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打造“金字招牌” 興縣小雜糧產業“勃勃生機”

發布時間:2023-03-22 16:39: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2022年9月,山西省糧食行業(ye) 協會(hui) 命名興(xing) 縣為(wei) “山西雜糧之鄉(xiang) ”,並為(wei) 該縣授牌。

  2022年12月,中國農(nong) 科院作科所在北京舉(ju) 行興(xing) 縣雜糧產(chan) 業(ye) 合作項目2022年工作總結暨2023年工作部署視頻會(hui) 議,標誌著興(xing) 縣與(yu) 中國農(nong) 科院作科所所地合作實現良好開局。

  截至2022年底,興(xing) 縣的雜糧種植麵積突破40萬(wan) 畝(mu) ,雜糧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達到10.24億(yi) 元,雜糧收入占農(nong) 民種糧收入的83%,占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小雜糧已經成為(wei) 興(xing) 縣名副其實的富民產(chan) 業(ye) 。

  “請專(zhuan) 家、建基地、育龍頭、擴規模、創品牌、興(xing) 產(chan) 業(ye) ”,一係列組合拳目不暇接,讓“興(xing) 縣雜糧、中國好糧”迅速走出山西、叫響全國,興(xing) 縣雜糧逐步成為(wei) 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有力支撐,成為(wei) 興(xing) 縣“顯山露水”的又一張嶄新名片。

  近年來,興(xing) 縣充分利用境內(nei) 適合雜糧生長的優(you) 勢,大力支持雜糧龍頭企業(ye) 做大做強,與(yu) 中國農(nong) 科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注冊(ce) 成立雜糧研究院,圍繞創建“中國雜糧之鄉(xiang) 、中國雜糧美食之鄉(xiang) 、中國雜糧廚師之鄉(xiang) 、中國雜糧好食材基地縣”四大目標,構建種子基地、試驗示範創新等基地、餐飲文化和雜糧文化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體(ti) 係,推進實施雜糧基地、雜糧交易市場、雜糧文旅小鎮、雜糧宴等“七個(ge) 一”建設,努力將興(xing) 縣小雜糧打造成為(wei) 閃閃發光的一張“金字招牌”。

  人勤春來早 再期大有年

  與(yu) 中國農(nong) 科院深入合作,瞄準建設農(nong) 業(ye) 強縣目標,擴建雜糧種業(ye) 基地5000畝(mu) ,創建綠色有機雜糧基地20萬(wan) 畝(mu) 。

  全力推動晉綏雜糧研究院實質性運行,建設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籌建晉綏雜糧博物館和雜糧文化產(chan) 業(ye) 園,加快推進現代雜糧產(chan) 業(ye) 示範園區建設,啟動建設晉綏雜糧特色小鎮和雜糧交易市場。

  籌備中國(興(xing) 縣)雜糧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暨第五屆中國小米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中國山西雜糧文化藝術節等展會(hui) 平台,持續打響種業(ye) “翻身仗”,擦亮興(xing) 縣精品雜糧品牌。

  在日前召開的興(xing) 縣十七屆六次全會(hui) 暨縣委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呂梁市政協副主席、興(xing) 縣縣委書(shu) 記喬(qiao) 雲(yun) 擘畫出了2023年的農(nong) 業(ye) 工作的新藍圖。

  春回大地,萬(wan) 象更新,戶外依然寒氣襲人、大棚裏卻春意融融。春節的鞭炮聲還未遠去,興(xing) 縣亞(ya) 龍農(nong) 業(ye) 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裏,牛永德夫婦早已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興(xing) 縣亞(ya) 龍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是興(xing) 縣最大的“菜籃子”工程和優(you) 質蔬菜種苗繁育基地,近年來,公司通過與(yu) 中國農(nong) 科院蔬菜繁育所合作,培育出最適宜本土栽種的西紅柿、黃瓜、茄子、西瓜、甜瓜、辣椒等各類蔬菜10大類、20多個(ge) 品種,為(wei) 服務三農(nong) 、保供穩價(jia) 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棚裏新培育的蔬菜幼苗鬱鬱蔥蔥,嬌翠欲滴,生機盎然。興(xing) 縣本土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趙玉平,正在指導農(nong) 戶張換平為(wei) 種苗放風澆水,他說,這個(ge) 幼苗再過1周左右就可以出棚了,今年培育的這些西紅柿、辣椒、西瓜都是經過去年實驗後選擇的最好品種,不論品質還是數量都是最好的。

