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部署會召開
4月26日,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暨實施科教興(xing) 市人才強市行動部署會(hui) 召開。市委書(shu) 記陳敏爾出席並講話。他強調,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學篤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紮實實施科教興(xing) 市人才強市行動,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建設高質量教育強市、科技創新高地和開放型人才高地,把天津科教人才優(you) 勢轉化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為(wei) 國家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張工主持並作工作部署。有關(guan) 市領導出席。
會(hui) 上,陳敏爾、張工等為(wei) 2022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特等獎、一等獎獲獎代表頒獎。
陳敏爾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體(ti) 獲獎單位和個(ge) 人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問候。他指出,要深入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yang) 一體(ti) 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一體(ti) 設計,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人才鏈一體(ti) 部署,堅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牢牢把握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要求,全麵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關(guan) 於(yu) 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戰略部署,為(wei) 天津高質量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更好地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落實在津沽大地上。
陳敏爾強調,實施科教興(xing) 市人才強市行動,要把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作為(wei) 主戰場,依靠科技創新賦能產(chan) 業(ye) 發展,更好地用科技力量促進民生改善、服務人民生命健康。要把創新平台建設作為(wei) 主攻點,建設高水平實驗室體(ti) 係,提升研究型大學創新能力,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充分發揮天開高教科創園策源、孵化、服務作用,打造北京科創成果承接轉化平台。要把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作為(wei) 主抓手,推動金融、科技、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把科創成果轉化為(wei) 更多更強的市場主體(ti) ,更多更完善的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業(ye) 群,更多的現實生產(chan) 力,更多的增加值和稅收。要把優(you) 化創新生態作為(wei) 主動力,完善創新政策,優(you) 化創新體(ti) 製,培育創新文化,為(wei) 創新創業(ye) 者營造良好環境。要把培育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作為(wei) 主支撐,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打造戰略人才力量,圍繞產(chan) 業(ye) 鏈配置人才鏈,進一步優(you) 化人才服務,讓天津成為(wei) 各類人才向往之地。
陳敏爾強調,要切實加強黨(dang) 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麵領導,改革領導體(ti) 製,加強責任傳(chuan) 導,著力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科學素養(yang) 和專(zhuan) 業(ye) 能力,為(wei) 推動教育科技人才高質量發展提供政治引領和有力保障。項目化清單化落實行動方案,細化明確任務書(shu) 、時間表、責任人,強化跟蹤督查,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負起曆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大力弘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加強科研學風作風建設,矢誌愛國奮鬥,銳意開拓創新,把論文寫(xie) 在津沽大地上,把成果運用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中。
張工強調,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論述,凝聚依靠科教人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共識,加快實施科教興(xing) 市人才強市行動,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人才保障。要築牢科技創新關(guan) 鍵支撐,加快推進天開高教科創園建設,將其打造成為(wei) 國內(nei) 有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構建高水平創新平台體(ti) 係,促進科技成果市場化轉化,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要夯實教育人才基礎支撐,提升高校創新能級,優(you) 化人才培養(yang) 供給,打造高校創新創業(ye) 高地。要強化改革開放動力支撐,深化科技和人才體(ti) 製機製改革,加強開放交流合作,讓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源泉充分湧流。
會(hui) 議宣讀了《天津市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頒布2022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的決(jue) 定》。自然科學特等獎獲獎者蔡韜、技術發明特等獎獲獎者黃翊東(dong) 、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獲獎者張效棟代表獲獎人員發言。
市有關(guan) 部門和單位負責同誌,各區區委書(shu) 記、區長,部分中央駐津單位、金融機構負責同誌,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企業(ye) 集團代表,2022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等參加。(記者 於(yu) 春灃 米哲 劉國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