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振興行動持續推進
今年是我國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的第三年。2021年以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按照“一年開好頭、三年打基礎、五年見成效、十年實現重大突破”的總體(ti) 安排,全麵啟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創新攻關(guan) 、企業(ye) 扶優(you) 、基地提升、市場淨化五大行動。“各方合力,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順利推進,特別是一些基礎性、開創性、長遠性領域有了新進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業(ye) 管理司副司長楊海生說。
用種供給充足,春耕良種落地生根
浙江省桐廬縣瑤琳鎮皇甫村,揚花後的小麥已進入生長旺盛期。“再過半個(ge) 多月,麥子就可以收割了,接著就要種晚稻。稻種3月份就到位了,這段時間催芽、育秧,時間剛好。”興(xing) 榮家庭農(nong) 場負責人向毅說。
桐廬縣農(nong) 技中心主任徐立軍(jun) 介紹,今年全縣單季晚稻意向種植麵積比去年增加1萬(wan) 畝(mu) ,春節後縣裏就組織協調種子公司和農(nong) 資經營服務網點,加大農(nong) 資采購調運力度,提前做好資金籌措和供需對接。目前,15萬(wan) 斤優(you) 質稻種已送到農(nong) 戶手中,其中包括“甬優(you) ”係列雜交水稻、中國水稻研究所選育的“中浙優(you) ”係列品種等。
在北大荒尖山農(nong) 場有限公司大豆良種繁育基地,流水線上一粒粒飽滿的大豆種子,經過包衣、裝袋後整裝待發。作為(wei) 國家級製種大縣(場),這裏每天生產(chan) 大豆種子80餘(yu) 噸,供應黑龍江、內(nei) 蒙古等地種植戶。
“近期我們(men) 這裏進入春耕大忙,比往年提前10天左右。農(nong) 場繁育的大豆種子純度高、品質好、品相優(you) ,很適合第四積溫帶地區種植。”尖山農(nong) 場公司農(nong) 業(ye) 科技服務中心主任薑凱岩介紹,去年通過品種對比試驗,結合田間表現及測產(chan) 數據,共篩選出“佳豆30”“龍墾306”“龍墾3092”等22個(ge) 高產(chan) 優(you) 質大豆品種。
當前,全國春耕生產(chan) 正從(cong) 南向北深入開展。據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最新調度,今年全國農(nong) 作物種子市場總體(ti) 上供大於(yu) 求,品種結構更加合理,總體(ti) 質量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春夏播作物種子市場供應充足,基本都已鋪貨下擺入戶到位,少數熱銷品種價(jia) 格略有上漲。
農(nong) 以種為(wei) 先。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育種創新攻關(guan) 力度,品種選育數量大幅增加,類型不斷豐(feng) 富,一批高產(chan) 穩產(chan) 、優(you) 質綠色新品種加快推出。去年,國審米質達到國標二級以上優(you) 良品種占比首次超過六成,兼具綠色、優(you) 質、高產(chan) 的“三好”水稻品種就有22個(ge) 。
品種數量快速增多的同時,也存在著品種同質化問題。國家農(nong) 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hui) 辦公室主任、全國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劉信表示,這既給農(nong) 民選種用種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也不利於(yu) 品種選育創新。針對這幾年業(ye) 界關(guan) 注的“仿種子”問題,2021年以來,按照依法依規、重點突破、寬嚴(yan) 相濟、分步推進的思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先後啟動了向日葵、黃瓜、甜瓜等登記品種清理工作,受到一致好評。
“很多企業(ye) 表示,更有信心加大育種研發投入,培育出更多的好品種。”劉信介紹,下一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持續推進問題品種清理,同時完善品種登記製度,修訂非主要農(nong) 作物品種登記辦法,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堅決(jue) 把“仿種子”問題整治到位。
分類引導推廣應用,向良種要產(chan) 量
山東(dong) 省沂南縣蘇村鎮瞿家莊村的高效溫室蔬菜大棚裏,一根根黃瓜掛滿藤蔓。村民李桂偉(wei) 一大早就忙活開了,“這個(ge) 品種株型緊、不歇秧,一次一畝(mu) 能摘七八百斤。”
好收成離不開好種子。不遠處的臥龍種業(ye) 產(chan) 業(ye) 園就是當地黃瓜產(chan) 業(ye) 發展的“引擎”。園區裏,一車車優(you) 質黃瓜苗帶著新鮮的泥土,運往全國各地。“選育優(you) 質品種,科學集中育苗,種苗成活率達到95%以上。”臥龍種業(ye) 公司總經理黃翔介紹,公司和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合作,選育和推廣了“科潤99”“科潤33”“陽都一號”等一係列早春、秋延與(yu) 越冬新品種,累計推廣種植良種黃瓜20萬(wan) 畝(mu) 。
在蘇村鎮,龍頭企業(ye) 引領,科企合作,逐漸形成年供應良種230萬(wan) 斤的種業(ye) 產(chan) 業(ye) 集群。去年,沂南縣蔬菜產(chan) 業(ye) 總產(chan) 值達81.6億(yi) 元,有力帶動農(nong) 民增收。
