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新征程·議民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社會(hui) 保障關(guan) 乎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村民看病,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老人養(yang) 老,60歲以上每月可領取養(yang) 老金,80歲以上還有高齡補貼。”雲(yun) 南省臨(lin) 滄市臨(lin) 翔區細博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付嬌代表細數村民的新實惠,“老有所養(yang) 、病有所醫、失有所助、傷(shang) 有所保,村裏人心裏更踏實、更溫暖。”
代表委員表示,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下一步,要完善覆蓋全民、統籌城鄉(xiang) 、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進一步織密社會(hui) 保障安全網。
強化精準擴麵,把更多人納入保障範疇。中華慈善總會(hui) 黨(dang) 委書(shu) 記孫達委員表示,當前,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因此,健全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應針對新業(ye) 態從(cong) 業(ye) 人員、農(nong) 民工等重點群體(ti) ,分類施策、精準擴麵。
強化問題導向,深化社會(hui) 保障製度改革。“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快發展,人民群眾(zhong) 養(yang) 老需求更為(wei) 多樣。”河南中醫藥大學省重點實驗室主任司富春代表說,應穩步推進養(yang) 老保險製度改革。
去年,我國正式啟動實施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標誌著多層次、多支柱養(yang) 老保險製度框架基本形成。實施3個(ge) 月以來,參加人數已經達到2817萬(wan) 人。“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的實施,有利於(yu) 在基本養(yang) 老保險和企業(ye) 年金、職業(ye) 年金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讓人民群眾(zhong) 退休後能再多一份收入,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司富春代表說。
強化便民服務,推進社保經辦數字化轉型。取消領取養(yang) 老保險待遇資格集中認證,推行人臉識別認證、大數據比對認證,提供上門認證服務;僅(jin) 憑一張社保卡,就可實現就醫購藥、交通出行、惠民惠農(nong) 補貼發放等多種功能……近年來,社保經辦服務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讓群眾(zhong) 辦事更方便。
付嬌代表建議,社保經辦直接麵對廣大人民群眾(zhong) ,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模式,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努力讓“數據多跑路、群眾(zhong) 少跑腿”,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更加精細高效貼心的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