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全國人大代表、無錫市市長趙建軍:錨定爭當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城市範例目標

發布時間:2023-03-09 16:47:00來源: 人民網

  人民網:中國式現代化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康莊大道。請問趙市長,作為(wei) 人均GDP在全國名列前茅的經濟發達城市,無錫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上繪製了怎樣的藍圖?

  趙建軍(jun) :黨(dang) 的二十大站在民族複興(xing) 和百年變局的曆史高度,為(wei) 我們(men) 描繪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wei) 藍圖和光明前景,發出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偉(wei) 大號召。我們(men) 全麵對標落實中央戰略部署,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和本質要求,緊密結合地方發展實際,進一步明確了全市現代化建設的工作安排、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

  無錫作為(wei) 經濟發達城市,將錨定爭(zheng) 當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城市範例目標,堅持“高於(yu) 全國、優(you) 於(yu) 全省”“實現更早、水平更高”的標準,拿出幹部敢為(wei) 、地方敢闖、企業(ye) 敢幹、群眾(zhong) 敢首創的實際行動,樹立更高標杆、展現更強擔當、開展更多探索,統籌推進“十個(ge) 堅定不移”重點任務,聚焦穩固人均GDP優(you) 勢、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占比、提升研發投入水平、提高居民預期壽命、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重大課題重點任務,加力攻堅、聚力突破,全力建設走在前列、支撐有力、特色鮮明、更可持續、群眾(zhong) 認可的現代化。

  人民網:我們(men) 知道無錫是“工商名城”,多年來一直堅持產(chan) 業(ye) 強市主導戰略,接下來將如何進一步堅持實體(ti) 為(wei) 本,加快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趙建軍(jun) :是的,無錫自古以工而興(xing) 、因商而盛,是近代民族工商業(ye) 的重要發源地,也是“蘇南模式”的主要發祥地。近年來,我們(men) 接續推進產(chan) 業(ye) 強市建設,持續夯實提升“465”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培育壯大10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規上工業(ye) 總產(chan) 值近2.4萬(wan) 億(yi) 元,市場主體(ti) 超108萬(wan) 戶。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傳(chuan) 承弘揚實業(ye) 報國基因,強化產(chan) 業(ye) 為(wei) 基、創新為(wei) 要、企業(ye) 為(wei) 根、項目為(wei) 王,更好展現新時代工商名城的風采。

  產(chan) 業(ye) 為(wei) 基,就是把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作為(wei) 立身之本,全麵落實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實施意見,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集群+特色園區”發展模式,係統建強“3010”重點產(chan) 業(ye) 鏈;同時堅持“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是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底”,鼓勵引導傳(chuan) 統行業(ye) 企業(ye) 研發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快數字化轉型、向產(chan) 業(ye) 鏈高端和上下遊拓展延伸、加強商業(ye) 模式創新、資本加持賦能,開拓新賽道、增創新優(you) 勢。

  創新為(wei) 要,就是始終緊扣“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更加突出企業(ye) 主體(ti) 地位和政府組織作用,加快突破提升創新型企業(ye) 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等關(guan) 鍵環節,力爭(zheng) 年內(nei) 新投用科創載體(ti) 160萬(wan) 平方米,高新技術企業(ye) 突破6500家,新增新型研發機構10家以上,力促“關(guan) 鍵變量”加速成長為(wei) “最大增量”。

  企業(ye) 為(wei) 根,就是堅決(jue) 落實“兩(liang) 個(ge) 毫不動搖”,突出“抓大強中扶小”,推動企業(ye) “上量、上規、上市、上雲(yun) 、上榜”,加快實施本土企業(ye) 深耕、國企在地發展、外資企業(ye) 總部化發展等工程,打造頂天立地、鋪天蓋地的企業(ye) 矩陣,培育堪當大任的新時代錫商隊伍。

  項目為(wei) 王,就是聚焦擴大有效投資、持續加快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導入集聚,高效實施“54321”項目推進機製,優(you) 化完善“雙專(zhuan) 班”推進、“市控區配”管理、“三提三即”改革等務實舉(ju) 措,確保年內(nei) 新備案超10億(yi) 元項目80個(ge) 以上,為(wei) 產(chan) 業(ye) 強市注入更強動能。

  人民網: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無錫有“太湖佳絕處”之稱,太湖治理攸關(guan) 無錫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請您介紹一下無錫將如何持續擦亮“太湖明珠”,今年治太和生態建設上計劃有哪些具體(ti) 舉(ju) 措?

