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權威部門話開局)
3月1日下午,國新辦舉(ju) 行“權威部門話開局”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介紹了我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ye) 化 做強做優(you) 做大實體(ti) 經濟”的成就和最新舉(ju) 措。
通過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製造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基礎,也是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領域。高大上的重大技術裝備是“頂天”的,起到基礎支撐作用的產(chan) 業(ye) 基礎是“立地”的。做強做優(you) 製造業(ye) ,既要“頂天”也要“立地”。
10年來,我國已形成規模大、體(ti) 係全、競爭(zheng) 力較強的製造業(ye) 體(ti) 係。“我們(men) 將鞏固完整產(chan) 業(ye) 體(ti) 係優(you) 勢,保持製造業(ye) 占比基本穩定,通過鍛長板、補短板、強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金壯龍說。
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是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基底,在製造業(ye) 中占比超過80%,下一步將大力推進企業(ye) 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推廣先進適用技術,促進工藝現代化、產(chan) 品高端化。實施製造業(ye) “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提升產(chan) 品質量和品牌效益。深入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加快發展服務型製造,大力發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落實工業(ye) 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全麵推行綠色製造,提高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鼓勵采用市場化法治化的辦法,推動重點行業(ye) 加快兼並重組,提高產(chan) 業(ye) 集中度。
鞏固延伸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我國高鐵、船舶、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通信設備等領域已經形成特色優(you) 勢,個(ge) 人計算機、手機、家用電器、太陽能電池板等一批重要產(chan) 品產(chan) 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大力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鞏固提升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打造一批中國製造名片。發揮企業(ye) 主體(ti) 作用,支持龍頭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業(ye) 。另外,實施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發展專(zhuan) 項行動,聚焦工程機械、軌道交通、光電子信息、能源電力裝備、紡織服裝等重點領域,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
培育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製造、工業(ye) 互聯網、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不斷豐(feng) 富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擴大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在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的建設布局。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推動物聯網產(chan) 業(ye) 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前瞻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未來產(chan) 業(ye) 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機遇,實現引領發展的重要抓手。金壯龍介紹,接下來將研究製定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全麵推進6G技術研發。“鼓勵地方先行先試,加快布局未來產(chan) 業(ye) 。”
智能製造發展水平大幅躍升,製造業(ye) 智能化發展成效明顯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智能製造應用規模和發展水平大幅躍升,製造業(ye) 智能化發展成效明顯,有力支撐了工業(ye)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已建成2100多個(ge) 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
“我們(men) 將堅持智能製造主攻方向不動搖,推動產(chan) 業(ye) 技術變革和優(you) 化升級,以智能化重塑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模式和企業(ye) 形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說。
開展多層次應用推廣。麵向重點行業(ye) ,打造一批世界級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麵向中小企業(ye) ,大規模推行工藝優(you) 化、精益管理和流程再造等針對性解決(jue) 方案。麵向重點省市,建設一批智能製造先行區,探索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發展路徑和模式。
加快融合型技術創新突破。加大複雜設計、先進工藝等製造技術攻關(guan) ,組織動員各方麵力量,發揮企業(ye) 主體(ti) 作用,實現基礎性、戰略性突破。聚焦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研發推廣一批適用性技術,取得一批原創性、前瞻性成果。聚力推動工業(ye) 知識軟件化,研發一批基礎工業(ye) 軟件和核心工藝包。
強化基礎性支撐能力。研究製定促進裝備數字化發展的政策措施,以智能裝備創新,支撐數字中國建設。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5G、工業(ye) 互聯網等規模化部署和應用,完善智能製造標準體(ti) 係,深化基礎標準應用,積極參與(yu) 國際交流合作,推進各領域智能化發展水平提升。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現代信息技術惠及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5G網絡。我國現有5G基站超過231萬(wan) 個(ge) ,5G網絡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縣城城區。5G網絡供給能力不斷提升,對構建涵蓋係統、芯片、終端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發揮重大引領作用。下一步,工信部將持續提升5G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泛,進一步深化網絡共建共享,大力推進5G技術應用、產(chan) 品應用成果融入經濟社會(hui) 的各行各業(ye) 。特別是要推動“5G+工業(ye) 互聯網”向製造業(ye) 深入融合方向發展,向生產(chan) 的各個(ge) 環節進行拓展,提升製造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整體(ti) 水平。
實現全國“市市通千兆”“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千兆光網已經具備覆蓋超過5億(yi) 戶家庭的能力。“東(dong) 數西算”工程已經全麵啟動,逐步構建了“算、存、運”一體(ti) 化的算力基礎設施應用體(ti) 係。我國在用的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已經超過650萬(wan) 標準機架,服務器規模超過2000萬(wan) 台,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後續,工信部將開展千兆光網“追光行動”,加強跨行業(ye) 、跨企業(ye) 、跨地區網絡協同創新,支持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中小城市和農(nong) 村偏遠地區要實現信息通信網絡的協調均衡發展,推進“寬帶邊疆”、中小城市雲(yun) 網強基建設,使現代信息技術惠及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同時,加大支持算力基礎設施強算賦能,打造雲(yun) 網融合、算網一體(ti) 的網絡架構和算力供給體(ti) 係。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8.45億(yi) 戶,占全球總連接數的70%以上,成為(wei) 全球主要經濟體(ti) 率先實現“物超人”的國家。移動物聯網在數字城市建設、智能製造、智慧交通、移動支付等領域實現了較大規模應用。
工信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介紹,下一步,將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麵發展,繼續鞏固網絡能力領先優(you) 勢,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能力。繼續開展移動物聯網應用場景拓展,支持數字中國建設和智慧城市建設,讓信息基礎設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zhong) 。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02日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