種子年年選,產(chan) 量節節高。每年播種前,選啥品種是農(nong) 民關(guan) 心的頭等大事。從(cong) 今年起,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決(jue) 定編製發布國家農(nong) 作物優(you) 良品種推廣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指導農(nong) 民科學選種、正確用種,引導育種企業(ye) 和單位育好種、推好種。
36個(ge) 水稻品種、22個(ge) 大豆品種、21個(ge) 大白菜品種……翻開今年的目錄,“米袋子”“油瓶子”“菜籃子”裏裝滿“中國種”。楊海生介紹,圍繞需求,今年重點推介10種農(nong) 作物、241個(ge) 優(you) 良品種。
與(yu) 以往品種推介不同,今年的目錄將所有品種分為(wei) 骨幹型、成長型、苗頭型和特專(zhuan) 型4種類型。“一個(ge) 品種推廣應用有其生命周期,這樣分類可以呈現出相對完整、遞次推進的品種推廣梯隊,通過分類引導品種推廣應用,加快推動品種更新換代。”楊海生說,後續還將做好統籌規劃、協調聯動,進一步建立健全農(nong) 作物品種展示示範體(ti) 係,加快優(you) 良品種推廣應用,持續推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單產(chan) 水平提升。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全力抓好糧食生產(chan) 。”穩住麵積、主攻單產(chan) 、力爭(zheng) 多增產(chan) 。劉信表示,種子作為(wei) 農(nong) 業(ye) 的“芯片”,支撐單產(chan) 提升的潛力還很大。
劉信介紹,我國農(nong) 作物品種先後經曆了6到8次更新換代,特別是新時代10年來,良種大麵積應用,有力支撐糧食產(chan) 量不斷提升。如“鄭單958”“先玉335”“登海605”等品種,推動玉米平均畝(mu) 產(chan) 從(cong) 331公斤提高到419公斤。“濟麥22”“矮抗58”“百農(nong) 207”等品種,推動小麥平均畝(mu) 產(chan) 從(cong) 300公斤提高到387.3公斤。
“也要看到,我國大豆、玉米大田平均單產(chan) 隻有國家品種試驗單產(chan) 的70%左右,與(yu) 國際先進水平也有不小差距。”劉信說,要通過持續品種選育和技術集成,盡快縮小大田產(chan) 量和試驗產(chan) 量之間的差距,將現有品種的增產(chan) 潛力充分挖掘出來。
大豆油料品種選育加快,不斷擦亮種業(ye) “芯片”
橙黃色瓜瓤的彩虹西瓜,一口爆汁的櫻桃番茄……前不久,在2023中國種子大會(hui) 暨南繁矽穀論壇上,近2000個(ge) 優(you) 新品種亮相三亞(ya) 市崖州區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種業(ye) )產(chan) 業(ye) 園。
我國有七成育成新品種經過海南南繁選育,伴隨密集落地的扶持政策和重大項目,這片南繁熱土正成為(wei) 種業(ye) 振興(xing) 的前沿窗口。過去一年,從(cong) 人才集聚到平台建設,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發展迅速。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介紹,聚焦國家糧食安全和種業(ye) 創新中的重大科學與(yu) 技術問題,從(cong) 當前重大迫切需求和搶占未來製高點兩(liang) 方麵出發,實驗室將扛起“生物育種前沿理論和關(guan) 鍵技術突破、核心種源創製及大規模鑒定、重大品種精準設計與(yu) 培育”三大使命,加快突破“卡脖子”關(guan) 鍵核心技術。
育種創新的動力更足了。國家農(nong) 作物種質資源庫和海洋漁業(ye) 資源庫已建成運行,農(nong) 業(ye) 種質資源普查新收集資源52萬(wan) 份。我國自主培育的3個(ge) 白羽肉雞品種打破國外種源壟斷,市場占有率超過15%。
骨幹種企的優(you) 勢更強了。我國從(cong) 3萬(wan) 多家種業(ye) 企業(ye) 中遴選出270家優(you) 勢企業(ye) ,構建國家種業(ye) 振興(xing) 企業(ye) 陣型,推動創新要素集聚,培育打造航母型領軍(jun) 企業(ye) 、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和專(zhuan) 業(ye) 化平台企業(ye) 。
良種繁育的能力更強了。製種大縣獎勵政策和現代種業(ye) 提升工程深入實施,由216個(ge) 農(nong) 作物基地、262個(ge) 畜禽核心育種場、91家水產(chan) 原良種場組成的種業(ye) 基地“國家隊”,推動供種保障率提高到75%。
原始創新的環境更優(you) 了。隨著新修改的種子法實施,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製度進一步健全,種業(ye) 知識產(chan) 權保護專(zhuan) 項整治和監管執法年活動深入實施,形成嚴(yan) 厲打擊假冒偽(wei) 劣、套牌侵權違法行為(wei) 的“組合拳”。
今年,我國將加力擴種大豆油料。“現有品種基本可以保障擴種需求。”劉信說,當前,年推廣麵積10萬(wan) 畝(mu) 以上的品種中,高油和高蛋白大豆品種占比達到41%,油菜品種全部實現低芥酸、低硫苷“雙低”化,已育成抗倒宜機品種和抗根腫病品種,花生已培育出高產(chan) 高油高油酸品種。
擦亮種業(ye) “芯片”,拎穩“油瓶子”,還需長短結合、久久為(wei) 功。劉信介紹,下一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紮實推進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從(cong) 國家和地方兩(liang) 個(ge) 層麵組織優(you) 勢科研單位和企業(ye) 開展育種聯合攻關(guan) ,加快培育高產(chan) 、優(you) 質、宜機化大豆油料突破性品種。同時,嚴(yan) 把品種準入關(guan) 口,強化新品種權保護,在適宜生態區開展優(you) 良品種技術集成和示範,促進更多優(you) 良品種落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