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京北小城打造京津冀數字經濟創新示範基地

發布時間:2023-03-24 11:30:00來源: 河北日報

  京北小城打造京津冀數字經濟創新示範基地

  ——走進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④

  作為(wei) 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之一,承德縣高新區深入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積極發展呼叫服務產(chan) 業(ye) 、大數據產(chan) 業(ye) ,加快產(chan) 業(ye) 聚集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示範基地在大數據領域的影響力,努力打造京津冀數字經濟創新示範基地。

  深挖“好聲音”資源,大力發展呼叫服務產(chan) 業(ye)

  從(cong) 承德市區驅車沿承秦高速公路行駛,在下板城出口駛下,隻見灤河大橋左側(ce) ,矗立著幾棟玻璃幕牆大樓。其中,一棟樓上有四個(ge) 紅色遒勁大字“京北聲穀”。這裏便是位於(yu) 承德縣的華明服務外包產(chan) 業(ye) 園。

  在產(chan) 業(ye) 園B座5層,入駐的是深圳市勝科企業(ye) 管理有限公司。2000多平方米的辦公區域內(nei) ,眼觀電腦、頭戴耳機的客服人員坐滿了數百個(ge) 工作間,正在與(yu) 用戶通話。總經理劉然告訴記者,他們(men) 主要從(cong) 事金融行業(ye) 的服務外包工作,提醒用戶在貸款到期前按時還款。

  “我們(men) 話術簡單,經過簡單培訓即可上崗,70%的員工都是女性。”劉然說,他曾在北京一家電話軟件公司工作多年,2019年他意欲回鄉(xiang) 創業(ye) ,思來想去決(jue) 定挖掘家鄉(xiang) 的普通話資源優(you) 勢,做“好聲音”產(chan) 業(ye) 。考察華明服務外包產(chan) 業(ye) 園後,劉然被這裏吸引了,經過與(yu) 合作夥(huo) 伴商量,很快將公司落戶園區。在市場引領和政府幫扶下,公司承接的項目越來越多,員工也從(cong) 1名發展壯大到現在的360多名。

  劉然最近經常在全國各地出差,洽談業(ye) 務。“年後又落地了3個(ge) 項目,還有一些好項目在洽談中。今年,我們(men) 業(ye) 務範圍將進一步拓展,還要繼續增加客服人員,讓承德縣‘好聲音’服務更多的用戶。”劉然信心滿滿。

  呼叫服務產(chan) 業(ye) 是現代服務業(ye) 的重要業(ye) 態之一。作為(wei) 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經過多年的發展,受人力成本增加、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承載產(chan) 業(ye) 發展的呼叫中心從(cong) 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下沉趨勢逐年加速。近年來,承德縣依托普通話資源優(you) 勢,大力發展呼叫服務產(chan) 業(ye) 。

  位於(yu) 產(chan) 業(ye) 園A座的河北翔睿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承擔著全國十幾個(ge) 省份的聯通客服外包服務業(ye) 務,同時還與(yu) 陽光出行等公司合作。“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公司業(ye) 務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今年已經新招聘近百人。”總經理苗寧說,與(yu) 其他地區相比,這裏有發展呼叫服務的人才優(you) 勢。尤其是今年承德縣推出“人力資源自選超市”,讓產(chan) 業(ye) 發展有了人才支撐。未來,他們(men) 會(hui) 將分散在全國的幾家分公司業(ye) 務資源陸續轉移到承德縣或周邊,進一步做大做強呼叫服務產(chan) 業(ye) 。

  華明產(chan) 業(ye) 園招商運營經理趙娜介紹,園區將重點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電子核心基礎產(chan) 業(ye) 、高端金融外包、高端軟件和新興(xing) 信息服務產(chan) 業(ye) 等,努力形成全產(chan) 業(ye) 鏈服務外包發展新格局。

  在“好聲音”產(chan) 業(ye) 加快壯大的同時,大數據產(chan) 業(ye) 也在穩步推進。目前,雲(yun) 聯大數據產(chan) 業(ye) 園項目前期手續已基本辦完,正在積極招商,將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製化建設。依托大數據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承德縣高新區推動產(chan) 業(ye) 項目聚集,累計簽約大數據上下遊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項目24個(ge) ,總投資628億(yi) 元。

  加快兩(liang) 化融合,推動製造向“智造”升級

  “過去一條產(chan) 線每月產(chan) 能是七八百噸,現在通過引進新設備新技術,一條產(chan) 線每月產(chan) 能擴大到了2000噸。”在承德縣高新區,承德金瑞名邦鋼結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部經理王劍光告訴記者,該公司改造升級後的新廠區正在試生產(chan) ,相比老廠區,效率大幅提升。