  趙建軍(jun) :近年來,我們(men) 始終堅持“綠水青山”“金山銀山”融合統一,連續八年以“新春第一會(hui) ”研究部署生態環境建設,累計投入超千億(yi) 治理太湖,堅決(jue) 有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全市生態品質顯著提升。

  監測數據顯示,無錫的PM2.5年均濃度實現“九連降”,去年降至27.8微克/立方米;河湖生態成功實現“5個(ge) 首次”,包括太湖無錫水域水質2022年上半年首次達到Ⅲ類,所有國省考河流斷麵水質首次100%達到Ⅲ類,13條入湖河道水質首次全部達到Ⅲ類,主要入湖河流涉及402條一級支浜優(you) Ⅲ比例首次超過90%,治太項目總投資首次超過100億(yi) 元,無錫再唱太湖美旋律悠揚。

  江蘇省委、省政府對無錫綠色發展寄予厚望,要求無錫“治理好太湖母親(qin) 湖,保護好全市生靈草木、山山水水”。我們(men) 將堅定不移強化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

  一以貫之在守護太湖碧水安瀾上下大氣力,統籌外源減量、內(nei) 源減負,強化生態修複、能力提升,深入開展新一輪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推進年度投資超110億(yi) 元重點治太工程,加強涉磷涉酚涉氮企業(ye) 治理,探索“兩(liang) 泥”無害化處置商業(ye) 化利用路徑。

  一以貫之在推進汙染防治攻堅上見真功夫,紮實推進十項重點工作,強化PM2.5和臭氧濃度“雙控雙減”,接續實施美麗(li) 河湖行動,全周期加強土壤汙染防治和固廢處置,奮力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盡快實現由量變到質變的提升。

  一以貫之在塑造低碳發展優(you) 勢上立硬舉(ju) 措,堅定推進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圍繞工業(ye) 、建築、交通三大領域,聚焦零碳技術、低碳企業(ye) 、近零碳園區三大重點,加強零碳工業(ye) 流程再造、高效儲(chu) 能等領域核心技術攻關(guan) ,著力打造新能源、光伏裝備、氫燃料電池等終端產(chan) 品,努力為(wei) 全省乃至全國“雙碳”戰略當好示範、提供支撐。

  人民網: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無錫如何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zhong) ?

  趙建軍(jun) :近年來,我們(men) 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積極回應群眾(zhong) 對高品質生活的向往期盼,民生支出占比超80%,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6萬(wan) 元,恩格爾係數降至27.6%、進入人民生活相對寬裕階段,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消費者滿意度監測全國第一,正向著人民滿意的共同富裕幸福美好城市加速邁進。

  在具體(ti) 工作中,我們(men) 堅持從(cong) “麵、線、點”三個(ge) 維度出發,進一步強化麵上統籌,一體(ti) 推進為(wei) 民辦實事項目、“微幸福”民生工程,高效推進民生服務“十百千”行動;進一步抓實底線高線,堅決(jue) 夯實守牢人民健康、城市安全、社會(hui) 穩定等發展“底線”,持續做強拉高公共服務、人居環境、社會(hui) 治理等民生“條線”,讓群眾(zhong) 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進一步聚焦重點群體(ti) ,加強對“一老一幼”、特殊困難群體(ti) 、就業(ye) 重點人群的關(guan) 心保障,紮實開展“錫心醫養(yang) ”社區居家“332”服務、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3610”等專(zhuan) 項行動,確保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ge) 都不掉隊”。

  人民網: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感、獲得感,需要知民情、聽民聲、重民意。近年來,各地領導幹部愈加重視通過互聯網走群眾(zhong) 路線,您認為(wei) 怎麽(me) 才能將網上群眾(zhong) 工作落到實處?

