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鄉村振興看山西 | 晉城:鄉村“一日”看美麗經濟風生水起

發布時間:2023-03-24 14:23: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晨光熹微,醒來的鄉(xiang) 野舒展筋骨,開啟又一天的勞作;日上三竿,勤勞的農(nong) 人揩淨汗水,盤算著未來的收獲;晚霞滿天,五彩的燈光讓日落而息的鄉(xiang) 村別有風味。

  同樣的一天,不同的色彩。從(cong) 瑰麗(li) 雄壯的古堡,到雲(yun) 海翻騰的太行山,從(cong) 花團錦簇的街道,到星河倒映的龍馬湖畔,來晉城看山望水品明清古堡文化,感受獨特的“清涼境界”,已成眾(zhong) 多遊客的佳選。

  依托“好山好水”的資源優(you) 勢,康養(yang) 文旅成為(wei) 晉城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風口”,也成為(wei) 農(nong) 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破曉日新:精氣神越來越抖擻

  淩晨,太陽從(cong) 東(dong) 方噴薄而出,霞光萬(wan) 丈染紅了無邊的天際和雲(yun) 海。

  懸崖下、溝壑處,虛無縹緲的雲(yun) 海在山間緩緩升騰,一會(hui) 像脫韁的野馬奔騰向前,一會(hui) 又似大海波濤洶湧。

  置身王莽嶺山頂,眼前的日出和雲(yun) 海交相呼應,形成了一幅幅壯麗(li) 畫卷。

  穿過“之”字型掛壁公路,一幢幢白色建築錯落有致地分布山間,宛如世外桃源。錫崖溝片區由錫崖溝水鎮、赤焰鎮、美麗(li) 山鄉(xiang) 生活區三個(ge) 區域組成,以太行水鎮為(wei) 定位,著力打造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le) 、民俗文化於(yu) 一體(ti) 的高端康養(yang) 民宿群。

  地處王莽嶺景區核心地段的錫崖溝村,依托“太行龍頭”王莽嶺景區的輻射帶動,實施了掛壁公路治理、村內(nei) 道路改移、河道綜合治理、遊客中心等項目建設,並探索出了一條“國有資本拉動+整體(ti) 規劃聯動+多元發展帶動”發展路徑,村民們(men) 通過房屋租賃、景區務工、開辦農(nong) 家樂(le) 和土特產(chan) 品店等,實現多渠道增收致富。如今,錫崖溝村年接待遊客30餘(yu) 萬(wan) 人次,“窮山溝”華麗(li) 轉身為(wei) “紅火溝”。

  當大地從(cong) 薄明的晨曦中逐漸蘇醒,皇城相府打開城門,迎接著四麵八方遊客的到來。

  隨著清脆的開城“鑼聲”,雄壯的鼓樂(le) 、威嚴(yan) 的儀(yi) 仗隊伍,還有那一聲宏亮的“聖旨到”,再現了傳(chuan) 說中康熙皇帝禦駕相府的盛大場麵。

  從(cong) 山間的相府莊園酒店向下看,皇城相府古宅的土色牆壁,與(yu) 郭峪古城的豫樓遙相呼應。在山那頭,海會(hui) 書(shu) 院千年古塔上的孔雀藍琉璃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裏的5個(ge) 村落連成一片,實現文旅資源深度融合。

  “我們(men) 通過整合周邊郭峪古城景區、海會(hui) 書(shu) 院景區、九女仙湖景區,托管運營蟒河景區,修建了兩(liang) 個(ge) 大型遊客接待中心,年接待遊客200萬(wan) 人次,年綜合收入3億(yi) 多元,帶動發展起農(nong) 家樂(le) 、特色民宿及相關(guan) 商戶500多個(ge) ,解決(jue) 3000名居民的就業(ye) 問題。”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皇城相府集團董事長陳曉拴介紹。

