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湖南】潘碧靈委員:為生態文明建設鼓與呼
“作為(wei) 一名全國政協委員,我致力於(yu) 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鼓與(yu) 呼,聚焦人民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wei)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獻計出力。”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湘潭大學校長潘碧靈委員說。
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潘碧靈深耕生態環境領域,積極為(wei) 生態環境保護建言獻策,圍繞農(nong) 村環境整治、土壤汙染防治等領域提交了數十件提案。
近年來,潘碧靈委員積極為(wei) 洞庭湖環境治理發聲。去年,他參加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hui) 組織的新時代生物多樣性保護、洞庭湖生態疏浚等調研活動,撰寫(xie) 了1萬(wan) 多字的調研日誌。
經過係統調研,潘碧靈委員建議,以受損濕地生態重建、河湖水生態恢複、河湖緩衝(chong) 帶建設等為(wei) 重點,推進洞庭湖生態係統保護修複。“推動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升級,持續推行生態循環種養(yang) 模式及稻漁綜合種養(yang) 、設施養(yang) 魚等生態養(yang) 殖模式,加快建設一批農(nong) 業(ye) 麵源零直排工程試點。”潘碧靈委員說。
今年初,國務院批複同意《新時代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要求著力推動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升級,著力增進社會(hui) 民生福祉,把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成為(wei) 更加秀美富饒的大湖經濟區。潘碧靈委員表示:“看到建議成為(wei) 現實,我感到十分振奮。”
近年來,潘碧靈委員把調查研究作為(wei) 委員履職最重要的基本功,堅持“不調研、不提案”,先後赴多省份參加脫貧攻堅、汙染防治、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等專(zhuan) 題調研。
潘碧靈委員告訴記者,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他將聚焦氣候變化、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和長江流域生態改善等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不僅(jin) 是一種身份,更代表著一種責任。新征程上,我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繼續貢獻力量。”(記者 楊 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