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盧龍:打造農業社會化服務新引擎 賦能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3-06 15:15:00來源: 人民網-河北頻道

  迎著春風,走進秦皇島市盧龍縣蛤泊鎮,一條條幹淨而又整潔的柏油馬路縱橫交錯,一排排筆直而又茂密的樹木站立兩(liang) 旁,一家家房頂上升起嫋嫋炊煙,柔和的夕陽、絢麗(li) 的雲(yun) 彩橫臥在不遠處的天邊群山上,好一幅優(you) 美畫卷……

  盧龍縣蛤泊鎮屬生態農(nong) 業(ye) 大鎮,主要以紅酒製造、特色養(yang) 殖、特色種植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逐步發展壯大現代農(nong) 業(ye) 開發項目。先後獲得“中國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農(nong) 業(ye) 旅遊示範點”“全國文明村鎮”等榮譽。

  “我們(men) 要加快建設‘產(chan) 業(ye) 強鎮,美麗(li) 蛤泊步伐’,努力打造區域最優(you) 營商環境,引進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綜合體(ti) 項目,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蓄勢賦能。”秦皇島市盧龍縣政府副縣長趙永剛說。

  抓基層黨(dang) 建 壓實責任“強堡壘”

  這裏的道路平坦四通八達,特色產(chan) 業(ye) 欣欣向榮,農(nong) 民生活蒸蒸日上,“村莊提質、產(chan)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的壯闊步伐正在有力邁進!“村莊有規劃、環境美如畫、產(chan) 業(ye) 特色化、生活傳(chuan) 佳話!”蛤泊鎮鮑子溝村村民範慧穎高興(xing) 地說。

  在盧龍縣蛤泊鎮政府,鮮明的“四亮四化四比”紅色展示牌最為(wei) 引人注目。鎮黨(dang) 支部實行黨(dang) 員掛牌上崗、黨(dang) 員著黨(dang) 徽上崗,亮身份、亮標準、亮承諾、亮職責。設立“黨(dang) 員示範崗”“黨(dang) 員責任區”,在每個(ge) 區明確黨(dang) 員具體(ti) 崗位,責任到人,讓每名黨(dang) 員身上都有工作指標,肩上都有任務責任。

  建立健全《蛤泊鎮網格化監督管理責任體(ti) 係》,創建“1+N”工作模式,將基層黨(dang) 建工作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人居環境整治、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實。

  “基層黨(dang) 建對農(nong) 村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至關(guan) 重要,基層黨(dang) 支部團結一致,目標一致,創新實幹,發揮模範引領作用,做好領頭雁,農(nong) 村發展的路子才會(hui) 越來越寬,百姓的生活才會(hui) 越來越好,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才會(hui) 早日成為(wei) 現實。”蛤泊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徐海華說。

  抓產(chan) 業(ye) 發展 招商引資“富資源”

  2月21日上午,縣政府副縣長趙永剛代表盧龍縣人民政府與(yu) 盧龍縣恒躍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簽訂盧龍縣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綜合體(ti) 項目合作協議,預計完成投資1.3億(yi) 元,並實地觀摩了企業(ye) 農(nong) 機具機械設備。此次簽約,填補了當地農(nong) 機具社會(hui) 化服務的空白,也是蛤泊鎮2023年招商引資打響的第一槍!

  “業(ye) 興(xing) 人和,村強民富。抓緊抓實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這個(ge) 重中之重,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是黨(dang) 委、政府的職責使命。隻有心係民生,百姓幸福感才更加可及。”秦皇島蛤泊鎮鎮長薑丙柱說。

  “項目落地之後,首先填補了秦皇島市糧食烘幹和倉(cang) 儲(chu) 運輸企業(ye) 的空白。有了烘幹塔,有了糧倉(cang) ,解決(jue) 了農(nong) 民賣糧難、存糧難的問題。然後依托糧食倉(cang) 儲(chu) 烘幹企業(ye) ,和接下來要建設的千頭奶牛牧場項目一起,進行糧食深加工和再利用,進一步擴大農(nong) 民和政府的收入。”盧龍縣恒躍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峰說。

  據了解,盧龍縣蛤泊鎮堅持“招商引資”與(yu) “服務本地企業(ye) ”並重,主動聯合河北銀行燕山大街支行創新組織開展“優(you) 化營商環境,助企紓困解難”暨政銀企對接春風行動。主要解決(jue) 困擾企業(ye) 發展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提高企業(ye) 未來融資靈活度。

  抓人居環境 鐵腕治理“美生態”

  “我是80來歲的人了,沒離開過這片土地,現在和過去比,我感覺生活幸福多了。村裏環境好,空氣好,晚上吃完飯出來遛遛彎,村委會(hui) 廣場還組織娛樂(le) 活動呢!”盧龍縣蛤泊鎮楊柳河村村民王希耿滿臉笑容地說。

  2022年,盧龍縣蛤泊鎮通過一事一議、四好農(nong) 村路、人居環境示範區等項目,對青龍河等11個(ge) 村道路進行硬化,共計11.05公裏,安裝太陽能路燈131盞,栽植綠化植樹13110棵。

  此外,蛤泊鎮創新推行“紅、黃、黑”月考評機製,以考促評,以評促效,鎮域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目前,蛤泊鎮共有青龍河、鮑子溝、楊柳河、牛心山、頭百戶等11個(ge) 美麗(li) 鄉(xiang) 村,完成廁所改造8707個(ge) ,覆蓋率100%,建成標準公廁18個(ge) 。

  “下一步,我們(men) 將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契機,以大型農(nong) 機具社會(hui) 化服務為(wei) 突破點,進一步調優(you) 種植結構,擴展延伸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逐步形成‘種植-收割-回購-倉(cang) 儲(chu) -物流-養(yang) 殖-深加工’全產(chan) 業(ye) 、全要素、全鏈條現代農(nong) 業(ye) 模式,統籌解決(jue) ‘壯大集體(ti) 經濟+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群眾(zhong) 增產(chan) 增收’問題,力爭(zheng) 打造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現代化蛤泊樣板。”盧龍縣蛤泊鎮黨(dang) 委書(shu) 記孟賀奎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