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國家知識產權局:2022年全年授權發明專利79.8萬件

發布時間:2023-04-25 16:38:00來源: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 (王震、任妍、實習(xi) 生劉文靜)4月24日,國新辦就2022年中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狀況舉(ju) 行發布會(hui)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2022年全年授權發明專(zhuan) 利79.8萬(wan) 件,每萬(wan) 人口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到9.4件。

  具體(ti) 來看,2022年中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取得五方麵成績:

  一是知識產(chan) 權創造質量穩步提升。2022年全年授權發明專(zhuan) 利79.8萬(wan) 件,每萬(wan) 人口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到9.4件。中國申請人通過《專(zhuan) 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國際專(zhuan) 利申請7.0萬(wan) 件,通過《工業(ye) 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ce) 海牙協定》提交外觀設計申請2558項。核準注冊(ce) 商標617.7萬(wan) 件,收到國內(nei) 申請人提交馬德裏商標國際注冊(ce) 申請5827件。新認定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5個(ge) ,新核準地理標誌作為(wei) 集體(ti) 商標、證明商標注冊(ce) 514件。作品、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分別達451.7萬(wan) 件、183.5萬(wan) 件。授予植物新品種權4026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發證9106件。我國在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1位。

  二是知識產(chan) 權保護力度不斷增強。新修改的反壟斷法、科學技術進步法、種子法正式實施。數據知識產(chan) 權保護規則研究和地方試點有序推進。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知識產(chan) 權保護任務圓滿完成。遴選首批國家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示範區。發明專(zhuan) 利審查周期壓減至16.5個(ge) 月,商標注冊(ce) 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ge) 月。新建10家國家級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查辦專(zhuan) 利商標等領域違法案件4.4萬(wan) 件。處理專(zhuan) 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jue) 案件5.8萬(wan) 件,辦理維權援助申請7.1萬(wan) 件,受理糾紛調解8.8萬(wan) 件。查辦侵權盜版案件3378件,刪除侵權盜版鏈接84.6萬(wan) 條,重點版權監管大型網站3029家。扣留進出口侵權嫌疑貨物6.1萬(wan) 批次,審核新增知識產(chan) 權海關(guan) 保護備案2.1萬(wan) 件。審結各類知識產(chan) 權案件54.3萬(wan) 件。起訴侵犯知識產(chan) 權犯罪1.3萬(wan) 人,辦理知識產(chan) 權民事訴訟監督案件937件。偵(zhen) 破侵犯知識產(chan) 權和製售偽(wei) 劣商品犯罪案件2.7萬(wan) 起。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滿意度進一步提升至81.25分。

  三是知識產(chan) 權運用效益更加凸顯。專(zhuan) 利密集型產(chan) 業(ye) 增加值達到14.3萬(wan) 億(yi) 元(2021年值),同比增長17.9%,占GDP比重達到12.44%。版權產(chan) 業(ye) 增加值達到8.48萬(wan) 億(yi) 元(2021年值),同比增長12.9%,占GDP比重達到7.41%。2022年專(zhuan) 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4868.8億(yi) 元,同比增長57.1%。著作權質押擔保金額達54.5億(yi) 元,同比增長25.9%。知識產(chan) 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達3872.5億(yi) 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額同比增長17%。共簽訂涉及知識產(chan) 權的技術合同24.1萬(wan) 項,成交額1.8萬(wan) 億(yi) 元。發行知識產(chan) 權資產(chan) 證券化產(chan) 品33隻,發行規模62億(yi) 元。地理標誌專(zhuan) 用標誌使用市場主體(ti) 超2.3萬(wan) 家,產(chan) 品年直接產(chan) 值超7000億(yi) 元。

  四是知識產(chan) 權服務能力持續提高。有效落實國務院營商環境創新試點15項知識產(chan) 權改革任務,專(zhuan) 利商標電子申請率均超99%,證書(shu) 實現電子化。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實現作品版權登記全麵線上辦理。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機構實現省級層麵全覆蓋,地市級綜合性公共服務機構覆蓋率超過40%。新增開放11種知識產(chan) 權數據,基本實現“應開放盡開放”,向地方服務網點單位配置標準化數據種類增至53種。全國著作權質權登記信息實現統一查詢。知識產(chan) 權服務業(ye) 監管不斷強化,行業(ye) 秩序持續向好。全國知識產(chan) 權服務機構吸納就業(ye) 人員超過92.8萬(wan) 人,總營業(ye) 收入達2600億(yi) 元。

  五是知識產(chan) 權國際合作與(yu) 競爭(zheng) 深入開展。加入《工業(ye) 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ce) 海牙協定》、批準《關(guan) 於(yu) 為(wei) 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馬拉喀什條約》並正式在我國生效實施。中國代表當選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理事會(hui) 主席。高質量落實《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知識產(chan) 權相關(guan) 內(nei) 容。與(yu) 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聯合編寫(xie) 知識產(chan) 權金融國家報告、版權保護優(you) 秀案例示範點調研報告。完成中歐地理標誌產(chan) 品互認互保第二批350個(ge) 產(chan) 品清單公示。加強涉及國家安全的知識產(chan) 權對外轉讓行為(wei) 管理,做好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切實維護知識產(chan) 權領域國家安全和我國企業(ye) 海外知識產(chan) 權合法利益。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當前,我國在知識產(chan) 權保護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主要體(ti) 現立法完備、司法保護力度加大以及知識產(chan) 權保護在國際層麵的深入合作等。未來,我們(men) 還需要繼續加大力度,持續推進製度創新、加大執法力度、提高企業(ye) 和公眾(zhong) 知識產(chan) 權保護意識,不斷完善知識產(chan) 權保護體(ti) 係,以更好地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