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浙江著力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係(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5-09 16:20:00來源: 人民日報

  村舍成為(wei) 智慧書(shu) 屋,人臉識別進入、一鍵預約借還;“健康中心”裏,為(wei) 每名村民建有電子健康檔案;共享禮堂、共享辦公場所等新設施陸續落地……在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溪口鎮“鄉(xiang) 村未來社區”,人們(men) 享受的便利越來越多。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健全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zhong) 自治機製,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健全城鄉(xiang) 社區治理體(ti) 係,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家門口的優(you) 質服務和精細管理。

  社區雖小,卻連著千家萬(wan) 戶。近年來,浙江統籌推進城鄉(xiang) 社區工作,著力健全城鄉(xiang) 社區治理體(ti) 係,提升社會(hui) 治理效能。

  基層自治 群眾(zhong) 參與(yu)

  “不占用市政道路的前提下,可將小區外圍閑置場地改成停車場。”

  “人行橫道很寬,建議貼邊設置停車區。”

  周末,杭州市拱墅區小河社區,一場圍繞小區停車難問題的議事會(hui) 正在舉(ju) 行。業(ye) 主和社區、街道、交通、城管等部門工作人員齊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語討論了起來。

  作為(wei) 老舊小區,小河社區廣興(xing) 新村小區停車需求超過150輛,內(nei) 部停車位隻有48個(ge) 。由於(yu) 沒有物業(ye) ,又涉及多個(ge) 部門,居民停車難問題一度沒有解決(jue) 。

  “坐下聊聊,搞明白彼此的訴求,才能一塊兒(er) 把問題解決(jue) 。”說起參會(hui) 感受,住戶陳琪豎起大拇指。

  會(hui) 後,根據意見建議,社區上報街道,並聯合交通、城管、消防等部門現場察看,優(you) 化出入口設置、安裝道閘係統,增加了停車位,有效緩解了停車難問題。

  除了議事,拱墅區相關(guan) 公共服務、公益事業(ye) 、居民關(guan) 切的信息,會(hui) 在雲(yun) 平台匯集,形成民意數據庫,有些則會(hui) 成為(wei) 議事會(hui) 議題。

  田間地頭、果園樹下、老街巷裏……在浙江,“有事好商量,眾(zhong) 人的事情由眾(zhong) 人商量”正成為(wei) 百姓生活的常態。

  “咱村裏的‘村級事務陽光票決(jue) 製’,包含村民議事、參與(yu) 票決(jue) 和監督3個(ge) 部分,涉及村集體(ti) 和村民利益的事項,要讓村民參與(yu) 到村務決(jue) 策中。”麗(li) 水市蓮都區黃泥墩村村支書(shu) 周宏偉(wei) 介紹,村務公開基礎上的民主決(jue) 策,讓許多糾紛得以避免。

  在杭州市餘(yu) 杭區,小古城村村務公開專(zhuan) 欄羅列10餘(yu) 項民生事務,列明具體(ti) 負責人和計劃完成時間,接受村民監督;在寧波市寧海縣,“村級小微權力清單36條”,把村幹部的權力關(guan) 進製度的籠子;在紹興(xing) 市上虞區,村級工程“一項一碼”,項目公告、施工進程、資金撥付等工程建設重要內(nei) 容“碼上公示”……群眾(zhong) 參與(yu) 、全程公開,浙江各地正立足實際,多措並舉(ju) ,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多方共治 紓解難題

  “以前各部門輪流來檢查,現在一次就完成,方便又高效。”看著企業(ye) 一次接受完“全科體(ti) 檢”,杭州市蕭山區義(yi) 橋鎮工業(ye) 園區百強實業(ye) 總經理曹百年說。

  根據最新梳理的執法目錄,義(yi) 橋鎮綜合行政執法隊對企業(ye) 消防、排汙、渣土、噪聲等方麵做了細致檢查。

  義(yi) 橋鎮行政執法統一協調指揮中心,集黨(dang) 群服務、公共服務、執法服務等功能於(yu) 一體(ti) ,22名來自各個(ge) 部門的下沉幹部在此辦公,讓群眾(zhong) 辦事“最多跑一次”。

  “不光辦事方便,以前發現問題,看到管不了,現在執法人員下沉到鎮裏,一支隊伍管執法。”義(yi) 橋鎮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陳鋼說:“環境整潔、暢通道路、規範停車,看得到更管得好。”

