈德兩(liang) 口子忙著迎客,就餐的人排起長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