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今日談)
在江蘇連雲(yun) 港,“北鬥+5G”無人農(nong) 場實現農(nong) 業(ye) 設備高速互聯,推動耕、種、管、收全程自動化;在重慶兩(liang) 江新區,5G智能重卡不僅(jin) 能“看懂”道路上的閘口、信號燈情況,還能與(yu) 碼頭港區裝卸設備實現信息交互……一段時間以來,各地深入實施千兆城市建設行動,推動“雙千兆”網絡在各行各業(ye) 深化融合應用。
進入5G時代,各領域的快速發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網絡。以5G和千兆光網為(wei) 代表的“雙千兆”網絡,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征,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目前已經建成的110個(ge) 千兆城市中,84個(ge) 城市重點場所5G通達率達到100%,有力支撐工業(ye) 製造、港口、礦山等領域加速數字化轉型。實踐證明,加快5G網絡與(yu) 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提升“雙千兆”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能為(wei) 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為(wei)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融合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通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信息‘大動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既是穩投資、擴內(nei) 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也是促升級、優(you) 結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的重要環節。適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麵推進產(chan) 業(ye) 化、規模化應用,必能推動數字經濟不斷邁上新台階,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18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