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成交61宗住宅用地 現房銷售勢頭明顯
近日,不動產(chan) 谘詢機構首佳顧問發布報告顯示,2022年,北京土地招拍掛市場共成交土地111宗,平均溢價(jia) 率同比降低0.18個(ge) 百分點,其中,住宅用地成交土地麵積接近總量的5成,成交金額約占總額的近9成。隨著社會(hui) 經濟活力逐步恢複,今年北京樓市活躍度明顯提升,呈現複蘇回暖態勢。機構預計,土地市場將企穩回升,新增住房供應將以純商品房為(wei) 主導,改善型項目居多。
順義(yi) 住宅用地成交規模居首
2022年,全市住宅集中供地共掛牌住宅用地65宗,土地規模292.68公頃、規劃建築規模577.06萬(wan) 平方米。與(yu) 2021年相比,供地規模有所減少,供地批次由三批次調整為(wei) 五批次。全年成交61宗,成交金額1747.19億(yi) 元。
據統計,土地成交規模位居前三的依次為(wei) 順義(yi) 區、昌平區和豐(feng) 台區;樓麵成交均價(jia) 排名前三的則是朝陽區、海澱區和豐(feng) 台區;從(cong) 溢價(jia) 率來看,熱度最高的前三個(ge) 區分別為(wei) 海澱區、朝陽區和昌平區;銷售指導價(jia) 較高的地塊是朝陽區太陽宮地塊,豐(feng) 台區亞(ya) 林西地塊、紀家廟地塊和造甲鄉(xiang) 地塊。
從(cong) 分布情況看,在去年成交的61宗住宅用地中,中心城區28宗,多點及副中心地區28宗,生態涵養(yang) 區5宗。五環至六環區域為(wei) 集中供地主要區域,共35宗,占比57%。
去年全市住宅用地成交樓麵單價(jia) 均值為(wei) 3.25萬(wan) 元/平方米,與(yu) 2021年相比小幅下跌。分行政區看,住宅用地成交平均樓麵單價(jia) 高於(yu) 全市均值的均為(wei) 中心城區,包括朝陽區、海澱區、豐(feng) 台區和石景山區。
集中供地向改善類項目傾(qing) 斜
“2022年北京市集中供地出現了諸多新變化。”首佳顧問在報告中提到,在掛牌條件設置上,減少配建、自持條件,搖號/抽簽成標配;現房銷售趨勢明顯,實行現房銷售差異化定價(jia) 。全年成交的61宗住宅用地中,59宗地為(wei) 純商品項目;僅(jin) 14宗設置“70/90”戶型要求,即90平方米以下的套型建築麵積占項目總麵積的70%以上,整體(ti) 供應結構向改善類項目傾(qing) 斜。
受年初儲(chu) 備需求和市場預期回升影響,房企參與(yu) 拍地意願明顯回升。去年一批次供地成交17宗,成交率94.44%;二批次供地成交14宗,成交率82.35%;三批次至五批次供地全部成交。從(cong) 市場表現看,除中心城區外,昌平區憑借產(chan) 業(ye) 資源、交通便利以及穩步提高的教育、醫療等配套資源優(you) 勢,土地市場表現可圈可點,熱度僅(jin) 次於(yu) 海澱和朝陽。
在非住宅用地方麵,2022年,本市共成交商辦用地14宗,工業(ye) 用地24宗,物流用地8宗,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4宗。
從(cong) 工業(ye) 用地成交地塊產(chan) 業(ye) 類型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占比近一半,醫藥健康產(chan) 業(ye) 占四分之一,還包括設備製造、智能製造以及燃料電池類產(chan) 業(ye) ,為(wei) 推動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提供了用地保障。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成交規模增幅達80%,以人才公寓和產(chan) 業(ye) 功能為(wei) 主。機構分析,從(cong) 2023年一季度的供地規模來看,預計今年供應量還會(hui) 繼續放大,以支持集體(ti) 土地租賃住房建設和產(chan) 業(ye) 需求。
今年首輪土拍吸引大量房企
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本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麵積為(wei) 72.4萬(wan) 平方米,同比增加4%;二手房網簽套數23624套,同比增加17.33%。首佳顧問表示,從(cong) 3月市場成交數據來看,新房、二手房成交量持續上漲,“小陽春”行情確立。
一季度,北京樓市“量升價(jia) 穩”的走勢給住宅土拍市場注入了信心,首輪土拍即吸引大量京外“生麵孔”房企參與(yu) 。其中,昌平區朱辛莊地塊獲得市場廣泛關(guan) 注。該地塊有42家房企或聯合體(ti) 報名,迅速觸及地價(jia) 上限後,通過現場搖號方式由大華集團大連華旅置業(ye) 有限公司以12.995億(yi) 元競得,成交樓麵地價(jia) 35475元/平方米,未來商品住房的銷售指導價(jia) 均價(jia) 為(wei) 6.2萬(wan) 元/平方米。
在業(ye) 內(nei) 看來,無論從(cong) 地塊區位、去化周期還是資金體(ti) 量看,該地塊都具有明顯優(you) 勢,因此有較強吸引力。
“預計2023年北京土地市場會(hui) 企穩回升,新增住房供應仍以純商品房為(wei) 主導,改善型項目居多,去化快地塊受追捧。”首佳顧問分析報告認為(wei) ,在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支持實體(ti) 經濟發展、建設高效順暢的物流體(ti) 係等發展要求下,北京非住宅類土地成交預計也要好於(yu) 2022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