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博覽會舉行
本報武漢4月19日電 (記者吳君)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博覽會(hui) 暨“考古中國·長江中遊文明進程”專(zhuan) 題展覽開幕式近日在湖北武漢舉(ju) 行。展覽依托一係列重大考古新發現,全麵展示長江中遊文明進程,不少文物為(wei) 首次展出。
來自13個(ge) 省份的23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相關(guan) 負責人、來自10個(ge) 省份的19家服務商參加博覽會(hui) ,涵蓋全國主要的代表性大遺址,分布廣、類型多,囊括遺址公園建設的代表性企事業(ye) 單位,涉及規劃、設計、施工、監理、安全、運營全鏈條。
據介紹,此次展覽主要展出2020年以來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的考古新成果,聚焦公元前370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長江中遊地區,從(cong) 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曙光,到中原夏商文化對本地文明的催生、周王朝對南方的經營、楚對南方的開發,直至秦統一這一曆史進程。展覽展出文物180餘(yu) 件(組),依據考古學與(yu) 曆史文獻、科技手段等多學科的綜合研究成果,從(cong) “九江甚中——古國時代的長江中遊文明”和“江漢朝宗——夏商周時期的長江中遊文明”兩(liang) 個(ge) 方麵以物見事、以物證史,生動闡釋了中華民族共同體(ti) 的發展路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的演進格局。
此次展覽從(cong) 4月18日起對公眾(zhong) 開放,將持續至8月10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