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壯美畫卷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紮實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這是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工作重點中提出,穩定糧食生產(chan) 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連日來,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的在甘全國人大代表,圍繞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出意見建議、交流互動、凝聚共識。
代表們(men) 表示,錨定建設農(nong) 業(ye) 強省目標,立足本職、奮發進取,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而不懈奮鬥,加快促進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
倉(cang) 廩實,天下安。確保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特別是糧食供給,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首要任務。
“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既是政治責任,也是時勢使然。”全國人大代表、慶陽市委書(shu) 記黃澤元表示,慶陽市將牢記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堅持把糧食穩產(chan) 保供作為(wei) “頭等大事”,堅決(jue) 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深入實施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創新推廣“三元雙向”循環農(nong) 業(ye) 發展模式,不斷提升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隴東(dong) 糧倉(cang) ”的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張掖市肅南縣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白曉豔認為(wei) ,提高糧食產(chan) 量,需要在改造基礎設施、提升耕地質量、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提高機械化水平等方麵下功夫,作為(wei) 農(nong) 技人員,將做好優(you) 良品種推廣和農(nong) 業(ye) 技術指導服務,幫助農(nong) 戶科學種田,用好技術種好糧、多產(chan) 糧。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市,利器在科技,關(guan) 鍵靠改革。”全國人大代表、平涼市委書(shu) 記王旭認為(wei) ,必須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驅動,加強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突破,健全產(chan) 學研成果對接,加大農(nong) 業(ye) 科技人才培養(yang) 力度,讓更多良種良技走進田間地頭。同時,必須深化農(nong) 村綜合改革,推動農(nong) 村土地流轉,盤活利用閑置資產(chan) ,不斷發展壯大新型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必振興(xing) ;群眾(zhong) 要致富,產(chan) 業(ye) 是支柱。
“產(chan) 業(ye) 越興(xing) 旺、產(chan) 業(ye) 體(ti) 係越健全,農(nong) 民增收渠道就越通暢。”全國人大代表、蘭(lan) 州鑫源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建敏表示,要用工業(ye) 思維謀劃農(nong) 業(ye) ,做大做強特色產(chan) 業(ye) ,聚焦“土特產(chan) ”,深入挖掘鄉(xiang) 村的多元化價(jia) 值,把主攻方向放在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上,提高產(chan) 品附加值,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的綜合效益。
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是繪就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圖景不可缺少的底色。
全國人大代表、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xiang) 元古堆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董建新表示,脫貧了還不能停步,要結合本地風土文化、自然風光、民俗文化,不斷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讓鄉(xiang) 村美起來,旅遊旺起來,壯大村集體(ti) 經濟,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讓群眾(zhong) 的日子越過越好。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要進一步提高鄉(xiang) 村公共服務便利度。”全國人大代表、臨(lin) 夏州積石山縣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馬秀英表示,要瞄準“農(nong) 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推動各類資源下沉,特別是加快防疫、醫療、養(yang) 老、教育等方麵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讓農(nong) 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人才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基礎支撐。針對目前農(nong) 村人才隊伍不強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臨(lin) 夏回族自治州教師培訓中心副主任董彩雲(yun) 認為(wei) ,應該從(cong) 培養(yang) 和引才兩(liang) 方麵著手解決(jue) 。一方麵促進鄉(xiang) 村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聚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職業(ye) 教育,培養(yang) 本土人才。另一方麵通過健全製度機製激勵等方法,提高鄉(xiang) 村對人才的吸引力。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在不斷完善鄉(xiang) 村建設“硬實力”的同時,也要提升鄉(xiang) 村治理“軟實力”。
“現在鄉(xiang) 村的環境越來越美,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物質生活也越來越好,下一步要在推動鄉(xiang) 村文化建設、提振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精氣神上繼續努力。”全國人大代表、慶陽市鎮原縣臨(lin) 涇鎮席溝圈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馬銀萍表示,要推進傳(chuan) 統農(nong) 耕文化保護和移風易俗,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加強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更好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xiang) 村文明新氣象。
“黨(dang) 員幹部的初心就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全國人大代表、武威市古浪縣三台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兼村委會(hui) 主任李光霞表示,要深入推進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升基層黨(dang) 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向心力,當好群眾(zhong) 的“主心骨”,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提升鄉(xiang) 村治理效能,讓農(nong) 村基礎更優(you) 、產(chan) 業(ye) 更強、環境更美、群眾(zhong) 生活更美好。
讓群眾(zhong) 的錢袋子鼓起來,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是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數字引擎’正越來越多融入鄉(xiang) 村生活場景。”全國人大代表、隴上莊園生態農(nong) 業(ye) 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倩娟表示,要推進數字技術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深度融合,通過“快手”“抖音”“淘寶”等網絡平台拓寬農(nong) 產(chan) 品銷路,實現既“種得好”,也“賣得好”,讓農(nong) 民分享更多產(chan) 業(ye) 增值收益。
全國人大代表、臨(lin) 夏州東(dong) 鄉(xiang) 縣伊菲種植養(yang) 殖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張忠山表示,要增強農(nong) 民合作社服務帶動能力,加強村民的技能培訓,促進家門口就業(ye) 、增加收入。通過培養(yang) 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hui) 管理的“新農(nong) 人”,實現創業(ye) 帶動就業(ye) ,讓“新農(nong) 人”成為(wei) “興(xing) 農(nong) 人”,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活力動力。
宏偉(wei) 藍圖鼓舞人心,號角聲聲催人奮進。
踏上新征程,代表們(men) 紛紛表示,要乘勢而上、接續奮鬥,匯聚更強大的力量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滿希望,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