  去年以來,浙江率先探索省域“大綜合一體(ti) 化”行政執法改革。浙江省綜合行政執法指導辦公室數據顯示:2022年,浙江已推動85%以上執法力量向縣鄉(xiang) 兩(liang) 級下沉,其中鄉(xiang) 鎮(街道)占比60%以上。目前,浙江實現鄉(xiang) 鎮(街道)“一支隊伍管執法”全覆蓋。

  執法力量高效協同,以共治破解多頭執法。組織體(ti) 係的多方打通,同樣讓一些城鄉(xiang) 社區的管理難題得以化解。

  “社區的聯係對接,幫了我們(men) 大忙。”衢州市柯城區府山街道府山社區居民鄭愛仙夫婦,因為(wei) 樓上住戶家中漏水,自家牆體(ti) 發黴。但矛盾雙方各執一詞,無法解決(jue) 。

  於(yu) 是,老兩(liang) 口撥通了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的電話。

  “樓上排水管損壞,導致雨水直接排到房屋西側(ce) 外牆,造成室內(nei) 牆麵返潮發黴。”接到電話,網格員上門查看,搞清楚了原因。

  府山社區迅速聯係共建單位——浙江建工衢州南湖廣場項目部。與(yu) 社區敲定解決(jue) 方案後,維修師傅上門修補、重鋪管道。“隻要遇到問題,街道共建單位都會(hui) 快速響應。”不到一周,鄭愛仙家的煩心事得以解決(jue) 。

  “從(cong) 麵到點,多方聯合,為(wei) 我們(men) 解決(jue) 問題提供了充分保障。”府山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豐(feng) 小龍說,除了建強“社區大黨(dang) 委—網格黨(dang) 支部—微網格黨(dang) 小組”三級組織體(ti) 係外,當地還有一支由以小區黨(dang) 支部統領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社會(hui) 組織等力量組成的“紅色物業(ye) ”,提供項目改造、矛盾調解、誌願走訪等服務。

  2022年以來,浙江通過深化黨(dang) 建聯建下的三級組織,不斷豐(feng) 富基層治理服務內(nei) 容,多方參與(yu) ,推動網格管理下沉,助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

  數字賦能 智慧治理

  “您反映的問題已經處理。”家住杭州市富陽區銀湖街道如意社區的居民王雨婷,吃完晚飯後,手機收到一條這樣的信息。信息中附有鏈接,可查看現場詳情照片。

  早上出門時,王雨婷看到其車位附近消防箱玻璃發生破損,隨即拿出手機拍照,上傳(chuan) 到“浙裏辦”小程序裏的“村社智治”應用場景,並附上文字說明:車庫位號A—160處消防箱玻璃破損,請及時處理。

  “叮——”,如意社區專(zhuan) 職網格員董夢君手機上彈出一條消息,打開一看,正是平台發來的事項推送。她快速響應“接訴即辦”機製,指派工作人員實地勘查,確認玻璃破損後,安排人員當日就完成了修複。

  “居民反饋的問題會(hui) 第一時間推送到社區,優(you) 先由網格、社區進行辦理。如果處理不了,再逐級上報,街道全程督辦。”董夢君介紹:“一般性問題都會(hui) 在48小時內(nei) 解決(jue) 。”

  2021年,浙江在多平台上線“民呼我為(wei) ”程序,聚焦百姓、企業(ye) 高頻事項,利用數字技術,提高城鄉(xiang) 社區治理效能。截至目前,共整合181個(ge) 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不僅(jin) 如此,如今,大數據應用更可提前研判問題並解決(jue) 。

  “人流量過大,請迅速處理。”接到“智慧大腦”預警,湖州市德清縣交警大隊武康中隊中隊長王利強和同事們(men) 一起,趕在人流聚集最高峰前完成了道路管控,避免因人流車流量過大產(chan) 生事故隱患,全程用時不到5分鍾。

  垃圾焚燒預警、提示村內(nei) 違規擺放搭建、汛期降雨河湖水位動態播報……日常生活中,德清借助地理信息、遙感測繪、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迭代升級,通過“智慧大腦”分析研判,提前化解風險。

  “‘智慧大腦’歸集資源、天氣、出行、垃圾分類、便民服務等282類、近9億(yi) 條基礎數據,涵蓋農(nong) 村發展治理多個(ge) 方麵。”德清縣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總工程師王卓丞說。目前,德清全縣137個(ge) 行政村的數據已接入一體(ti) 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推動縣域鄉(xiang) 村整體(ti) 智治。

  在浙江,越來越多的數字場景正在嵌入城鄉(xiang) 生活,通過數字化手段健全城鄉(xiang) 社區治理體(ti) 係,讓治理與(yu) 服務更智慧、更精細,更好地助力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