  看著長勢正旺生機勃勃的各種蔬菜,牛永德夫婦無比激動,“以前種大田旱澇難把握,增收沒保證,如今種大棚,不但旱澇能保收,而且銷售不發愁,種植蔬菜一年比一年好這就是科技強農(nong) 給種植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牛永德說。

  喬(qiao) 雲(yun) 指出,興(xing) 縣圍繞“科技支撐+龍頭企業(ye) +基地+農(nong) 戶”的雜糧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聚焦雜糧全產(chan) 業(ye) 鏈,在持續做好“興(xing) 縣小雜糧”這篇“大文章”的同時,始終聚焦蔬菜基地建設,要抓住春耕備耕關(guan) 鍵時期,充分發揮科技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支撐和促進作用,提升大棚蔬菜種植的科技含量,促進蔬菜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盯住優(you) 化利益聯結機製,凝聚幹群力量發展產(chan) 業(ye) ,帶動群眾(zhong) 持續穩定增收。

  雜糧聲譽響 農(nong) 民樂(le) 開懷

  3月3日,興(xing) 縣召開2023年雜糧產(chan) 業(ye) 合作項目推進會(hui) ,中國農(nong) 科院作科所原黨(dang) 委辦公室主任、研究員楊建倉(cang) ,在會(hui) 上指出,山西是著名的“小雜糧王國”,而興(xing) 縣又是雜糧王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興(xing) 縣境內(nei) 溝壑、梁峁、穀地交錯,形成了適宜各種小雜糧不同生長需求的獨特氣候,是優(you) 質小雜糧的黃金產(chan) 區。

  興(xing) 縣蔡家會(hui) 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這裏生產(chan) 出的興(xing) 縣小米,經中國農(nong) 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穀子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首席科學家刁現民鑒定,鋅含量高於(yu) 普通穀子的50%。

  興(xing) 縣要依托這一優(you) 勢,加快推進雜糧產(chan) 業(ye) 精深加工,變資源優(you) 勢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經濟優(you) 勢。

  令人欣喜的是,2022年中國農(nong) 科院將這裏確定為(wei) ——雜糧育種基地。

  早春時節是豌豆選育定種的關(guan) 鍵節點,連日來,中國農(nong) 科院作物所專(zhuan) 家宗緒曉和楊濤,已數次來到田間,細心觀察著土壤的墒情,迫不及待謀劃著今年的試驗方向。這已是宗緒曉和楊濤在興(xing) 縣育種的第2個(ge) 年頭了。

  一年前,作為(wei) 國內(nei) 深耕食用豆領域的研究人員,宗緒曉和楊濤希望在蔡家會(hui) 基地選育出了最適宜種植的新品種,為(wei) 興(xing) 縣發展雜糧產(chan) 業(ye) 做出了“由理論到實踐”的重大貢獻,效果效益“看得見摸得著”,為(wei) 興(xing) 縣堅定發展“小雜糧”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提供了科學依據、現實佐證。

  位於(yu) 蔡家會(hui) 鎮的興(xing) 縣山花爛漫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公司是興(xing) 縣的雜糧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這裏也是“興(xing) 縣雜糧 中國好糧”的“搖籃”和發祥地。