  近年來,晉城市堅持重大項目牽引,龍頭景區帶動,係統化打造“養(yang) 心、養(yang) 身、養(yang) 性、養(yang) 神、養(yang) 老、養(yang) 成”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群,構建形成“一核、兩(liang) 環、兩(liang) 帶、十片”的發展格局,叫響叫亮“東(dong) 方古堡、人間晉城,雲(yun) 錦太行、詩畫晉城”品牌。

  日懸中天: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沿著太行一號旅遊公路來到高平市寺莊鎮釜山村,白牆灰瓦的古村落、錯落有致的棋盤六院、頗具年代感的步行古街、碧波蕩漾的泫水湖,目及所至,皆是風景。

  釜山村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傳(chuan) 說是神農(nong) 炎帝部落和堯舜禹部落的主要活動地之一。2019年6月,釜山村被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評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村落”。

  “感覺這裏特別漂亮,古色古香的建築,濃鬱的人文曆史,時代的記憶和現代的元素在這裏實現了交融,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漫步於(yu) 古街的遊客說。

  中午時分,在釜山村的鄉(xiang) 村小館裏,店主楊豔正跑前跑後忙著招待客人。

  小賣部、木條凳、霓虹燈……小餐館複古範兒(er) 十足,隨著釜山村示範點的不斷建設,許多和楊豔一樣的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

  釜山村示範點是高平市依托太行一號旅遊公路環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帶,以村企共建模式運營建設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該村先後投資2000餘(yu) 萬(wan) 元實施村莊基礎設施提升、立麵改造、汙水處理站建設等。同時,依托優(you) 質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145造幣廠文化,立足黃梨、設施農(nong) 業(ye) 等產(chan) 業(ye) 基礎,以“古村舊時光慢生活驛站”為(wei) 基調,大力發展以山水觀光、餐飲休閑、古村民宿、時代體(ti) 驗、果蔬采摘為(wei) 主的鄉(xiang) 村文旅業(ye) 態。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之勢,走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路。如今的釜山村,既有傳(chuan) 統文化的浸潤,也有返璞歸真的清歡,更有鄉(xiang) 村發展的活力。

  “以前我們(men) 以種地為(wei) 生,山裏的連翹種植也能增加一些收入,不過靠不住。‘太行一號’旅遊公路通了以後,好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開始回鄉(xiang) 創業(ye) ,個(ge) 人和集體(ti) 的收入是一年比一年好。‘太行一號’對我們(men) 來說,就是致富路、幸福路。”陵川縣浙水村一名村幹部說。

  一步一景、一村一韻、一山一畫卷,織就了晉城文旅康養(yang)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融合發展的錦繡緞帶。依托總長581公裏太行一號旅遊公路,貫通全市6縣(市、區)、36個(ge) 鄉(xiang) (鎮、辦),連接全市90%的脫貧地區、連通全市90%的景區景點、覆蓋全市90%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區,緊緊圍繞“路、景、村、業(ye) ”一體(ti) 推進,做足文旅康養(yang) 、環境治理、特色產(chan) 業(ye) 布局大文章,建成慢行、服務、景觀、信息、農(nong) 田財化“五大配套係統”,帶動沿線村集體(ti) 發展壯大,讓老百姓守在“家門口”鼓起“錢袋子”。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基礎設施更新完備,農(nong) 家樂(le) 、觀光園等各類產(chan) 業(ye) 業(ye) 態乘勢興(xing) 起,老百姓生活美了,獲得感多了,幸福味濃了。2022年,太行一號文旅康養(yang)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融合發展示範帶工程,吸引500萬(wan) 人次觀光旅遊、3.9萬(wan) 人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間接受益近40萬(wan) 人。

  華燈初上:三農(nong) 經越念越時尚

  “東(dong) 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夜幕下,大陽古鎮“打鐵花”民間藝人們(men) 共同配合,將剛剛出爐的1600攝氏度的鐵液迅速擊向天空,伴隨一串串叮當聲響,被擊打後的鐵花紛飛,漫天金色光點如星辰墜落般絢麗(li) 奪目,引得觀眾(zhong) 陣陣感歎。

