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網評:激揚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青春力量

發布時間:2023-05-06 15:22: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青春是什麽(me) 模樣?它是綠色,像行走在國境線上的戰士,身穿橄欖綠、保家又衛國;是藍色,像衝(chong) 入火場中的救援隊伍,火焰藍代表著高溫與(yu) 純淨;是白色,像一個(ge) 個(ge) 年輕的白衣天使,用自信的眼神、果敢的動作,為(wei) 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關(guan) 於(yu) 青春的色彩、青春的樣子,每個(ge) 人都聽過、見過,甚至心向往之。除了職業(ye) 的崇高,更重要的是青春獨有的魅力——充滿了激情奮鬥,充滿了頑強拚搏,充滿了大愛奉獻,最終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正因此,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我們(men) 致青春就是致奮鬥、致未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屬於(yu) 每一代青年人的高光時刻。1919年5月4日,一場偉(wei) 大愛國革命運動,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複興(xing) 的誌向和信心。此後,13位平均年齡隻有28歲的熱血青年,代表全國50多名黨(dang) 員,宣告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誕生。曆經百年風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發展成為(wei) 擁有9600多萬(wan) 名黨(dang) 員的百年大黨(dang) 。穿越時空的“青春密碼”,鐫刻下中華民族的複興(xing) 夢想,鐫刻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初心使命。

  曆史的長河,青春的呐喊震動寰宇、響徹雲(yun) 霄。以時間為(wei) 軸,無數青年在血與(yu) 火的淬煉中奮起救國、興(xing) 國、強國,他們(men) 有:31歲的趙一曼、35歲的楊靖宇、15歲的劉胡蘭(lan) 、26歲的邱少雲(yun) 、21歲的黃繼光、33歲的王偉(wei) 、30歲的黃文秀……他們(men) 在風華正茂時,為(wei) 國之強盛雖萬(wan) 死而不辭。一代又一代壯誌青年,用理想與(yu) 行動昭示後人:中華民族始終有著“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傳(chuan) 統,始終有著“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情懷,始終有著“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的信念,始終有著“希望寄托在你們(men) 身上”的期待。

  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湧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守島32年的王繼才第一次登上開山島時是26歲,航天報國的嫦娥團隊、神舟團隊平均年齡是33歲,北鬥團隊平均年齡是35歲……這樣的青年英傑數不勝數,他們(men) 的青春光彩成為(wei) 中華民族生氣勃發、高歌猛進的持久風景。越是如此,我們(men) 越要用欣賞和讚許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創新創造,積極支持他們(men) 在人生中出彩,讓青年英雄成為(wei) 驅動中華民族加速邁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蓬勃力量。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如今,我們(men) 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時代也把曆史責任賦予了青年。當代青年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曆史接力賽,要在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上奮勇爭(zheng) 先。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必須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wei) 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於(yu) 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wei) 。廣大青年隻有真正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勇挑重擔、勇克難關(guan) 、勇鬥風險,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才能在劈波斬浪中開拓前進,在披荊斬棘中開辟天地,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ye) 績,讓理想信念在創業(ye) 奮鬥中升華,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

  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新的征程已經起航。今天的五四精神,在神州大地上激蕩;今天的中國青年,在時代洪流中前行。尤為(wei) 重要的是,他們(men) 的肩頭有千鈞重任、腳下有千山萬(wan) 水,前路會(hui) 遇到千難萬(wan) 險,隻待用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激蕩起民族複興(xing) 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拚出一個(ge) 更加美好的中國。我們(men) 相信,眼中有光、心中有夢的中國青年,勇做新時代新征程的弄潮兒(er) ,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負、建功立業(ye) ,必能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li) 之花。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時代在召喚,使命在召喚。青年朋友們(men) ,你我與(yu) 祖國同心、與(yu) 時代同行,期待跑出更好的成績,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