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丨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建設號角吹響
開欄的話
在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這個(ge) 充滿希望的春天,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hui) 議完成各項議程,圓滿落下帷幕。隨著各項議程完成,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確立的行動指南,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wei) 國家意誌。立足新的時代方位,全國兩(liang) 會(hui) 勾畫建設中國式現代化階段性施工圖,對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部署安排,一項項民生新舉(ju) 措勾勒出民生發展新圖景……舉(ju) 旗定向,綱舉(ju) 目張,新政策新舉(ju) 措不斷夯實信心。眼下,中原大地春意正濃,生產(chan) 車間一派繁忙,田間地頭生機勃勃。貫徹落實全國兩(liang) 會(hui) 精神,我們(men) 從(cong) 這個(ge) 春天出發。
□河南日報記者 師喆 實習(xi) 生 李明豫
全國兩(liang) 會(hui) 剛剛勝利閉幕,河南省科學院的新征程已啟航。
3月15日,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建設暨“人才強院年”啟航儀(yi) 式在省科學院舉(ju) 行。儀(yi) 式現場,省科學院攜手中原科技城與(yu) 全體(ti) 參會(hui) 單位共同發出建設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的倡議,得到武漢大學、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長江量子(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等參會(hui) 單位的積極響應。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建設的號角吹響。
從(cong) 去年開始,省委、省政府就多次作出要打造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的部署。這是一個(ge) 怎樣的“圈”?它的特殊意義(yi) 在哪裏?
“建設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就是要發揮省科學院全省科學技術高地作用,依托特色研究機構,強化技術輸出、創新策源功能,形成以省科學院為(wei) 核心,通過技術研發、項目攻關(guan) 、人才引育、平台共建等形式為(wei) 企業(ye) 發展賦能,集聚引導企業(ye) 環繞在省科學院周圍,打造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要素鏈、製度鏈五鏈深度‘耦合’。”在中國科學院院士、省科學院院長徐紅星看來,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建設的重點是要形成一種企業(ye) 出題、科學院答題、地方政府支持的創新生態圈模式。
“如果要用一個(ge) 詞來形容我們(men) 的創新生態圈,我認為(wei) 是‘獨一無二’。”徐紅星表示,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有別於(yu) 國內(nei) 其他地方的創新生態圈,它不是地方政府主導建設的,而是依托科學技術的力量,通過產(chan) 出原創性科技成果或與(yu) 企業(ye) 合作開展技術攻關(guan) ,解決(jue) “卡脖子”難題,實現產(chan) 業(ye) 化。“《河南省科學院發展促進條例》去年9月開始實施,這是全國首例為(wei) 一家科研單位的發展‘量身打造’立法保障,也為(wei) 我們(men) 建設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增添了底氣。”他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發揮好政府在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中的組織作用,支持和突出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加大科技人才及團隊培養(yang) 支持力度。對於(yu) 正全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河南而言,發揮好新型舉(ju) 國體(ti) 製的作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的建設正當其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們(men) 答好新命題,讓省科學院在完善新型舉(ju) 國體(ti) 製中發揮‘倍增器’作用的決(jue) 心。”徐紅星認為(wei) ,對於(yu) 正全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河南而言,發揮好新型舉(ju) 國體(ti) 製的作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的建設正當其時。
完成建設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這項龐大的係統工程,需要省科學院和中原科技城發揮全省科技創新龍頭作用,在打造環省科學院創新生態圈中當好排頭兵,在地方政府政策、金融、要素、服務等的支持下,引聚一批企業(ye) 在河南投資落地,提高河南科技創新水平,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助力經濟社會(hui) 發展。同時,省科學院要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集聚一流人才,產(chan) 出先進成果,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使命重大,任務艱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