  王劍光以埋弧焊這一關(guan) 鍵工序舉(ju) 例,通過智能化設備和技術,埋弧焊崗位工人每天焊接量是過去的兩(liang) 倍。“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能降低工作難度、提高產(chan) 品品質。”王劍光說,工人隻要對好焊槍,按下按鈕,就無需幹預了,自動化設備會(hui) 一次焊接成型,不再過於(yu) 依賴工人經驗和技能水平。

  變化較大的還有噴漆房。過去工人在噴漆房戴著數層口罩,也抵擋不了刺鼻氣味的侵襲,工作環境較為(wei) 惡劣。如今,進入噴漆房,工人隻需點擊一個(ge) 按鈕,由各種傳(chuan) 感器、智能化設備組成的有害氣體(ti) 吸附催化係統便開始工作。智能化的係統為(wei) 工人創造了一個(ge) 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承德縣推廣大數據、雲(yun) 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應用,支持企業(ye) 數字化轉型升級,實施新一輪企業(ye) 技術改造提升,培植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納米綠色印刷版材數字化車間建成後,生產(chan) 效率大幅提高,物料成本大幅下降,產(chan) 品質量大幅提升。”承德天成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彥民告訴記者,與(yu) 之前相比,產(chan) 品日產(chan) 量提高15%,生產(chan) 效率提高20%,運行成本降低12%,版材一級品率達92%以上,產(chan) 品不合格率降低60%。

  不僅(jin) 如此,天成印刷公司生產(chan) 車間從(cong) 物料投放到產(chan) 品產(chan) 出實現全程數字化控製,產(chan) 品質量和勞動安全得到保障;倉(cang) 儲(chu) 物流等環節采用智能化技術設備實時記錄產(chan) 品信息,銷售產(chan) 品及時高效,售後快捷準確。

  著力做好“大數據+工業(ye) ”深度融合,承德縣加快推進智能裝備工業(ye) 控製係統及軟件的開發集成應用,促進移動互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與(yu) 製造業(ye) 融合發展。天成印刷、乾隆醉酒業(ye) 等221家企業(ye) 完成數字化車間改造、智能製造裝備升級與(yu) 創新應用建設,能效提高30%以上。

  搶抓發展機遇,打造京津冀數字經濟創新示範基地

  數字經濟代表新的生產(chan) 力和新的發展方向。如何搶抓發展機遇,進一步加快產(chan) 業(ye) 聚集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承德縣高新區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管委會(hui) 常務副主任楊建光表示,他們(men) 將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打好“項目倍增落地”“優(you) 化營商環境鞏固提升”“六治六提縱深推進”三場硬仗,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對接力度,加快產(chan) 業(ye) 聚集,延伸拓展服務外包和大數據產(chan) 業(ye) 。繼續加大示範基地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服務配套建設,不斷提高吸引力和綜合承載力,打造京津冀數字經濟創新示範基地。

  積極延鏈補鏈,發展電商營銷服務。搶抓國家級電子商務綜合示範項目落地契機,依托專(zhuan) 業(ye) 電商培訓團隊,大力孵化電商服務站、網紅工作室,與(yu) 板城酒業(ye) 、順天食品等本地及京津企業(ye) 深度對接,通過互聯網平台精準挖掘營銷機會(hui) ,拓展產(chan) 品推廣、客戶聯絡、售後服務等第三方服務業(ye) 務。

  在發展數據存儲(chu) 和運算服務方麵,承德縣將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快大數據產(chan) 業(ye) 鏈布局,積極發展數據備份服務、數據存雲(yun) 服務,重點培育數據內(nei) 容審核、數據清洗、數據采集加工、數據標注、智能分析等服務業(ye) 態,豐(feng) 富大數據應用場景。

  根據相關(guan) 規劃,到2023年底,承德縣新引進服務外包企業(ye) 20家以上;到2025年,服務外包企業(ye) 達到60家以上,實現年主營業(ye) 務收入20億(yi) 元以上;到2027年,達到100家以上,實現年主營業(ye) 務收入50億(yi) 元以上。楊建光說,通過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2-3個(ge) 特色鮮明的服務外包聚集基地,在電子商務、互聯網營銷、軟件研發等領域形成輻射,企業(ye) 外包呼叫服務產(chan) 業(ye) 初具規模,力爭(zheng) 打造成為(wei) 京津冀知名服務外包產(chan) 業(ye) 基地。

  深化數字經濟引領融合,推動實體(ti) 經濟創新升級。楊建光表示,將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經濟社會(hui) 全麵深度融合發展。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進行全方位、全鏈條改造。推動信息化惠民服務,加快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持續提升群眾(zhong) 獲得感。(記者米彥澤)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