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水源補水 促生態恢複(美麗中國)
核心閱讀
南起浙江杭州,北抵首都北京,一路流經江南水鄉(xiang) 、齊魯大地、燕趙沃野,京杭大運河迤邐千裏,綿延千年。日前,京杭大運河再次實現全線水流貫通。今年補水啟動早、時間長,帶來顯著的生態效益。
流動的水,是京杭大運河的生命所在。長期以來,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水資源嚴(yan) 重短缺,一些河道處於(yu) 斷流狀態。保護好京杭大運河,勢在必行。
閘門緩緩抬升,汩汩清水湧動。“大運河有水了,咱打心眼兒(er) 裏高興(xing) 。”今年78歲的山東(dong) 省德州市武城縣四女寺村村民王和平說。4月4日,隨著山東(dong) 德州四女寺樞紐南運河節製閘和天津九宣閘樞紐南運河節製閘、新開河耳閘開啟,京杭大運河再次實現全線水流貫通。
今年京杭大運河補水有何特點?有哪些生態效益?如何實現從(cong) 補水到有水再到水長流?
補水複暢流——
今年補水啟動早、時間長
四女寺樞紐工程,是此次補水的關(guan) 鍵節點。
“這裏是三路補水的交匯點。”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hui) 漳衛南運河管理局四女寺樞紐工程管理局局長張如旭說,從(cong) 嶽城水庫而來的水流經此處,經過節製閘控製,進入南運河。同時,南水北調水、黃河水等補水水源在劉茂莊閘處匯合後,穿漳衛新河倒虹吸工程,一並匯入南運河。執行調度令、啟閉閘門、開展水文測驗,張如旭和同事們(men) 做好各項工作,確保補水順利進行。
生態補水,為(wei) 京杭大運河解渴。“從(cong) 演變看,曆史上黃河改道衝(chong) 斷運河河道,加之黃河河床不斷淤積抬高,導致運河水難以翻越黃河。”水利部水資源管理司司長楊得瑞說。從(cong) 人為(wei) 因素看,華北地區人口密集,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高,河湖生態用水被大量擠占,河流斷流、湖泊萎縮、地下水超采嚴(yan) 重,進而引發水生生物物種減少、地麵沉降等問題。
生態補水是恢複河流健康的關(guan) 鍵之舉(ju) 。生態補水,要統籌考慮流域內(nei) 外各類水源、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借水調水,達到增水有水的目標。2022年,水利部開展了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補水工作,京杭大運河實現百年來首次全線水流貫通。
今年,六路水源匯流大運河。補水從(cong) 3月1日啟動,“南水”經南水北調東(dong) 線工程,穿黃河,入南運河;嶽城水庫水從(cong) 河北奔來,流入衛運河和南運河;黃河水經馬頰河、沙楊河等入南運河;灤河水補充運河天津中心城區段;官廳水庫水經北京市城區河湖水網,補充通惠河;再生水和雨水為(wei) 通惠河和北運河補水。
“可以說,今年補水啟動早、時間長,從(cong) 3月1日延續到5月底,補水時長比去年延長約一個(ge) 半月,並將根據水源來水情況盡量延長全線貫通時間。”楊得瑞說,“這是根據沿線用水需求、保障春灌用水等情況優(you) 化配置的結果。”截至4月11日,已累計向京杭大運河黃河以北河段補水27821萬(wan) 立方米,完成計劃補水量的59.8%。
有水展生機——
補水帶來顯著生態效益
春風吹拂,田野鋪綠,運河畔的山東(dong) 省夏津縣,小麥拔節,正是澆“返青水”的節骨眼兒(er) 。
鄭保屯鎮珠東(dong) 村種糧大戶崔居成種了100多畝(mu) 地,澆水是大事。“過去四處找水,靠人工澆,耗時耗工耗水。如今,地裏有了泵站,從(cong) 運河裏引水,澆地更及時,還省了地下水。”崔居成說。
“生態補水帶來顯著效益。”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hui) 主任喬(qiao) 建華介紹。一方麵,生態補水邊流動邊下滲,有效回補地下水。另一方麵,沿線可引水灌溉,減少開采地下水,緩解用水壓力。去年,京杭大運河補水河道5公裏範圍內(nei) 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1.33米。
“今年計劃補水水量為(wei) 4.65億(yi) 立方米,其中用於(yu) 置換沿線農(nong) 業(ye) 灌溉取用深層地下水水量約2.08億(yi) 立方米,可置換河北邢台、滄州、衡水,天津靜海、濱海新區等地深層地下水超采區農(nong) 業(ye) 灌溉水源,預計置換灌溉麵積約99萬(wan) 畝(mu) 。”喬(qiao) 建華介紹。
生態補水並非一勞永逸。從(cong) 斷流到有水,從(cong) 有水再到有流動的水,循序漸進。水利部提出,“十四五”時期實現京杭大運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進一步推動實現全年有水目標。
