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葛樹芹代表:培養本土青少年人才 賦能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3-13 15:07:00來源: 人民網

  全國人大代表葛樹芹。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鄭州3月12日電(肖懿木)“農(nong) 村人才的缺失、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以及專(zhuan) 業(ye) 人才的缺乏,製約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腳步。在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更要從(cong) 本土培養(yang) 、發展具有潛力的青少年人才。”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湯陰縣宜溝鎮向陽莊村、三裏屯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葛樹芹說道。

  作為(wei) 一名來自基層的代表,葛樹芹最關(guan) 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她提出了保障本土人才回流和外來人才流入的建議。“人才是振興(xing) 發展的第一要素,對於(yu) 鄉(xiang) 村建設更是重中之重。”

  今年57歲的葛樹芹,1985年嫁到湯陰縣宜溝鎮向陽莊村,1988年當選村委會(hui) 婦女主任。2004年,當選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後,葛樹芹帶領村民修路、架渠、發展產(chan) 業(ye) ,讓向陽莊村從(cong) 欠債(zhai) 村變為(wei) 集體(ti) 資產(chan) 超千萬(wan) 元、集體(ti) 收入超百萬(wan) 元的模範村。2015年,組織上安排葛樹芹到宜溝鎮三裏屯村任村支書(shu) ,向陽莊村村民攔著不讓走。此後,她開始同時兼任兩(liang) 個(ge) 村的村支書(shu) ,把三裏屯村的發展也帶上了正軌。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能幹事、有擔當的基層幹部和‘三農(nong) ’人才。目前,向陽莊村正在發展鄉(xiang) 村綜合產(chan) 業(ye) 示範園,迫切需要大量熱愛農(nong) 村的農(nong) 業(ye) 科技、文旅人才和我們(men) 一起幹事創業(ye) 。”葛樹芹說。

  葛樹芹認為(wei) ,人才的缺失和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失,使農(nong) 村發展陷入瓶頸。在引進人才的同時更要培養(yang) 本土青年人才,相比於(yu) 引進的外來人才,本土人才對家鄉(xiang) 有一種特殊的情懷,帶著這份情懷幹事創業(ye) ,更有一份舍我其誰的勇氣與(yu) 擔當,加之生於(yu) 斯長於(yu) 斯也更加了解製約家鄉(xiang) 發展的瓶頸,對於(yu) 工作中的困難可以“對症下藥”。“利用本土人才的天然優(you) 勢,宣傳(chuan) 黨(dang) 和政府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方針政策,可以迅速將其學到的知識技術轉化為(wei) 發展家鄉(xiang) 的新動力,帶動群眾(zhong) 發展產(chan) 業(ye) ,提高人民群眾(zhong) 的收入。”

  如何留住人才?葛樹芹建議,希望國家明確出台針對扶持農(nong) 村技術人員及其家庭發展的政策,讓技術人員安心紮根農(nong) 村、服務農(nong) 村,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更好發展。同時,提高基層工作人員薪資待遇,解決(jue) 村幹部在養(yang) 老、醫療等方麵的後顧之憂,充分發揮基層幹部的帶頭作用,增強農(nong) 村發展活力。

  有著35年農(nong) 村基層工作經曆的葛樹芹,今年兩(liang) 會(hui) 還帶來了《關(guan) 於(yu) 加大對農(nong) 村養(yang) 老扶持的建議》。葛樹芹在工作中發現,由於(yu) 農(nong) 村人口流動大,年輕人長期在外工作,多數老人不願意去城裏生活,年輕人又無法長期在農(nong) 村陪伴老人,農(nong) 村養(yang) 老問題突出。“近年來,農(nong) 村空巢老人增多,高齡老人群體(ti) 越來越大,傳(chuan) 統家庭養(yang) 老麵臨(lin) 挑戰。”

  對此,葛樹芹建議,相關(guan) 部門應加強對農(nong) 村養(yang) 老護理員的培訓,加大對農(nong) 村、社區養(yang) 老政策扶持力度,整合幾個(ge) 村莊、社區共同建立適合農(nong) 民居住的醫養(yang) 結合型的養(yang) 老機構,讓政策和國家資金更好發揮作用,保障農(nong) 村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