  趙建軍(jun) :我理解,走好網絡群眾(zhong) 路線,關(guan) 鍵在於(yu) 堅持網上網下相結合,用“辦好一件、帶動一線、溫暖一片”的實際成效做好“送上門來的群眾(zhong) 工作”。我們(men) 高度重視辦理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無錫板塊群眾(zhong) 留言,去年初又創新推出“市長在線·民聲留言板”,構建形成“訴求網上提、難題網下辦、心結當麵解、成效大家評”的網絡問政閉環,在工作推進中重點把握了三條原則。

  一是注重“鍵到鍵”聽民聲。我們(men) 整合提升12345微信公眾(zhong) 號等平台資源,設立“我的煩心事”“我向市長提建議”兩(liang) 大專(zhuan) 欄,運行一年多來收到訴求類留言4.5萬(wan) 餘(yu) 項、辦結率98.7%,收到建議類留言逾萬(wan) 條,其中涉及城市規劃建設、文化內(nei) 涵提升、居家養(yang) 老服務等領域的一批高質量建議已被研究吸納進政府工作、形成製度性安排。

  二是堅持“麵對麵”解民憂。我們(men) 常態化開展“市長與(yu) 市民麵對麵”活動,以民聲留言板“熱力圖”為(wei) 導向,定期與(yu) 市民代表現場交流、協調會(hui) 商,有力有效解決(jue) 了管道天然氣安裝、小區私人充電樁設置、餐飲油煙擾民等一係列群眾(zhong) 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

  三是突出“心貼心”聚民意。在紮紮實實解難題、抓工作的同時,我們(men) 始終堅持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每年將各條線民生工作情況向全網公開、接受全市評議,由廣大網民直接票選出最受歡迎的“民心工程獎”項目,僅(jin) 今年就收獲795萬(wan) 次百姓點讚,真正把民生工作的“訴求單”變成了群眾(zhong) 滿意的“成績單”。

  人民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抓好開局之年的工作。為(wei) 更好扛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的責任擔當,無錫在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ti) 好轉上將如何作為(wei) ?

  趙建軍(jun) :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ti) 好轉,無錫責無旁貸,當前我們(men) 正在突出抓好“四件事”。

  一是抓信心提振。落實“江蘇42條”政策措施,實施“穩增長、強信心、護主體(ti) 、增動能”行動,有序推出一批更聚焦、更精準、更管用的增量配套措施,常態化開展政府和企業(ye) 家座談、走訪企業(ye) 等活動,營造“魚水和諧”營商環境,以有力有效舉(ju) 措提振市場預期、社會(hui) 信心和發展動能。

  二是抓消費提質。持續打造 “太湖購物節”品牌,聚焦住房改善、養(yang) 老服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推出落實“1+3+N”政策措施,推進消費場景供給側(ce) 提升,推動消費全麵複蘇、加快繁榮。

  三是抓投資提效。創新實施項目建設“五百工程”,發布麵向民間資本項目清單,用好用足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確保全年完成固定資產(chan) 投資4300億(yi) 元、市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投資1400億(yi) 元以上。

  四是抓開放提級。推動外貿外規模優(you) 結構、外資拓增量引總部、本土龍頭企業(ye) 強配置謀布局,全力推進“千企萬(wan) 人海外商洽拓訂單”行動和“雙聯雙提”五大行動,穩步提升各類開發區集聚力承載力,建強用好“國際月”等對外溝通平台,以高水平開放發展穩定提振經濟基本盤。

(責編:周夢嬌、吳紀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