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煉“會團結”的真本領
團結,曆來是我們(men) 事業(ye) 勝利的重要保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力量源於(yu) 團結。”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更加注重弘揚偉(wei) 大團結精神,更好凝聚團結奮鬥的精神力量,匯聚眾(zhong) 人之智,用好眾(zhong) 人之力,把我們(men) 的事業(ye) 不斷推向前進。
團結出凝聚力,出戰鬥力。在一個(ge) 團隊、一個(ge) 集體(ti) 裏,隻有每個(ge) 人都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展其才,互相支持配合,才能充分發揮各方積極性,攥緊拳頭、形成整體(ti) 合力。正因如此,對於(yu) 黨(dang) 員特別是黨(dang) 員領導幹部來說,不僅(jin) 自己要積極擔當作為(wei) ,還要講團結、重團結、會(hui) 團結,善於(yu) 把廣大群眾(zhong) 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形成團結奮鬥的強大合力。
講團結先要講政治。維護團結、增進團結,是態度,是責任,更是境界。要時時處處事事跳出小我,站在對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高度負責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開展工作,共同營造支持配合、愉快共事的良好氛圍。每一名黨(dang) 員、幹部都應自覺以大局為(wei) 重,以事業(ye) 為(wei) 重,以共同的理想和奮鬥目標為(wei) 重。思想統一了、共識凝聚了,大家的心就能想到一處、勁就能使到一處。久而久之,凝聚力、團結力、戰鬥力就會(hui) 越來越強。
講團結還要重方法。懂團結是真聰明,會(hui) 團結是真本領。搞好團結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首先必須時刻修煉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心學”,自覺做到黨(dang) 性強、人品端,做到知行統一、身體(ti) 力行。其次是要涵養(yang) 出言有尺、處事有方、說話有德的待人接物之道,讓每個(ge) 人都能心情舒暢地工作。再次要有容人之度,既要聽得進順耳的忠言,也要聽得進逆耳的直言;既要幫帶比自己能力弱的人,也要尊重比自己能力強的人,力爭(zheng) 讓每個(ge) 人都能揚長避短、發揮好自己的作用。
講團結也要守原則。我們(men) 黨(dang) 堅持民主集中製,就是為(wei) 了集中更多正確意見,形成正確決(jue) 策。團結不是無原則的一團和氣。在工作中有分歧是正常的,基於(yu) 幹好工作前提下的討論、爭(zheng) 辯,不僅(jin) 不會(hui) 影響工作,反而有助於(yu) 求得最合理的結果。正如毛澤東(dong) 同誌所說的:“從(cong) 團結的願望出發,經過批評或者鬥爭(zheng) 使矛盾得到解決(jue) ,從(cong) 而在新的基礎上達到新的團結。”因此,講團結必須始終堅持講原則、明是非,講紀律、守規矩,既在思想交鋒中找準問題,又在互幫互勉中增進團結,達到“團結—批評—團結”的目的。
事成於(yu) 和睦,力生於(yu) 團結。我們(men) 的目標越偉(wei) 大,我們(men) 的使命越艱巨,就越需要廣泛凝聚共識、不斷增進團結。新征程上,要切實凝聚“想在一起”的團結之心,激揚“幹在一起”的團結之力,不斷增強能夠掏心見膽、並肩奮鬥的真正的團結。如此,我們(men) 的事業(ye) 就能無往而不勝,我們(men) 的明天一定會(hui) 更美好。
(作者為(wei) 寧夏軍(jun) 區副政治委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