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金華婺城惠農補貼政策保障春耕生產

發布時間:2023-03-06 16:27:00來源: 金華日報

  “今年補貼通過手機操作就能申請,省去來回多次跑的工夫,我們(men) 的春耕勁頭更足了。”3月5日,在金華市婺城區長山鄉(xiang) 種糧大戶豐(feng) 少雲(yun) 的連片農(nong) 田裏,3台旋耕機來回耕作。300多畝(mu) 冬小麥也已進入拔節期,長勢喜人。

  63歲的豐(feng) 少雲(yun) 是長山二村人,也是四鄰八鄉(xiang) 公認的種糧能手。2022年,她從(cong) 長山二村、三村、四村和石道畈村、邵村流轉了1200多畝(mu) 農(nong) 田,2023年計劃種植900多畝(mu) 早稻,目前正處於(yu) 翻耕階段。豐(feng) 少雲(yun) 說,2023年惠農(nong) 補貼發放一次都不用跑,而且還送培訓上門,很方便。

  種糧有補貼,農(nong) 民有底氣。據悉,婺城區有涉及惠農(nong) 補助農(nong) 戶2萬(wan) 多戶。2022年,婺城區規模種糧補貼涉及種糧大戶75戶,發放補貼資金2000多萬(wan) 元;耕地地力補貼涉及農(nong) 戶2.1萬(wan) 戶,發放補貼資金460多萬(wan) 元。

  近年來,婺城區作為(wei) 金華市試點開展惠農(nong) 補貼“一件事”改革,建立“婺農(nong) 補貼”平台,縮短農(nong) 戶申請補貼周期,讓數據多跑腿,讓農(nong) 戶少跑腿,確保惠農(nong) 惠民資金及時、足額、安全發放到位。婺城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科教信息服務站站長朱麗(li) 娜介紹,以前申請補貼,整個(ge) 周期要蓋4個(ge) 章、走6個(ge) 流程,最少需要3個(ge) 月,通過“婺農(nong) 補貼”平台,無需蓋章、線上申請一鍵辦、30天內(nei) 發放完。

  “我不識字,以前申請規模種糧補貼要請人填表,然後跑各村簽字,5個(ge) 村每個(ge) 村至少跑一趟;後麵表單經村、鄉(xiang) 鎮、區審核時,還要配合多次填報。”豐(feng) 少雲(yun) 快人快語,“現在好了,係統裏有基礎數據,農(nong) 田數據有變化,申請改動也方便,讓我們(men) 省時、省力、省心。”

  春耕備耕,農(nong) 機設備的保障十分關(guan) 鍵。婺城區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雙強”行動,按照“自主購機、定額補貼、先購後補、縣級結算、直補到卡(戶)”的方式,大力實施農(nong) 機購置補貼政策,優(you) 化補貼兌(dui) 付方式,確保農(nong) 民享受到惠農(nong) 政策。據統計,近5年婺城區實施農(nong) 機購置補貼機具3762台,補貼金額1638.52萬(wan) 元。

  婺城區蔣堂鎮種糧大戶盛桂有種糧近20年,現在,他的農(nong) 場擁有各類智能化育秧機、插秧機、烘幹機、無人植保機、播種機、施肥機等機械10多台,種糧基本實現機械化。“今年計劃種植早稻680畝(mu) ,3台旋耕機每天能翻耕120至150畝(mu) ,效率比以前提高了數倍。”盛桂有說,2022年雖然遇到極端幹旱天氣,但是早稻畝(mu) 產(chan) 達到400公斤、晚稻畝(mu) 產(chan) 超550公斤,都達到預期,這離不開各種農(nong) 機設備和惠農(nong) “紅包”的助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