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實施7項主要任務發展能源電子產業
河北實施7項主要任務發展能源電子產(chan) 業(ye)
發展重點為(wei) 太陽能光伏、新型儲(chu) 能電池、關(guan) 鍵能源電子器件
5月6日在石家莊舉(ju) 辦的國家能源電子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華北片區宣貫會(hui) 上,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相關(guan) 負責人就《關(guan) 於(yu) 推動能源電子產(chan) 業(ye) 發展的指導意見》及相關(guan) 政策進行解讀,省工信廳廳長付振波發布《河北省推動能源電子產(chan) 業(ye) 發展的實施方案》。
《河北省推動能源電子產(chan) 業(ye) 發展的實施方案》由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光伏、鋰離子電池等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突破一批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取得明顯成效。形成石家莊、邢台、唐山、保定等一批特色產(chan) 業(ye) 聚集區,主營業(ye) 務收入突破1500億(yi) 元。在工業(ye) 、農(nong) 業(ye) 等領域形成30個(ge) 以上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應用場景。
實施方案明確發展重點為(wei) 太陽能光伏、新型儲(chu) 能電池、關(guan) 鍵能源電子器件,並提出7項主要任務。
加強科技創新。搭建一批創新平台,布局新建一批高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工程(重點)實驗室、企業(ye) 技術中心。加大對現有創新平台的投入,引導其圍繞製約產(chan) 業(ye) 鏈發展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開展技術攻關(guan) 。支持企業(ye) 穩定增加研發投入,實施能源電子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項目“揭榜掛帥”,突破一批關(guan) 鍵共性技術、布局一批前沿引領技術,提升能源電子行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
建設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在雄安新區布局創新資源,加快核心技術研發,支持新區建設能源電子領域國家級重點創新平台。推動張家口、承德等新能源豐(feng) 富地區重點建設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chu) 能項目,探索氫儲(chu) 能及發電綜合應用示範,打造張承綜合儲(chu) 能示範區。加快基礎元器件及專(zhuan) 用設備發展,推動關(guan) 鍵軟件、工業(ye) 機器人研發,打造石家莊能源電子配套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發展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和電池產(chan) 品,打造唐滄邯新型儲(chu) 能電池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矽片、鋁箔等材料、智能組件等發展,打造邢保光伏產(chan) 業(ye) 集群。
培育壯大優(you) 勢企業(ye) 。實施企業(ye) 梯度培育行動,集中資源支持行業(ye) 優(you) 勢明顯、輻射帶動作用大、創新能力強的骨幹企業(ye) ,鼓勵聯合能源電子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ti) 。鼓勵骨幹企業(ye) 壯大企業(ye) 規模,成為(wei) 行業(ye) 旗艦。培育壯大重點企業(ye) ,推動企業(ye) 掛牌上市。鼓勵能源電子企業(ye) 走專(zhuan) 精特新高質量發展之路,培育一批能源電子領域“領跑者”,打造一批細分領域“小巨人”和市場單項冠軍(jun) ,形成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的良好格局。
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堅持大項目帶動,加快推進單晶矽棒、矽片、太陽能電池等重大項目建設。對重大項目實施清單管理,實施領導包聯“全覆蓋”,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務。對於(yu) 在河北省新注冊(ce) 的能源電子產(chan) 業(ye) 重大項目,符合條件的優(you) 先納入省重點項目管理,在規劃、用地、環評、用電用能等方麵給予傾(qing) 斜支持,鼓勵各地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確定扶持政策。
拓展行業(ye) 領域應用。推動傳(chuan) 統領域融合應用,組織開展能源電子示範區、試點示範項目建設。支持特色光儲(chu) 融合項目和平台建設,推進新技術、新產(chan) 品與(yu) 新模式先行先試,提升太陽能光伏發電效率和消納利用水平。探索光伏和新能源汽車融合應用路徑。加大新興(xing) 領域推廣應用,提升能源電子產(chan) 品在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水平。加快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絡京津冀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推廣“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模式,提升可再生能源電力就地消納水平。
提升開放合作水平。開展產(chan) 業(ye) 鏈精準招商,爭(zheng) 取引進一批行業(ye) 企業(ye) 和重大項目。高質量辦好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hui) 等,搭建高水平合作交流平台。組織省內(nei) 能源電子上下遊企業(ye)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投融資機構等開展精準對接活動,提升企業(ye) 本地化配套水平,降低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
強化產(chan) 業(ye) 支撐體(ti) 係建設。建設一批公共服務平台。培育特色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和監測分析數據平台,探索建立分析評價(jia) 專(zhuan) 業(ye) 平台,支持建立能源電子領域知識產(chan) 權運營中心,推動形成創新成果轉化與(yu) 新能源消費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健全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加強行業(ye) 規範管理,提升能源電子產(chan) 業(ye) 本質安全和生產(chan) 安全。(記者米彥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