穩定多元的水源是保障。楊得瑞介紹,水利部門將科學精準判斷各主要水源的來水情況、各地用水需求等,進一步優(you) 化配置各補水水源,算好水賬,挖掘潛力,特別是要優(you) 先使用本地水,科學利用非常規水源,精打細算用好外調水。
建立長效機製是關(guan) 鍵。從(cong) 水量測算分配到調度指令下達,再到水工程啟動運用,生態補水的順利進行離不開製度保駕護航。水利部門將逐步完善水資源統一調度管理規則,建立工程調度運行長效機製,研究完善水價(jia) 確定和水費收繳機製。
生態補水,從(cong) 單一河湖向水網擴展。今年,水利部將在華北地區7個(ge) 河流水係40條(個(ge) )河湖實施河湖生態環境複蘇工作,預計補水27.68億(yi) 立方米。其中,補水約7.95億(yi) 立方米實現京杭大運河、永定河、漳河等3條河流集中貫通;向白洋澱及滹沱河、滏陽河、南拒馬河、永定河等8條河流常態化補水約9.73億(yi) 立方米。
護水促長遠——
調水補水,更要節水惜水
節水,一個(ge) 更為(wei) 長久的挑戰。水利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不能一邊調水補水,一邊浪費水。運河沿線地區必須嚴(yan) 格執行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健全節水製度,推廣節水技術,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推動農(nong) 業(ye) 節水增效、工業(ye) 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實現全社會(hui) 節水。
同時,補水更要護水,這才能真正保護好京杭大運河。
“因長期斷流,一些幹涸河道有不少雜草、土堆、垃圾,甚至還有違章建築物。相關(guan) 單位利用無人機技術,全麵摸排補水河道,掌握底數,對阻水點和違建點精準清理。”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hui) 副主任馬濤介紹。京杭大運河啟動補水以來,海河水利委員會(hui) 針對直管河段開展輸水線路巡查39次,累計巡查河道長度222公裏。此外,海河水利委員會(hui) 聯合相關(guan) 單位建立聯防聯控協作機製,確保水質安全。
“河湖長的作用應得到充分發揮。基層河湖長切實擔負起保護‘最後一公裏’的責任,加強巡河護河。海河流域省級河湖長聯席會(hui) 議機製已經建立,將更有力地協調解決(jue) 跨區域、跨部門河湖管理保護難題。”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hui) 河湖管理處處長周鳳才說。
京杭大運河具有防洪排澇、輸水供水、內(nei) 河航運、生態景觀、文化傳(chuan) 承等多種功能,水利部門將以生態補水為(wei) 契機,全麵提升保護治理京杭大運河的能力。
水利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水利部一方麵將加快改善河道水資源條件、完善防洪排澇保障功能、促進岸線保護、強化大運河管護等;另一方麵將完善水利工程設施建設,組織開展衛河幹流治理工程,完成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加高加固、險工整治、涵閘處理等建設。多措並舉(ju) ,把京杭大運河建設成為(wei) 造福兩(liang) 岸的水脈、貨暢其流的動脈、傳(chuan) 承曆史的文脈。
■延伸閱讀
什麽(me) 是生態補水?
水庫接力放水,水量精細分配。3月底,清水漫過永定河865公裏河道。4月4日,多路水源匯流,京杭大運河再次全線水流湧動。目前,塔裏木河下遊連續20多年實施生態補水,大漠邊緣形成綠色長廊。生態補水,讓一條條母親(qin) 河重現生機。
生態補水是保護治理河湖的重要舉(ju) 措。長期以來,受自然環境、人類活動等因素影響,一些河湖的水資源利用量超出承載能力,導致河流斷流、湖泊萎縮,對生態環境產(chan) 生諸多不利影響。水是河湖的生命,缺水需要補水。生態補水就是以保護生態為(wei) 目標,利用本地水,或從(cong) 水資源豐(feng) 富的地區“借水”,通過水庫等水利工程“調水”,補充到缺水地區。比如,水利部采取“一河一策”,實施2023年華北地區河湖生態補水工作,預計可實現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複蘇補水27.68億(yi) 立方米,讓河湖有流動的水、幹淨的水。
生態補水成為(wei) 長久之舉(ju) ,還需要製度護航。水利部門和沿線各地加快完善協同製度,統籌灌溉、航運、發電、生態等多種功能,優(you) 化水資源配置,精心調度水利工程,高效配合、科學推進,把更多的水還給河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