  連日來,山西省人大代表、公司董事長賀虎平,走村串戶,利用農(nong) 閑時節馬不停蹄與(yu) 農(nong) 戶們(men) 簽訂雜糧種植協議。“年初召開的全縣經濟工作會(hui) 議確定的‘打好六張牌’的經濟大盤,其中第一張牌就是‘打好精品雜糧牌’,令人振奮,信心倍增。特別是提出擴建雜糧種業(ye) 基地5000畝(mu) ,創建綠色有機雜糧基地20萬(wan) 畝(mu) 的目標,這對我們(men) 農(nong) 業(ye) 企業(ye) 來說千載難逢的好機遇。”麵對政策利好和光明前景,賀虎平激情滿懷,“我們(men) 將千方百計契合縣裏的大政方針,付出千辛萬(wan) 苦,讓興(xing) 縣小雜糧種植遍布千山萬(wan) 水,讓千家萬(wan) 戶成為(wei) 小雜糧種植的最大‘贏家’,實現‘山花爛漫時,農(nong) 民叢(cong) 中笑’的美好願景。”

  春節剛過,賀爾康便啟程赴省城太原的興(xing) 縣山花爛漫農(nong) 特產(chan) 品經銷部與(yu) 客商簽訂大額訂單。他說,去年興(xing) 縣將“興(xing) 縣雜糧 中國好糧”在包括中央電視台在內(nei) 的各大媒體(ti) 推送,同時在北京西站、太原南站以及省內(nei) 外的高速通道上做廣告,“山花爛漫”品牌的小雜糧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訂單越來越多,銷量逐年增加,去年4大類36個(ge) 品種,雜糧銷售實現翻番,銷量再創曆史新高。

  賀爾康口中所說的訂單,隻是企業(ye) 與(yu) 客商之間的銷售合同。事實上,興(xing) 縣為(wei) 了保障農(nong) 民利益,一直堅持組織實施小雜糧訂單種植農(nong) 業(ye) 。據統計,2022年企業(ye) 、協會(hui) 與(yu) 農(nong) 戶簽訂優(you) 質小雜糧訂單10萬(wan) 畝(mu) ,簽訂種植合同23500多份,2008年小雜糧產(chan) 業(ye) 協會(hui) 引進隴穀6號、隴鑒2129、小銀米、隴糜7號、定校6號、平蕎2號、04鑒1、04鑒2、固6783-1等新品種,推廣種植麵積10多萬(wan) 畝(mu) ,平均畝(mu) 產(chan) 350多公斤,每畝(mu) 綜合收入1200多元。

  談起訂單農(nong) 業(ye) ,趙家坪的佐子坪村的種糧大戶趙艾喜高興(xing) 之情溢於(yu) 言表。“有‘訂單’撐腰,我們(men) 種植的穀子再也不愁賣了……”去年,他種植的2畝(mu) 穀子,收入達6萬(wan) 多元。

  截至目前,全縣共有雜糧加工企業(ye) 15家,年加工2.8萬(wan) 噸,年產(chan) 值達2.2億(yi) 元,吸納當地8000餘(yu) 人就業(ye) ,帶動21850餘(yu) 戶種植戶實現穩定增收。

  科技賦種業(ye) 孕育新希望

  種子是糧食的“芯片”。興(xing) 縣堅持把“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真正落實到位,讓每一粒“種子”,都能孕育出新希望,夯實糧食安全“壓艙石”。

  年初召開的全縣經濟工作會(hui) 議,開篇就點出了“農(nong) 業(ye) ”工作,響亮提出“打好精品雜糧”牌,並曬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截至2022年,興(xing) 縣雜糧種植麵積突破40萬(wan) 畝(mu) ,雜糧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達到10.24億(yi) 元,雜糧收入占農(nong) 民種糧收入的83%,占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雜糧產(ch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老百姓致富增收的主導產(chan) 業(ye) 。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的升級換代,離不開科技的支撐。2021年,興(xing) 縣與(yu)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達成合作意向,於(yu) 2022年4月正式簽約,力求通過院地合作,為(wei) 當地雜糧產(chan) 業(ye) 提供科技支撐。當年5月,來自作科所的專(zhuan) 家們(men) 赴興(xing) 縣調研,開始在蔡家會(hui) 、固賢、趙家坪等地建設優(you) 質雜糧種業(ye) 示範基地。