  大陽古鎮位於(yu) 晉城市澤州縣,古稱“陽阿”,是“中國曆史文化名鎮”,擁有2600多年曆史。古鎮保留了規模宏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被稱為(wei) “中國古城鎮活化石”。

  在這裏,城池寨堡、官居商宅、樓閣津梁比比皆是,一磚一石,一草一木都散發出滄桑韻味。

  看過“打鐵花”表演後,川流不息的人群摩肩接踵,或駐足小攤前慢慢品味,或拉住街坊朋友拉呱家常,伴著婉轉悠揚的叫賣聲,“煙火氣”升騰集聚。

  “古鎮不僅(jin) 環境越來越好,還建造了優(you) 美的民宿,遊客越來越多,我們(men) 打心眼兒(er) 裏高興(xing) 。”曾在外打工的村民馬才娥看到了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的好勢頭,回到家鄉(xiang) 開始投身民宿行業(ye) 。

  大陽古鎮的民宿,是晉城市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百村百院”工程重點,占地6350平方米。這裏集中修繕改造的院落共20處,其中有9處明清古居民院落,還有11處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現代院落。

  依托鱗次櫛比的明清民居,大陽古鎮建成108個(ge) “太行人家”古韻係列高品質康養(yang) 民宿。特色院落充分考慮了當地建築特點和地方文化特色,遊客置身其中既能體(ti) 驗到北方古堡的深邃與(yu) 厚重,又能感受到現代生活的便利與(yu) 時尚。

  據山西大陽古鎮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誌鵬介紹,截至目前,已建成的特色院落累計接待遊客30餘(yu) 萬(wan) 人次,營業(ye) 收入350餘(yu) 萬(wan) 元,帶動村民收入180餘(yu) 萬(wan) 元。

  大陽古鎮景區以“百村百院”工程為(wei) 契機,積極盤活農(nong) 村閑置資源,增加當地農(nong) 民收入,為(wei) 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旅遊發展提供了一條新思路、新途徑。同時,也印證了實施“百村百院”工程以來,晉城市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發生的新變化。

  “百村百院”工程主要依托晉城市古堡文化、山水資源,在全市1553個(ge) 村中優(you) 選了康養(yang) 資源最豐(feng) 富、最優(you) 質、最有特色的100個(ge) 村落和大陽古鎮100個(ge) 明清院落,實施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目前,已建成50個(ge) 主題鮮明、設施舒適、功能多樣的康養(yang) 特色村和50處康養(yang) 院落。

  司徒村、瓦窯頭村、上莊村、皇城村、靈岩寺村、西莊上村、橫水村……在“百村百院”工程中,晉城的特色村落紛紛利用原有古建,結合當地人文、曆史、生態、民俗、環境資源及日常生產(chan) 活動,給旅客提供住宿處所和民俗生產(chan) 方麵的體(ti) 驗活動,讓遊客體(ti) 驗當地風情、感受有別於(yu) 以往的生活。當地村民也通過在康養(yang) 民宿參與(yu) 餐飲、保潔、保安、民宿管家、康養(yang) 護工等服務實現了穩定增收。

  到“十四五”末,晉城市將建成100個(ge) 康養(yang) 特色村、100個(ge) 康養(yang) 特色院落,為(wei) 康養(yang) 市場提供萬(wan) 張床位規模的康養(yang) 民宿集群。

  以農(nong) 耕文化為(wei) 魂、以田園風光為(wei) 韻、以村落民宅為(wei) 形、以觀光農(nong) 業(ye) 為(wei) 基,無數個(ge) 美麗(li) 鄉(xiang) 村脫穎而出。作為(wei) 山西省唯一的農(nong) 林文旅康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整市推進試點,晉城市努力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美麗(li) 畫卷上,描繪新時代的“太行山居圖”。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