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大力培優鄉村特色產業:一朵菇傘撐起一個“食用菌之鄉”

發布時間:2023-03-14 10:00:00來源: 天津日報

  天津“大水缸”於(yu) 橋水庫北,薊州“東(dong) 大門”出頭嶺鎮,36個(ge) 村23個(ge) 種蘑菇。

  蘑菇味美,香飄古今,明代就有《采菇曲》,“白如白玉簪,香如玉田禾……”如今一朵菇傘(san) 撐起一個(ge) 天津市“食用菌之鄉(xiang) ”。

  早7時,官場村,占地517畝(mu) 的雙河灣產(chan) 業(ye) 園裏菇農(nong) 正忙。一個(ge) 菇棚內(nei) ,“俊國農(nong) 場”經營者田俊國摘完香菇,裝車,向東(dong) 3公裏到出頭嶺村,再向東(dong) 2公裏到孟各莊。兩(liang) 村收購點車來車往,每天將全鎮產(chan) 的香菇、平菇、羊肚菌、白靈菇等運往全國。

  蘑菇一種23年,出頭嶺鎮種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我市首個(ge) 國家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2018年,鎮裏第一家食用菌幹品加工企業(ye) 就實現了出口。去年,出頭嶺香菇特色小鎮還被列入天津市第五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

  6000畝(mu) 的產(chan) 業(ye) 規模、5000多戶的營收,催生批量專(zhuan) 業(ye) 隊伍,“製棒(菌棒)的製棒,拌料的拌料,采摘的采摘……分工越來越細。”出頭嶺食用菌產(chan) 銷協會(hui) 會(hui) 長戴建良,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評為(wei) 2007年度優(you) 秀科技特派員。那年,出頭嶺正“火”。

  越是發展靠前,越易早遭遇“成長煩惱”。“以白靈菇為(wei) 例,早年賣17塊錢一斤,雇工十幾塊錢一天。現在賣價(jia) 漲不多,人工費漲差不多10倍。”戴建良說,除人力成本增加,市場飽和、同質化等因素疊加,一度消磨大夥(huo) 心氣兒(er) ,“傳(chuan) 統種菇越種越難,必須轉型。”

  轉,朝哪兒(er) 轉?

  沒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ge) 國家現代化。奔往“現代化”,出頭嶺再寫(xie) “嶺先”。

  李家倉(cang) 村,國家級合作社國林食用菌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傳(chuan) 統種菇基地,現在是食用菌新品“產(chan) 房”。工廠化菇棚裏仿佛裝了空調,製冷、製熱、出風自動啟停,溫濕可控;食用菌“離地上架”,立體(ti) 種植最大限度利用了空間。“高顏值”的金耳,高賣價(jia) 的紅托竹蓀、繡球菌,畝(mu) 產(chan) 提高的羊肚菌等菌種陸續試種,“過去起家靠‘種’,種蘑菇;現在發展重‘種’,新品種。”合作社負責人陳國華說。

  製種瞄大市場,“合作社籌劃建1500平方米‘淨化空間’,為(wei) 液體(ti) 菌種搭‘手術台’。”

  加工也邁新步,“研究出羊肚菌代餐粉,正跟食品廠談合作”……

  一產(chan) 接“二”,正連“三”。

  聚集各類食用菌的“蘑菇宴”正在一個(ge) 名為(wei) “祥和張家”的農(nong) 家院裏烹調,“幾步外是雙河灣,十裏八裏盡菇棚,食材現買(mai) 現做。”經營者張賀祥說,食客也是遊客,鄉(xiang) 村越來越美,周邊文旅生態資源豐(feng) 富,“薊州全域旅遊,當北部山區足夠‘火’,東(dong) 部也一定‘熱’起來。”

  轉向“現代化”,要做的事不少。鎮黨(dang) 委書(shu) 記楊占雷說,“今年全力打造‘蘑菇小鎮’,改造菇棚,搭載智慧功能;擴種高端羊肚菌,引入榆黃菇、金耳等新品種;在朱官屯建香菇小鎮特色產(chan) 業(ye) 聚集區,引入農(nong) 產(chan) 品初、深加工項目;積極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等。”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各涉農(nong) 區各相關(guan) 單位都在盼,都在幹。

  放眼全市,天津明確提出到2027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建設水平走在全國前列的總目標,確定了未來五年推動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5個(ge) 方麵18項工程131項重點任務,其中在突出培優(you) “土特產(chan) ”和發展鄉(xiang) 村旅遊上,將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型農(nong) 業(ye) ,加快發展食用菌、“三辣”、河蟹等特色產(chan) 業(ye) ,年畫、葫蘆等鄉(xiang) 土產(chan) 業(ye) 和預製菜加工、食品精深加工等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加快發展涉農(nong) 區全域旅遊,拓展鄉(xiang) 村旅遊新業(ye) 態,著力打造城市人群鄉(xiang) 村旅遊目的地和“周末消費”新模式。(記者 劉雅麗(li)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