  組建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及晉綏雜糧研究院領導機構,成立雜糧博物館專(zhuan) 班,中國農(nong) 科院作科所派出穀子、高粱、蕎麥、熱季食用豆、冷暖季食用豆等5個(ge) 雜糧品種科研團隊,刁現民、頓寶慶、周美亮、王麗(li) 俠(xia) 、武晶、楊濤等7位專(zhuan) 家親(qin) 臨(lin) 興(xing) 縣開展試驗示範工作。

  國家穀子糜子產(chan) 業(ye) 體(ti) 係首席科學家刁現民是最早到興(xing) 縣的科學家之一。蔡家會(hui) 鎮柳林村的示範基地建成後,他在這裏種植了50畝(mu) 穀子,包括5個(ge) 示範新品種、37個(ge) 苗頭品係、55個(ge) 各種穀子育種材料。

  2022年12月30日,在雜糧產(chan) 業(ye) 合作項目報告會(hui) 上,刁現民介紹稱,在興(xing) 縣試種的蕎麥有7個(ge) 品係的畝(mu) 產(chan) 超過了400公斤,9個(ge) 品係的畝(mu) 產(chan) 超過了當地對照品種,並且所有的品種、品係和材料,都具有抗除草劑、中矮稈抗倒伏、適宜全程機械化的特點。

  特別是,中穀19在蔡家會(hui) 鎮進行了大麵積示範,畝(mu) 產(chan) 平均達到了500公斤。3個(ge) 釀酒用糯高粱品種京粱201、京粱202和京粱203畝(mu) 產(chan) 達到500公斤以上,篩選出25個(ge) 高產(chan) 優(you) 質、抗逆性強的蕎麥品種,2個(ge) 豌豆新品種(中秦1號和中秦3號)畝(mu) 產(chan) 平均達到200斤。

  這些成果和行動充分發揮了“保供給、破要害、開新局”的科技支撐作用。

  “興(xing) 縣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將雜糧列入縣重點產(chan) 業(ye) 來扶持發展,並積極與(yu) 我們(men) 作科所開啟合作,走出用科技的力量促進雜糧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用科技的力量催生興(xing) 縣農(nong) 業(ye) 發展新動能、塑造興(xing) 縣經濟發展新優(you) 勢的新路子,這足以說明興(xing) 縣執政者們(men) 深謀遠慮情係‘三農(nong) ’的擔當。”中國農(nong) 科院作科所成果轉化與(yu) 基地處副處長肖永貴說,“從(cong) 當前實施情況看,我們(men) 加強了興(xing) 縣雜糧產(chan) 業(ye) 發展的頂層設計,因地製宜建立了雜糧研究院,推動建立了蔡家會(hui) 鎮和固賢鄉(xiang) 優(you) 質雜糧種業(ye) 試驗示範基地,探索構建‘雜糧研究院+研發團隊+燕麥公司、農(nong) 科優(you) 品、山花爛漫、清泉醋業(ye) 運營推廣公司’的從(cong) 研發到生產(chan) 到加工的全產(chan) 業(ye) 鏈一條龍的協同發展機製,基本完成了既定的目標任務,實現了一年開好頭、起好步的良好局麵。”

  做大做強做優(you) 農(nong) 業(ye) 品牌,蹚出富縣、富村、富民的轉型發展之路。如果說,瞄準建設農(nong) 業(ye) 強縣目標,繼續與(yu) 中國農(nong) 科院合作,打造雜糧種業(ye) 基地、擴大雜糧種植麵積,延伸雜糧產(chan) 業(ye) 鏈條,是興(xing) 縣打響打亮興(xing) 縣雜糧品牌戰中競相綻放的支支奇葩,那麽(me) ,隨著現代農(nong) 業(ye) 、高效農(nong) 業(ye) 、低碳農(nong) 業(ye) 、觀光農(nong) 業(ye) 的強力推進,興(xing) 縣的小雜糧產(chan) 業(ye) 和方興(xing) 未艾的種業(ye) ,必將會(hui) 姹紫嫣紅、結出更加豐(feng) 碩的成果,再顯興(xing) 縣綠色小雜糧產(chan) 業(ye) 的勃勃生機。(張亞(ya) 東(dong)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